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载>Boost.Bind的基础使用

    当我们使用函数时习惯于C函数的格式,即如下形式
    resulttype funname( arglist );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 参数列表 );

    在Boost.Function中,我们可以方便的定义定义函数对象。不过在定义用来表示类成员函数的函数对象时
    第一个参数是类指针。而且在调用时,要传入一个类实例的指针。这样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因为调用者
    要知道类实例。这实际上没有实现解耦。而解耦是我们使用回调或委托设计的一个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使用Boost.Bind库

    Boost.Bind是一个函数对象工厂。他用来产生我们需要的函数对象。好了,有了它,你可以在你设计中大
    量使用Boost.Function。不用再去定义类成员函数形式的函数对象啦,只用定义普通函数对象。

    一个简单的例子

    class CExample
    {
    public:
        bool printstr( const std::string &str )
        {
            std::cout << "CExample::printstr" << str << std::endl;
            return true;
        }
    };

    //定义一个函数对象
    boost::function< bool ( const std::string& ) > printstr;

    //用Boost.Bind创建一个函数对象,赋给printstr
    CExample example;
    printstr = boost::bind( &CExample::printstr, &example, _1 );

    好了,我们创建了一个函数对象,而且调用时不再需要类实例拉。用Boost.Function和Boost.Bind大大
    的简化了Command模式的实现。

    在上面的例子中要个古怪的对象"_1"。这个叫做站位符,他代表这个位置有个参数,但现在还不知道参
    数是什么。_1代表参数列表中的第一个位置上的参数。Boost.Bind一共定义了9个站位符对象。如下
    _1,_2,_3,_4,_5,_6,_7,_8,_9。分别代表参数列表中位子。

    Boost.Bind产生的函数对象可以直接使用,利用上面的例子。

    bool b = boost::bind( &CExample::printstr, &example, _1 )( "Hello World" );


    posted on 2007-07-20 17:15 walkspeed 阅读(3477) 评论(2)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STL、Boost、范型编程C++语言

    FeedBack:
    # re: Boost.Bind的基础使用
    2007-07-30 13:07 | 金庆
    没有显示出boost::bind有什么优越性。如
    bool b = example.printstr( "Hello World" );
    为什么要写成这样:
    bool b = boost::bind( &CExample::printstr, &example, _1 )( "Hello World" );

      回复  更多评论
      
    # re: Boost.Bind的基础使用
    2008-01-16 18:51 | uzstudio
    不错,简化了Command模式的实现  回复  更多评论
      
    # re: Boost.Bind的基础使用
    2010-12-30 09:45 | goldenlock
    @金庆
    vector<string> vec;
    vec.push_back("abc");
    vec.push_back("def");
    std::for_each(vec.begin(),vec.end(), printstr)  回复  更多评论
      
  • 相关阅读:
    CSU L: 就多了两分钟
    CSU 1112【机器人的指令】模拟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go 学习 2
    go 学习 1
    netconf协议
    lua 学习 5
    lua 学习 4
    lua 学习 3
    lua 学习 2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ocketfan/p/19213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