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过程改进点滴需求调研经验之一

    本总结的背景:新签项目的需求调研。

    一、每天的会议调研报告 

    首先是“调研报告”与“会议纪要”的区别,“会议纪要”肯定是要开会的,“调研报告”则不一定要开会,原则上用哪个名称不是关键,可根据习惯而定。

    其次是包含哪些内容,会议记录文档应包含下列内容:

    1) 会议目的、各个主题:原则上应围绕主题开展,除非主题很粗

    2) 时间地点,重要性不大

    3) 参会人员及其职务:应准确详细记录,描述出是哪个部门的什么样的人参加,对领导要注明职务(例如张三主任),不明白姓名的底层职员要注明岗位
    目的:明确调研对象及其特点

    4) 发言记录
    注意点:不需要记录原始说话内容。
    一定要当场准确理解说话内容和表达要点,不明白的可通过请求重复、复述等尽快理解准确,要理解说话用意;
    不需要担心怕没有记录说话人原话而事后不认账,不需要录口供,如果担心遗忘可开会时当面放置录音笔记录;
    是否是发言人的其他含义表达或一时冲动之言,一般需要当场理解,而且该记录文档也可让用户确认是否记录错误;

    5) 形成的结论
    每次开会都要把经过讨论形成的各条结论准确记录下来,日后作为分析依据和进一步调研的依据,不需要再讨论。
    每次会议结束前应宣读结论要点,以便当场确认,时间紧急的则事后看文档。

    6) 待解决的问题
    记录每个待解决的问题,责任人、解决时间,例如“由张三在本周三前把什么东西拿到”
    待解决的问题最好会议结束前宣读。如果有些事项不太重要,可以不写入文档,通过口头约定即可。

    7) 不确定的问题
    讨论没有结论的问题,可能会在后续会议中作为话题,也可能很长时间都不好解决。

     

    二、调研需要编写哪些文档

    1、 调研计划。按规模大小的不同有相应级别的调研计划,该调研计划需要由客户方接口人确认或知晓。

    2、 调研报告。每次会议、走访都要有书面的调研报告,并尽快发给用户等相关人。

    3、 随时调整的工作计划,不一定是文档,自己能控制就行,用于记录从之前调研以来积累的TODO项、最近一两天的计划、注意内容和要点。

    4、 调研备忘录。比较正式,可能和阶段调研总结是一回事。

    5、 阶段调研总结。对于一个部门或子范围的多天的调研,将所有结论等总结材料记录到阶段调研报告中,以该文档为准,每次的调研报告仅供备案复查用。

    三、调研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先了解项目背景、为什么要启动

    2、 了解部门结构、领导人、各种表单和规定。可通过所要通讯录、部门层级关系等理解部门结构。了解项目所涉及的各级领导,逐步了解各自特点、权力范围和影响力、脾气、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注意收集客户部门相关的各种表单和规章,留意墙上贴的、座位上贴的、各种人员之间传递的单据

    3、 每次开会前的准备:提前了解参会人员名单、职务,对会议主题和主线有准备。

    4、 调研时要多听少问少打断,更不要急于提出解决方案。不熟悉客户业务情况下,要先从整体了解业务运转情况,不要问细节问题,以免客户认为你不懂而失去交谈兴趣。在调研时自己要把握交谈主线,一切以理解客户目前业务情况为中心,让自己由粗到细逐步理解业务,最终成为业务部门的专家,其次是理解各个岗位的期望。
    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用户,当用户跑偏到一些个别细节点时需要打住,因此此时你还不理解客户目前业务的现状。千万不要在不理解业务运转情况下就个别细节问题讨论,否则会露馅、断章取义。

    5、 关于对调研对象的提问。原则上应问和他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尽可能避免代言和一言堂。对于高层领导,应了解业务目标、规划、资金等话题;对于底层领导,多问些操作管理等方面的;对于终端操作员多关注平时如何工作和操作习惯,留心人员年龄结构、操作水平、繁忙程度、工作习惯。

    6、 会议参会人员的选择:尽量避免开大会、座谈会,避免让各级领导和很多底层员工一起来开会。应对各级领导和各种岗位分别对待,主要看你想调研什么内容了。如果只是想详细了解业务运转现状,最好是小规模有针对性的开会,否则人多嘴杂,我们很难学习成为业务专家,甚至没有对话基础。

  • 相关阅读:
    函数
    registry搭建及镜像管理-harbor
    用户输入和while 循环
    dockerfile
    字典,set
    if 语句
    alpine操作
    循环:列表,元组
    列表
    docker跨主机通信-overlay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hcad/p/164676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