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tcp_协议基础

    具体7层
     
    数据格式
    功能与连接方式
    典型设备
    应用层 Application
    数据Data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表示层 Presentation
    数据Data
    数据表示、数据安全、数据压缩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会话层 Session
    数据Data
     
    会话层连接到传输层的映射;会话连接的流量控制;数据传输;会话连接恢复与释放;会话连接管理、差错控制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传输层 Transport
    数据组织成数据段Segment
    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端口号)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网络层 Network
    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包Packet
    基于网络层地址(IP地址)进行不同网络系统间的路径选择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据帧Frame
    在物理层上建立、撤销、标识逻辑链接和链路复用 以及差错校验等功能。通过使用接收系统的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来寻址
    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Physical
    传输比特(bit)流
    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
    光纤、同轴电缆、
    双绞线、网卡、中继器

     教材

    视频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开放网络互联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网络模型所带来的互联困难和低效性;


    OSI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便于理解;
    每个层实现特定的功能,且相互不影响;
    每个层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即为上一层服务,又被下一层服务;
    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
    层次的数目应该足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


    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
    提供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和不同厂商之间的标准接口;
    使各个厂商能够设计出互操作的网络设备,加快数据通信网络发展;
    防止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因此,每一个区域的网络都能单独快速升级;
    把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为小的简单问题,易于学习和操作。

     

    数据报在传输层加远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在网络层加上原ip和目的ip ;
    在数据链路层转化成数据桢进行校验;
    在物理层变成信号(电、光、等信号)发送出去。

     

  • 相关阅读:
    求数组中的最小子数组,时间复杂度o(n),java
    第四周进度条
    四则混合运算3
    软件工程作业3
    《构建之法》第三周阅读笔记
    第三周学习进度
    学习进度01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1
    构建之法问题
    随机生成题目运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ockywood/p/679587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