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edis-Cluster 5.0.4 集群部署

    一、redis-cluster设计

    Redis集群搭建的方式有多种,开始使用主从模式做集群,若master宕机需要手动配置slave转为master;后来为了高可用提出来(redis-sentinel)哨兵模式,该模式下有一个哨兵监视master和slave,若master宕机可自动将slave转为master,但它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动态扩充;从redis 3.0之后版本支持redis-cluster集群.

    Redis-Cluster采用无中心结构,每个节点保存数据和整个集群状态,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节点连接。其redis-cluster架构图如下:
    其结构特点:
    1、所有的redis节点彼此互联(PING-PONG机制),内部使用二进制协议优化传输速度和带宽。
    2、节点的fail是通过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检测失效时才生效。
    3、客户端与redis节点直连,不需要中间proxy层.客户端不需要连接集群所有节点,连接集群中任何一个可用节点即可。
    4、redis-cluster把所有的物理节点映射到[0-16383]slot上(不一定是平均分配),cluster 负责维护node<->slot<->value。
    5、Redis集群预分好16384个桶,当需要在 Redis 集群中放置一个 key-value 时,根据 CRC16(key) mod 16384的值,决定将一个key放到哪个桶中。

    1、redis cluster节点分配

     现在我们是三个主节点分别是:A, B, C 三个节点,它们可以是一台机器上的三个端口,也可以是三台不同的服务器。那么,采用哈希槽 (hash slot)的方式来分配16384个slot 的话,它们三个节点分别承担的slot 区间是:

       节点A覆盖0-5460;
       节点B覆盖5461-10922;
       节点C覆盖10923-16383.

    获取数据:

       如果存入一个值,按照redis cluster哈希槽的算法: CRC16('key')%16384 = 6782。 那么就会把这个key 的存储分配到 B 上了。同样,当我连接(A,B,C)任何一个节点想获取'key'这个key时,也会这样的算法,然后内部跳转到B节点上获取数据 

    新增一个主节点:

    新增一个节点D,redis cluster的这种做法是从各个节点的前面各拿取一部分slot到D上,我会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验。大致就会变成这样:

      节点A覆盖1365-5460
      节点B覆盖6827-10922
      节点C覆盖12288-16383
      节点D覆盖0-1364,5461-6826,10923-12287

    2、Redis Cluster主从模式
        redis cluster 为了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加入了主从模式,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或多个从节点,主节点提供数据存取,从节点则是从主节点拉取数据备份,当这个主节点挂掉后,就会有这个从节点选取一个来充当主节点,从而保证集群不会挂掉。

    上面那个例子里, 集群有ABC三个主节点, 如果这3个节点都没有加入从节点,如果B挂掉了,我们就无法访问整个集群了。A和C的slot也无法访问。

    所以我们在集群建立的时候,一定要为每个主节点都添加了从节点, 比如像这样, 集群包含主节点A、B、C, 以及从节点A1、B1、C1, 那么即使B挂掉系统也可以继续正确工作。

    B1节点替代了B节点,所以Redis集群将会选择B1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集群将会继续正确地提供服务。 当B重新开启后,它就会变成B1的从节点。

    不过需要注意,如果节点B和B1同时挂了,Redis集群就无法继续正确地提供服务了。

    二、redis5.0.4 集群部署

    集群中至少应该有奇数个节点,所以至少有三个节点,每个节点至少有一个备份节点,所以下面使用6节点(主节点、备份节点由redis-cluster集群确定)。

    1.准备工作

     本文使用两台centOS7主机,一台机器3个节点,创建出3 master、3 salve 环境,master(192.168.6.42) salve(192.168.6.43)

     2.安装过程

    1.> 安装支持的库文件:

    yum -y install 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2.> redis安装

    # cd /data/
    # tar -zxvf redis-5.0.4.tar.gz 
    # cd redis-5.0.4/
    # make PREFIX=/data/redis install
    # cd src
    # cp redis-trib.rb /data/redis/bin/

    3.> 创建 Redis 节点.

    首先在 192.168.6.42 机器上 创建 redis_cluster 目录;

    # mkdir /data/redis_cluster/

    在 redis_cluster 目录下,创建名为 6379、6380、6381的目录,并将 redis.conf 拷贝到这三个目录中.

    # mkdir 6379 6380 6381
    # cp redis.conf redis_cluster/6379
    # cp redis.conf redis_cluster/6380 
    # cp redis.conf redis_cluster/6381 

    分别修改这三个配置文件,修改如下内容

    port 6379      //端口6379,6380,6381 
    bind 本机ip     //默认ip为127.0.0.1 需要改为其他节点机器可访问的ip 否则创建集群时无法访问对应的端口,无法创建集群 
    daemonize yes   //redis后台运行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pidfile文件对应6379,6380,6381 
    cluster-enabled yes           //开启集群 把注释#去掉 
    cluster-config-file nodes_6379.conf //集群的配置 配置文件首次启动自动生成 6379,6380,6381 把注释#去掉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请求超时 默认15秒,可自行设置  把注释#去掉 
    appendonly yes             //aof日志开启 有需要就开启,它会每次写操作都记录一条日志

    接着在另外一台机器上(192.168.6.43),的操作重复以上三步,只是把目录改为6382、6383、6384,对应的配置文件也按照这个规则修改即可.

    4.> 启动各节点

    第一台机器上执行:

    # redis-server /data/redis_cluster/6379/redis.conf
    # redis-server /data/redis_cluster/6380/redis.conf
    # redis-server /data/redis_cluster/6381/redis.conf

    另外一台机器上执行:

    # redis-server /data/redis_cluster/6382/redis.conf
    # redis-server /data/redis_cluster/6383/redis.conf
    # redis-server /data/redis_cluster/6384/redis.conf

    5.>  检查 redis 启动情况

    # ps -ef | grep redis //查看redis启动情况
    # netstat -tnlp | grep redis//查看redis端口开启情况

     6.> 创建集群

    原命令 redis-trib.rb 这个工具目前已经废弃,使用redis-cli

    #使用create命令 --replicas 1 参数表示为每个主节点创建一个从节点,其他参数是实例的地址集合。其中,前三个 ip:port 为第一台机器的节点,剩下三个为第二台机器.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cluster-replicas 1 192.168.6.42:6379 192.168.6.42:6380 192.168.6.42:6381 
    192.168.6.43:6382 192.168.6.43:6383 192.168.6.43:6384

    输入 yes 即可,然后出现ok字样,说明安装成功.

    在第一台机器上连接集群的6379端口的节点,在另外一台连接6382节点,连接方式为 

    # redis-cli -h 192.168.6.42 -c -p 6379

    在6379节点执行命令  set name saneri ,执行结果如下:

     然后在另外一台6382端口,查看 key 为 hello 的内容, get hello  ,执行结果如下:

    参考文档:https://blog.csdn.net/fengshizty/article/details/51368004#

  • 相关阅读:
    4.19Java.util.Arrays类
    4.19Java数组的拷贝
    Inverse matrix of 4x4 matrix
    自言自语
    病了两天
    当年3ds max盗版光碟上的广告
    头晕的厉害
    复习了一下STL容器的知识
    一个简单的能处理MIPMAP的类
    空间变换代码,相当简洁优美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neri/p/1240917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