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redis的三大特性:缓存、分布式内存数据库、持久化,所以今天将为大家介绍redis的两种数据持久化技术RDB和AOF, 先介绍RDB吧。
一、RDB是什么?
1、RDB全称redis database,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 直接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2、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O操作的,它
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RDB方式比AOF方式更加
的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
二、Fork
Fork的作用是复制一个与当前进程一样的进程。新进程的所有数据(变量、环境变量、程序计数器等)数值都和原进程一 致,但是是一个全新的进程,并作为原进程的子进程。
三、RDB持久化数据在dump.rmb文件中。
四、配置位置
1、save sec changed
在一段时间(sec秒)内,数据修改的次数达到changed次触发快照,可以写多条。
补充:save “”表示不设置触发条件 2、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在异步快照持久化数据是停止往redis内存写入数据。
3、rdbcompression yes
对于储存到磁盘的快照,是否启用LZF算法进行压缩存储,yes则启用,但会消耗一定CPU。
4、rdbchecksum yes
在存储快照后,是否让redis使用CRC64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但是会增加约10%的性能消耗。
5、dbfilename dump.rdb
设置快照存储的位置。
6、dir ./
路径。
五、如何触发RDB快照
1、配置文件中默认的快照配置
2、命令save或者是bgsave
- save:save时只管保存,其他不管,全部堵塞;
- bgsave: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操作,快照同时还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可以通过lastsave命令获取最后一次成
功执行快照的时间。
3、执行flushall命令,也会产生dump.rdb文件,但里面是空的,无意义。
六、如何恢复数据
1、将备份文件dump.rdb移动到redis安装目录并启动服务即可;
2、config get dir获取目录。
七、优势
1、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2、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
八、劣势
1、在一定间隔时间做一次备份,所以如果redis意外down掉的话,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所有修改;
2、Fork的时候,内存中的数据被克隆了一份,大致2倍的膨胀性需要考虑。
九、如何停止
动态所有停止rdb保存规则的方法:redis-cli config set save “”
十、小结
1、rdb是一个非常紧凑的文件;
2、rdb在保存rdb文件时父进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fork出一个子进程,接下来的工作全部由子进程来做,父进程不需要再做
其他IO操作,所以rdb持久化方式可以最大化redis的性能;
3、与AOF相比,在恢复大的数据集的时候,rdb方式会更快些;
4、由于可能丢失最后一次快照的修改数据,所以数据丢失风险大;
5、rdb需要经常fork子进程来保存数据集到硬盘上,当数据集比较大的时候,fork的过程非常耗时,可能会导致redis在一些
毫秒级不能响应客户端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