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高并发分布式环境中获取全局唯一ID[分布式数据库全局唯一主键生成]

    需求说明

    在过去单机系统中,生成唯一ID比较简单,可以使用MySQL的自增主键或者Oracle中的sequence, 在现在的大型高并发分布式系统中,以上策略就会有问题了,因为不同的数据库会部署到不同的机器上,一般都是多主实例,而且再加上高并发的话,就会有重复ID的情况了。至于为什么会有重复就不多说了,技术人员都懂的。

    本文讲述的案例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库中的ID主键生产,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分布式环境中的唯一标示,比如全局唯一事务ID,日志追踪时的唯一标示等。

    先列出笔者最喜欢的一种全局唯一ID的生成方式,注意:没有完美的方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案,还请读者根据具体的业务进行取舍,而且可以放到客户端进行ID 的生成,没有单点故障,性能也有一定保证,而且不需要独立的服务器。

    全数字全局唯一标识(来自于mongodb)

    其实现在有很多种生成策略,也各有优缺点,使用场景不同。这里说的是一种全数字的全局唯一ID,为什么我比较喜欢呢,首先它是全数字,保存和计算都比较简单(想一下MySQL数据库中对数字和字符串的处理效率),而且从这个ID中可以得到一些额外的信息,不想一些UUID、sha等字符串对我们几乎没有太大帮助。好了下面就说一下具体实现过程。

    算法来自于MongoDB

    ObjectId使用12字节的存储空间,每个字节存两位16进制数字,是一个24位的字符串。其生成方式如下:

    12位生成规则: 
    [0,1,2,3] [4,5,6] [7,8] [9,10,11] 
    时间戳 |机器码 |PID |计数器

    1. 前四个字节时间戳是从标准纪元开始的时间戳,单位为秒,有如下特性:

      • 时间戳与后边5个字节一块,保证秒级别的唯一性;
      • 保证插入顺序大致按时间排序;
      • 隐含了文档创建时间;
      • 时间戳的实际值并不重要,不需要对服务器之间的时间进行同步(因为加上机器ID和进程ID已保证此值唯一,唯一性是ObjectId的最终诉求)。

    上面牵扯到两个分布式系统中的概念:分布式系统中全局时钟同步很难,基本不可能实现,也没必要;时序一致性(顺序性)无法保证。这不属于本文范畴,感兴趣读者请自行搜索。

    1. 机器ID是服务器主机标识,通常是机器主机名的hash散列值。
    2. 同一台机器上可以运行多个mongod实例,因此也需要加入进程标识符PID。
    3. 前9个字节保证了同一秒钟不同机器不同进程产生的ObjectId的唯一性。后三个字节是一个自动增加的计数器(一个mongod进程需要一个全局的计数器),保证同一秒的ObjectId是唯一的。同一秒钟最多允许每个进程拥有(256^3 = 16777216)个不同的ObjectId。

    总结一下:时间戳保证秒级唯一,机器ID保证设计时考虑分布式,避免时钟同步,PID保证同一台服务器运行多个mongod实例时的唯一性,最后的计数器保证同一秒内的唯一性(选用几个字节既要考虑存储的经济性,也要考虑并发性能的上限)。

    改为全数字

    上面mongodb中保存的是16进制,如果不想用16进制的话,可以修改为10进制保存,只不过占用空间会大一些。

    后面的计数器留几位,具体就看你们的业务量了,设计的时候要预留出以后的业务增长量。单进程内的计数器可以使用atomicInteger。

    UUID

      UUID生成的是length=32的16进制格式的字符串,如果回退为byte数组共16个byte元素,即UUID是一个128bit长的数字,
      一般用16进制表示。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结合机器的网卡、当地时间、一个随即数来生成UUID。
      从理论上讲,如果一台机器每秒产生10000000个GUID,则可以保证(概率意义上)3240年不重复
      优点:
      (1)本地生成ID,不需要进行远程调用,时延低
      (2)扩展性好,基本可以认为没有性能上限
      缺点:
      (1)无法保证趋势递增
      (2)uuid过长,往往用字符串表示,作为主键建立索引查询效率低,常见优化方案为“转化为两个uint64整数存储”或者“折半存储”(折半后不能保证唯一性)
    

    注:以下这几种需要独立的服务器

    来自Flicker的解决方案(依赖数据库)

    因为MySQL本身支持auto_increment操作,很自然地,我们会想到借助这个特性来实现这个功能。 
    Flicker在解决全局ID生成方案里就采用了MySQL自增长ID的机制(auto_increment + replace into + MyISAM)。一个生成64位ID方案具体就是这样的: 
    先创建单独的数据库(eg:ticket),然后创建一个表:

    CREATE TABLE Tickets64 (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stub char(1)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stub (stub)
    ) ENGINE=MyISAM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当我们插入记录后,执行SELECT * from Tickets64,查询结果就是这样的:
    
      +-------------------+------+
      | id                | stub |
      +-------------------+------+
      | 72157623227190423 | a    |
      +-------------------+------+
      在我们的应用端需要做下面这两个操作,在一个事务会话里提交:
    
    REPLACEINTOTickets64 (stub)VALUES('a');
    SELECTLAST_INSERT_ID();
    • 1
    • 2
    • 1
    • 2
      这样我们就能拿到不断增长且不重复的ID了。
      到上面为止,我们只是在单台数据库上生成ID,从高可用角度考虑,接下来就要解决单点故障问题:Flicker启用了两台数据库服务器来生成ID,通过区分auto_increment的起始值和步长来生成奇偶数的ID。
    
    TicketServer1:
    auto-increment-increment = 2
    auto-increment-offset = 1
    
    TicketServer2:
    auto-increment-increment = 2
    auto-increment-offset = 2
    • 1
    • 2
    • 3
    • 4
    • 5
    • 6
    • 7
    • 1
    • 2
    • 3
    • 4
    • 5
    • 6
    • 7
      最后,在客户端只需要通过轮询方式取ID就可以了。
    
      优点:充分借助数据库的自增ID机制,提供高可靠性,生成的ID有序。
      缺点:占用两个独立的MySQL实例,有些浪费资源,成本较高。在服务器变更的时候要修改步长,比较麻烦。
    

    基于redis的分布式ID生成器

    首先,要知道Redis的EVAL,EVALSHA命令: 
    原理 
    利用redis的lua脚本执行功能,在每个节点上通过lua脚本生成唯一ID。 
    生成的ID是64位的:

      • 使用41 bit来存放时间,精确到毫秒,可以使用41年。
      • 使用12 bit来存放逻辑分片ID,最大分片ID是4095
      • 使用10 bit来存放自增长ID,意味着每个节点,每毫秒最多可以生成1024个ID 
        比如GTM时间 Fri Mar 13 10:00:00 CST 2015 ,它的距1970年的毫秒数是 1426212000000,假定分片ID是53,自增长序列是4,则生成的ID是:

        5981966696448054276 = 1426212000000 << 22 + 53 << 10 + 41 
        redis提供了TIME命令,可以取得redis服务器上的秒数和微秒数。因些lua脚本返回的是一个四元组。

        second, microSecond, partition, seq 
        客户端要自己处理,生成最终ID。

        ((second * 1000 + microSecond / 1000) << (12 + 10)) + (shardId << 10) + seq;

  • 相关阅读: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 网络层(4)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 网络层(3)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 网络层(2)
    grunt/gulp和browserify / webpack
    JavaScript事件机制
    css基础
    javascript事件代理(delegate)原理解析
    前端学习资源
    Ubuntu14.04安装chrome
    防止表单自动填充用户名和密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uiati/p/666931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