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34826347-2066606959.png)
中继器, 类似于古代的锋火台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35215519-1622598746.png)
可用于防止网络信息衰减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35150191-493764208.png)
局域网只工作在最下面2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典型设备是 交换机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不属于局域网设备
设计数据链路层的原因
1、在原始的物理线路上传输数据信号是有差错的。
2、设计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传输线路的基础上,采取差错检测、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等方法,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改进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向网络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从网络参考模型的角度看,物理层之上的各层都有改善数据传输质量的责任,数据链路层是最重要的一层。
对
物理层传输原始
比特流的
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
网络层表现为一无差错的
线路。如果您想用尽量少
网络层是
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
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直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
数据传送服务。
网络层的
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
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
寻址和
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运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
交换技术。为了说明网络层的功能,如图4.1所示的交换
网络拓扑结构,它是由若干个网络
节点按照任意的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层关系到
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资源子网
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网络层从物理上来讲一般分布地域宽广,从逻辑上来讲功能复杂,因此是
OSI模型中面向数据通信的下三层(也即通信子网)中最为复杂也最关键的一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ISO OSI协议的第四层协议,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该层是两台
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
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
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
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
传输层提供了
主机应用程序进程之间的端到端的服务,基本功能如下
(3) 连接管理
传输层要向
会话层提供通信服务的
可靠性,避免
报文的出错、丢失、延迟时间紊乱、重复、乱序等差错。
传输层在OSI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输层是整个协议
层次结构的核心,是惟一负责总体
数据传输和控制的一层。在
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是负责数据通信的最
高层,又是面向网络通信的低三层和面向信息处理的高三层之间的中间层。因为
网络层不一定保证服务的可靠,而用户也不能直接对
通信子网加以控制,因此在网络层之上,加一层即传输层以改善传输质量。
传输层利用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并通过传输层
地址提供给
高层用户传输数据的通信端口,使系统间高层资源的共享不必考虑数据通信方面和不可靠的
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一个进行的对话或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在通向网络的单一物理连接上实现该连接的复用,在单一连接上提供端到端的
序号与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及恢复等服务。
会话层(Session)是建立在传输层之上,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这种能力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
表示层位于OSI
分层结构的第六层,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这种类型的服务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的数据表示法不同。与第五层提供透明的数据运输不同,表示层是处理所有与数据表示及运输有关的问题,包括转换、加密和压缩。每台计算机可能有它自己的表示数据的内部方法,例如,ASCII码与EBCDIC码,所以需要表示层协定来保证不同的计算机可以彼此理解。
应用层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按其向应用程序提供的特性分成组,并称为服务元素。有些可为多种应用程序共同使用,有些则为较少的一类应用程序使用。
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其作用是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其服务元素分为两类: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和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
资源子网: 从计算机网络各组成部件的功能来看,各部件主要完成两种功能,即
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
把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通信子网,而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资源子网。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对等
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物理层的 PDU是
数据位(bit),
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
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
数据包(packet),
传输层的 PDU是
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报文(message)。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40012144-1341146309.png)
tcp协议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40535582-637560208.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40917301-1129351778.png)
pop3 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提供了SSL加密的POP3协议被称为POP3S。
POP3协议默认端口:110
POP3协议适用的构架结构:C/S
POP3协议的访问模式:离线访问
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
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
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传"(Upload)。"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传"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Internet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序向(从)远程主机上传(下载)文件。
POP3
POP3是Post Office Protocol 3的简称,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与IMAP有什么区别?)
SMTP
SMTP 的全称是“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SMTP 服务器就是遵循 SMTP 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
dhcp 地址分配协议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DNS 域名解析协议
samba linux和windows之间文件共享协议
tcp 传输层,面向连接协议,可靠
udp 传输层,无连接协议,不可靠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允许用户登录远程主机
考点: 哪个协议,公布在哪一层?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5140545650-2068366002.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5141835807-721464798.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5142456947-1658366625.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5142608650-389030918.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41547176-1377555287.png)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 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1172237285-1072951526.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45931816-1810090069.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50807582-1422295879.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51152004-730851844.png)
办公室一般采用星形结构组成局域网
中间结点一般为 交换机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54211379-1521402711.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54449926-1634068434.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54648457-450450425.png)
ip地址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55546222-725574064.png)
ip地址分成两部分: 左边部分:网络号,右边部分:主机号
前24个bit位是网络号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61928269-493617474.png)
子网掩码中为1的部分是网络号,为0的部分为主机号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64435238-1027973030.png)
2^5 = 32
255-7= 248
255.255.248.0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8165139722-376036394.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9093248644-413167681.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9093851207-1217036977.png)
HTML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9094012519-1028150966.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9094508972-1327952084.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9102317191-1823806957.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09103105097-1788340044.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2173352644-1457271730.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2173859051-1401146235.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2175454441-2011082473.png)
例子:
车队,上高速通过收费站,到过目的地
10辆车,收费站 每辆车6秒, 距离200km, 车速100km/h
总时间: 60s+ 2h
60s 相当于发送时延,2h 相当于传播时延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2181539347-190331489.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2182052457-1270918418.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4212007097-266165690.png)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702976/201705/702976-20170515111441775-205203996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