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如何调节现代心理病

     调节现代人的心理失衡

    人的心理,像春天的原野,洒满了阳光,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心里常笼罩着沉重的阴影,或抑郁孤独,或嫉妒猜疑,或喜怒无常,或无端恐惧,或顾虑重重……这些心理阴影好似遮住了一天的阳光,人们称之为心理病,或称为心理阴影,或叫心理失衡,它对人生和人的生活是有害的。目前发现的心理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灰色心理:“灰色心理”一词源于美国。美国社会医学专家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灰色心理”。中年为什么会患灰色心理疾病呢?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年人在生理上已由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并开始感受到与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脱节,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之下,心理开始出现偏差。

    2、抑郁症:有资料表明,忧郁症是造成全球精神疾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年满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迅速增长,全球现约有1%的人正遭受此病折磨。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固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不少人被搅得心旌摇荡,抑郁症者呈日增之势。

    3、情绪饥饿:一般说来,情绪饥饿与人的生活富足与否有很大关系。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油盐柴米操劳,思想有所寄托;而生活富足、闲散舒适、无所追求的人,由于长期无所事事,精神毫无寄托,由于不思进取,活力日减,情感麻木,久之心情抑郁、疾病缠身。

    4、信息膨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之快,更换之勤,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在这些滚滚而来、五花八门的信息面前,有的人惊惶失措,有的人提心吊胆,不知道是该迎合还是该回避,以致产生心理不适应现象。如果对现代信息的接受,超过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就容易造成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平衡失调,发生现代信息膨胀综合症。

    据天津社会科学院对全国1500名城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有16.7%的人心理健康较差;另据1998年某高校的调查结果,有47.2%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顾牛范教授在其题为《中国的抑郁症》的报告中称,在1300万人口的上海市各类精神病、心理障碍症患者已逾75万。可见现代人在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正陷入可怕的“心病牢狱”之中。

    造成人们心理失衡有许多原因,社会变迁过快,生活方式日益更新,使人们的心理能力降低;生活观念的更新使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等,都会使得人们走进失落的世界。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要摆脱心理失衡使思维正常运作,走出心灵的误区,必须做到:

    (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人类所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胸怀宽广、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灵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二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后代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持心情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燥,要保持心情宁静,提高应变能力;要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将众多信息予以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这样就可避免信息饱胀感和互相干扰感,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

    (5)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诱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作者:王伟  来源:飞龙健康网  时间:2003.11.11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设法摆脱心理失衡使思维正常运作,走出心灵的误区。

      l.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护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6. 正确认识自知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 相关阅读:
    从零开始入门 K8s | 应用编排与管理
    209. Minimum Size Subarray Sum
    208. Implement Trie (Prefix Tree)
    207. Course Schedule
    203. Remove Linked List Elements
    183. Customers Who Never Order
    182. Duplicate Emails
    181. Employees Earning More Than Their Managers
    1261. Find Elements in a Contaminated Binary Tree
    1260. Shift 2D Gri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unfeng/p/15797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