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元素重叠及position定位的z-index顺序

    元素位置重叠的背景常识

    (x)html文档中的元素默认处于普通流(normal flow)中,也就是说其顺序由元素在文档中的先后位置决定,此时一般不会产生重叠(但指定负边距可能产生重叠)。当我们用css为某个元素指定float浮动或者position定位后,元素的定位将会依情况发生如下改变:

    1. 指定float值left/right

    行内元素也会隐形变成块元素,元素会脱离文档的普通流,向左或右浮动,直到其外边缘碰到包含框或另一个浮动框。

    2. 指定position值relative

    可以相对于其在普通流中的位置偏移,原本所占的空间仍保留

    3. 指定position值absolute

    行内元素也会隐形变成块元素,元素会脱离文档的普通流,相对于最近的已定位祖先元素偏移,如果元素没有已定位的祖先元素,那么它的位置相对于最初的包含块偏移(一般跑到文档的左边)。

    4. 指定position值fixed

    元素会脱离文档的普通流,相对于浏览器窗口偏移,固定在浏览器的某个位置

    以上四种情况下,文档中的元素都将可能被浮动/定位元素覆盖产生重叠。

    元素位置重叠的可能原因

    1. 负边距/float浮动

    margin为负值时元素会依参考线向外偏移。margin-left/margin-top的参考线为左边的元素/上面的元素(如无兄弟元素则为父元素的左内侧/上内侧),margin-right和margin-bottom的参考线为元素本身的border右侧/border下侧。一般可以利用负边距来就行布局,但没有计算好的话就可能造成元素重叠。堆叠顺序由元素在文档中的先后位置决定,后出现的会在上面。

    浮动元素会脱离文档的普通流,有可能覆盖或遮挡掉文档中的元素。

    2. position的relative/absolute/fixed定位

    当为元素设置position值为relative/absolute/fixed后,元素发生的偏移可能产生重叠,且z-index属性被激活。z-index值可以控制定位元素在垂直于显示屏方向(Z 轴)上的堆叠顺序(stack order),值大的元素发生重叠时会在值小的元素上面。

    3. window窗口元素引发的重叠

    浏览器解析页面时,先判断元素的类型:窗口元素优于非窗口元素显示(也就是窗口元素会覆盖在其它非窗口元素之上),同为非窗口类型才能在激活z-index属性控制堆叠顺序。

    Flash元素属于window窗口元素

    所以如果页面上flash元素和其他元素发生重叠,需要先将flash嵌入的wmode属性的window(窗口,默认的会造成上面所说的问题)改为非窗口模式:opaque(非窗口不透明)或者 transparent(非窗口透明)。

    ie6下select属于window类型控件

    同理,它也产生窗口元素的遮挡问题。解决方法使用iframe(原理:ie6下普通元素无法覆盖select,iframe可以覆盖select,普通元素可以覆盖iframe)/用div模拟实现select的效果。我一般会为被select遮挡的div在内部追加(appendChild)一个空的子iframe,设置position:absolute脱离文档流空间、100%;height:100%;覆盖整个父div、z-index:-1;确保值要小于父div的z-index值让父div覆盖显示在iframe上面,借助这个iframe来覆盖select。

    浅说position定位及z-index使用

    使用前提

    z-index只能在position属性值为relative或absolute或fixed的元素上有效。

    基本原理

    z-index值可以控制定位元素在垂直于显示屏方向(Z 轴)上的堆叠顺序(stack order),值大的元素发生重叠时会在值小的元素上面。

    使用的相对性

    z-index值只决定同一父元素中的同级子元素的堆叠顺序。父元素的z-index值(如果有)为子元素定义了堆叠顺序(css版堆叠“拼爹”)。向上追溯找不到含有z-index值的父元素的情况下,则可以视为自由的z-index元素,它可以与父元素的同级兄弟定位元素或其他自由的定位元素来比较z-index的值,决定其堆叠顺序。同级元素的z-index值如果相同,则堆叠顺序由元素在文档中的先后位置决定,后出现的会在上面。

    所以如果当你发现一个z-index值较大的元素被值较小的元素遮挡了,请先检查它们之间的dom结点关系,多半是因为其父结点含有激活并设置了z-index值的position定位元素。

    也因为这个相对性,还会引发浏览器表现不一致出现兼容问题。原因是ie6、7下面position值为非static的元素在未设置z-index值的情况下都会被隐含添加z-index:0,而Firefox/Chrome等现代浏览器会遵循标准默认z-index:auto不会产生值。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负值的z-index也依照大小比较的原理,但一般来说负值的z-index会被透明的body覆盖导致点击等事件响应出现问题,请谨慎使用。

    百说不如一例,举个例子来简单说明下z-index

    复制代码
    html代码
    <div class="pr" id="one">
    #one相对定位
    <div class="pa pa1">#one的子元素pa1,相对#one绝对定位,#one是它的父元素,与.pa2为同级兄弟元素</div>
    <div class="pa pa2">#one的子元素pa2,相对#one绝对定位,#one是它的父元素,与.pa1为同级兄弟元素</div>
    </div>
    <div class="pa" id="two">#two绝对定位,与#one为同级元素</div>
    复制代码

    默认

    均未加z-index值

    复制代码
    css代码
    .pr{position:relative;}
    .pa
    {position:absolute;}
    div
    {width:200px;height:200px;border:1px solid #ccc;color:#fff;font:bold 14px 5fae8f6f96c59ed1;}
    #one
    {background:#39f;}
    #one .pa1
    {background:#096;top:25px;left:20px;}
    #one .pa2
    {background:#969;top:90px;left:40px;}
    #two
    {background:#669;top:165px;left:70px;}
    复制代码

    表现及解析

    定位后依照元素在文档中的先后位置,后出现的会在上面。

    相对性试验

    为#one加上z-index:1;#one .pa1加上z-index:30;#one .pa2加上z-index:20;#two加上z-index:9;

    复制代码
    css代码
    .pr{position:relative;}
    .pa
    {position:absolute;}
    div
    {width:200px;height:200px;border:1px solid #ccc;color:#fff;font:bold 14px 5fae8f6f96c59ed1;}
    #one
    {background:#39f; z-index:1;}
    #one .pa1
    {background:#096;top:25px;left:20px; z-index:30;}
    #one .pa2
    {background:#969;top:90px;left:40px; z-index:20;}
    #two
    {background:#669;top:165px;left:70px; z-index:9;}
    复制代码

    表现及解析

    因为父辈同级元素的z-index值#one<#two,所以#one决定了其子元素.pa1和.pa2的z-index值不论有多大都会被#two所覆盖;作为同级兄弟元素的.pa1和.pa2则比较其z-index值,较大的.pa1显示在上面。

    ie6、7兼容性试验

    为#one .pa1加上z-index:10;#two加上z-index:1;

    复制代码
    css代码
    .pr{position:relative;}
    .pa
    {position:absolute;}
    div
    {width:200px;height:200px;border:1px solid #ccc;color:#fff;font:bold 14px 5fae8f6f96c59ed1;}
    #one
    {background:#39f;}
    #one .pa1
    {background:#096;top:25px;left:20px; z-index:10;}
    #one .pa2
    {background:#969;top:90px;left:40px;}
    #two
    {background:#669;top:165px;left:70px;z-index:1;}
    复制代码

    表现及解析

    Firefox/Chrome等现代浏览器(包括ie8+)下,父元素#one未设置z-index值,则默认为auto,此时的#one .pa1为自由的定位元素,因此z-index较大的#one .pa1显示在较小的#two上面。如果把#two的z-index值去掉,情况也会是一样的,设置了较大z-index值的#one .pa1会显示在未设置z-index的元素上面。

    ie6/7下,差异在于#one .pa1显示在了#two的下面。因为对于ie6/7父元素#one未设置z-index值,会被隐含设置了z-index:0;此时z-index值#one的0要与#two的1比较,而#two比较大,所以#one的子元素无论z-index如何的大也会被#two遮挡。如果把#two的z-index值去掉,情况依旧,因为未设置z-index值的#one和#two都会被默认加上z-index:0;有了值就可以比较,值相同的情况下堆叠顺序由元素在文档中的先后位置决定,出现在后面的#two会在上面,结果#one的子元素无论z-index如何的大还是会被#two遮挡。

    简单总结及建议

    普通元素的堆叠顺序由元素在文档中的先后位置决定,后出现的会在上面,请小心计算好浮动和负边距布局,注意窗口元素的特殊性;非同级关系和非父子关系定位元素之间的堆叠顺序,要向上追溯到其为兄弟关系的父元素上,先比较其z-index值,只有父辈元素中的z-index值较大的后代子元素才能超过z-index值较小的父辈元素及其子孙元素。

    为了在编码时就减少z-index值判断的复杂性,我建议对于一般页面内容类定位元素的z-index设置小于99的值(如非必要不使用负值),广告类定位元素的z-index设置100~500的值,公告提示等弹出类定位元素的z-index设置大于500的值;对于比较复杂定位嵌套页面,为了避免ie6/7的显示差异,请为父辈类定位元素显性加上z-index:0或其他值。

  • 相关阅读:
    Longest Palindromic Substring
    PayPal MLSE job description
    Continuous Median
    Remove Duplicates From Linked List
    Valid IP Address
    Longest substring without duplication
    Largest range
    Subarray sort
    Multi String Search
    Suffix Trie Construct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dgjytu/p/35520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