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排序算法~堆排序
1,思想:就是利用堆数据结构特点进行排序【堆结构特点~完全二叉树,而咱排序主要是利用(大根堆或者小根堆特点进行排序)】
【小根堆】:每一个父结点的值都比子结点小,因为每个父节点都比子结点小,咱知道 小根堆的最小值就在根结点;
【大根堆】:每一个父结点的值都比子结点大,因为每个父节点都比子结点大,咱知道 大根堆的最大值就在根结点;
(补充一下,因为小根堆要求只是父结点大于子结点,没有要求左右结点的大小关系噢,大根堆也是哈,咱对左右结点大小关系没有关系哈)
2,接下来,咱以大根堆排序为例,讲述好堆排序过程:
我觉得它的思想有些类似于咱总结的“冒泡思想”~
冒泡思想~(从小到大排序哈)【后座就认为是后边哈,没有啥特别,叫后座主要是为了强调后边啦】
冒泡排序思想:从第一个数开始找,要把大数“排除在外”~为大数找后座。(从小到大排序哈) 外层循环~需要放后的大数个数; 内循环~从第一个数拿起与后面位置的数两两比较,实力强的占的位置靠后。
堆排序思想~(从小到大排序哈)~刚好借助大根堆的特点进行排序
堆排序(借助大根堆,实现从小到大排序)思想: 咱对n个结点构建成一个大根堆,然后取根结点(最大值“排除在外”~放到后座上最后一个位置), 咱在对剩余的n-1个结点构建成一个新的大根堆,然后又取根结点放到后座上倒数第二个位置, 然后对剩余的n-2个结点构建成一个新的大根堆,然后又取根结点放到后座上倒数第三个位置, ........ 直到剩下一个结点结束。
//过程:(1)建立成大根堆,
(2)for循环(从 i=最后一个结点位置开始直到i=第一个结点 结束):取根结点放于后座~即进行交换,根结点与后座最后一个位置进行交换,然后重构成新的大根堆,
再取根节点跟后座倒数第二个位置交换,然后重新构建新的大根堆,然后。。。
ps:本菜菜小白想请问,为什么要先初始化堆,然后for循环 取根结点,重新调整成堆;
为什么不能for循环 调整成堆,然后取根结点,然再次调整成堆,然后再取根结点,再调整成堆。。。。
就是为什么要单独初始化堆,不把它写到循环里?
3,代码:引自~《【算法】排序算法之堆排序》~https://zhuanlan.zhihu.com/p/124885051
【这个 “developer1024 ” 作者大大这篇文章里的动画可以让你秒懂堆排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b; *b = *a; *a = temp; } void max_heapify(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 //建立父节点指标和子节点指标 int dad = start; int son = dad * 2 + 1; while (son <= end) { //若子节点指标在范围内才做比较 if (son + 1 <= end && arr[son] < arr[son + 1]) //先比较两个子节点大小,选择最大的 son++; if (arr[dad] > arr[son]) //如果父节点大于子节点代表调整完毕,直接跳出函数 return; else { //否则交换父子内容再继续子节点和孙节点比较 swap(&arr[dad], &arr[son]); dad = son; son = dad * 2 + 1; } } } void heap_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i; //初始化,i从最后一个父节点开始调整 for (i = len / 2 - 1; i >= 0; i--) max_heapify(arr, i, len - 1); //先将第一个元素和已排好元素前一位做交换,再从新调整,直到排序完毕 for (i = len - 1; i > 0; i--) { swap(&arr[0], &arr[i]); max_heapify(arr, 0, i - 1); } } int main() { int arr[] = { 3, 5, 3, 0, 8, 6, 1, 5, 8, 6, 2, 4, 9, 4, 7, 0, 1, 8, 9, 7, 3, 1, 2, 5, 9, 7, 4, 0, 2, 6 };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heap_sort(arr, len); int i; for (i = 0; i < len; i++) printf("%d ", arr[i]); printf("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