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其不可而为之”
固有印象中,“知其不可而为之”往往用来表达一往无前的勇气,说起这句话就让人感奋。
后来在《大明王朝1566》中看到胡宗宪说:“‘知不可为而为之’,孔子是告诉世人,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顿时觉得这才是重点。
原先的理解,重在做事的态度;而新认知,重在事情本身——强调对象是应该做的事。
指导思想决定行为,按照第一种理解,“误人可谓深矣!”试想凡事不考虑对错,一味蛮干下去,如果所做的是贪赃枉法、奸耍乱纪的事情,终将沉入万刧不复的深渊。能量小的,身陷囹圄;罪恶滔天的,身死名灭之外,还留恶名于后世。
反之,如果开始就是是应该做的事,做成了自然可喜,就算失败了,也无损当时,终归心安理得。
再来看“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的背景,《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看守城门的人问子路:你说的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吗?这里的关键是指示代词“其”,指的是孔子宣扬、推崇的儒家“仁政”学说。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争斗不止,孔子的儒学不受待见。尽管如此,孔子周游列国,“知道自己推行的仁政主张不大可能被采纳,却依然不懈奔走”。
孔子“知不可而为之”,因为他知道“仁政”于国于民是“善莫大焉”的,自己纵然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焉知来者”不会成功?而且自己弟子众多,说明学说本身是有生命力的——自己在坚持做正确的事。下次你豪情满丈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时候,不妨想想你的“其”:可以比不上孔子的“其”,哪怕做的不是好人好事,但底线是不能损人利己。
几千年来,文化不断,经典就在那里。理解错了,有的无伤大雅,比如“三思而后行”较之孔子原意的“再,斯可矣”;有的则有害,甚至遗祸无穷,比如上面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马宁远就去干了“毁堤淹田”这种祸国殃民的勾当。面对经典,尽可能的活学活用,并时刻保持一颗“该”与“不该”的敬畏之心。
202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