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ay26 面向对象的常用方法 和 元类的使用

    1. 面向对象中的常用方法 *****

    isinstance() # 判断某个对象是不是某个类的实例
    
    
    # 判断stu对象是不是Student类的实例
    
    是不是子类
    issubclass()
    class Person:
        pass
    class Student(Person):
        pass
    
    stu = Student()
    
    #判断 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类型
    print(type(1) == type(1))
    
    # 判断stu对象是不是Student类的实例
    print(isinstance(stu,Student))
    
    # 是不是子类
    # issubclass()
    
    # 判断一个类是不是 另一个类子类 (所有类都是object的子类或子子类)
    print(issubclass(Student,Person))
    
    print(isinstance(type,type))
    
    不仅能判断父类,还能判断父类的父类

    2. 反射 *****

    反射 其实说的是反省
    简单的说就是对象具备一种修正错误的能力
    
    hasattr 是否存在某个属性
    getattr 获取某个属性的值
    setattr 设置某个属性的值
    delattr 删除某个属性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sex,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study(self):
        print("学生正在学习...")
    
    stu = Student("矮根","woman",38)
    
    print(stu.name)
    
    stu.name = "高根"
    print(stu.name)
    
    del stu.name
    print(stu.name)
    
    # 当你获取到一个对象 但是并不清楚搞对象的内部细节时  就需要使用反射了
    def test(obj):
        if hasattr(obj,"name"):
            print(getattr(obj,"name","没有name属性"))
    
    test(stu)
    
    setattr(stu,"school","beijing")
    
    delattr(stu,"school")
    
    print(getattr(stu,"school","没有学校属性"))
    
    delattr(stu,"age")
    
    print(stu.age)
    
    
    
    这几个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字符串来操作属性
    你可以理解为通过字符串来操作属性,就叫做属性
    
    
    如果在编写代码期间 就能明确知道我要访问的属性 没有必要使用反射
    如果在编写代码期间 无法明确知道我要访问的属性 这时就应该使用反射
    
    # class Student:
    #     def study(self):
    #         print("学习中....")
    
    # stu = Student()
    
    # res = getattr(stu,"study",None)
    
    # print(res)
    
    # def eat(self):
    #     print("正在吃饭...")
    
    # # 可以通过反射的方式为对象增加一个方法 但是注意 这样增加的方法就是一个普通函数 不会自动传值
    # setattr(stu,"eat",eat)
    
    # print(getattr(stu,"eat",None))
    
    # 需要编写一个CMD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支持两个命令 dir ,tasklist
    
    class CMD:
    
        def dir(self):
            print("列出当前文件夹目录....")
    
        def tasklist(self):
            print("查看任务列表.....")
    
    cmd = CMD()
    
    res = input("请输入指令:").strip()
        
    if hasattr(cmd,res):
        func = getattr(cmd,res)
        print(func)
        func()
    else:
        print("输入的指令不正确....")

    str *****

    __str__ 
    前后带杠杠的都是特殊的内置函数,会在某些时机自动执行,一般情况我们不应该直接调用他们
    
    当我们需要自定义打印显示内容时,就需要实现__str__方法
    该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 返回的是什么,打印出来就是什么
    
    class Tes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str__(self):
        print("str run....")
        return self.name
    t = Test("安米")
    
    print(int(1).__str__())
    # print([1,2,3,5].__str__())
    print(t)
    
    # 在讲一个对象转换字符串时  本质就是在调用这个对象 __str__方法
    print(str(t))

    del ****

    当对象被从内存中删除时,自动执行
    另一种情况是,程序员手动删除了这个对象,也会自动执行
    
    什么时候使用它
    在python中有自动内存管理机制,所有python自己创建的数据,不需要我们做任何操作
    
    但是有一种情况,我们使用python打开了一个不属于python管理的数据
    比如打开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一定是操作系统在打开 会占用系统内存  而python解释器无法操作系统内存的
    所以 当你的python解释器运行结束后  文件依然处于打开状态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__del__来关闭系统资源
    
    
    __del__也称之为析构函数
    分析构造 并拆除这个对象
    
    该方法其实就是一个通知性质,仅仅是告诉程序员,对象即将被删除
    分析构造并拆除这个对象
    
    class Student:
        def __del__(self):
            print("对象被删除了....")
    
    stu = Student()
    
    # 手动删除 立即执行__del__
    del stu
    
    import time
    
    time.sleep(5)
    
    class TextFile:
    
        def __init__(self,filepath,mode="rt",encoding="utf-8"):
            self.file = open(filepath,mode=mode,encoding=encoding)
    
        def read(self):
            return self.file.read()
    
        def write(self,text):
            self.file.write(text)
    
        # 该方法其实就是一个通知性质 仅仅是告诉程序员 对象即将被删除
        def __del__(self):
            # 在这里关闭系统的文件 妥妥的
            self.file.close()
    
    
    tf = TextFile("2.今日内容.txt")
    
    print(tf.read())
    
    # tf.file.close()  # 不需要手动关闭了  在对象删除时会自动关闭
    
    tf.read()

    exec ****

    execute的缩写
    表示执行的意思
    
    其作用 是帮你解析执行python代码 并且将得到的名称 存储到制定的名称空间  解释器内部也是调用它来执行代码的
    
    参数一需要一个字符串对象,表示需要被执行的python语句
    参数二是一个字典,会把字典放在全局名称空间中
    参数三也是一个字典,会把字典放在局部名称空间中
    
    exec('')
    
    globalsdic = {}
    localsdic = {}
    
    exec("""
    aaaaaaaaaaaaaaaaaaaa = 1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 2
    def func1():
        print("我是func1")
    """,globalsdic,localsdic)
    
    # 如果同时制定了 全局和局部 则 会字符串中包含名称 解析后存到局部中
    # print(globalsdic)
    print(localsdic)
    localsdic["func1"]()
    
    在字符串中定义好函数后,要用后面的字典名称去调用函数,直接在全局空间或者局部名称空间,用函数名调用会找不到

    元类 ****

    一切皆对象
    元类是指用于产生类的类,type就是元类
    所有的自定义类都是通过type实例化得来的
    使用type可以发现,类其实是type类型的实例(对象)
    
    创建模块的过程
    1.创建一个空的名称空间
    2.执行其内部的代码
    3.将得到的名字放到名称空间中
    
    # class也是一个对象
    class Student(object):
    
        school = "北京大学!"
    
        def study(self):
            print("学习中...")
    
    # 使用type可以发现 类其实是type类型的实例(对象)
    print(type(Student))
    
    我们可以自己调用type来实例化产生一个类
    
    # myclass 包含的代码
    code = """
    name = "张三"
    age = 18
    def hello(self):
        print("hello %s" % self.name)
    """
    
    #类的名字
    class_name = "MyClass"
    #类的的父类们
    base_classes = (object,)
    #类的名称空间
    namespace = {}
    
    exec(code,{},namespace)
    
    res = type(class_name,base_classes,namespace)
    
    print(Student)
    print(res.name)
    print(res.age)
    print(res.hello)
    
    
    1.类是由type实例化产生的
    2.我们可以使用type来产生一个类
    3.一个类由类名字,类的父类元组,类的名称空间三个部分组成
    
    class Test(object): #就相当于Test = type("Test",(object,),{})
        pass

    自定义元类,元类也是一个类

    def Person(metaclass = MyMeta)

    call

    调用的意思
    在对象被调用(加括号时)时,执行
    
    函数 类
    
    自定义元类的目的
    1.可以通过__call__来控制对象的创建过程
    2.可以控制类的创建过程
    
    class MyMeta(type):
        def __call__(self,*args,**kwargs):
            print('from Mymeta call run')
            print(self,*args,*kwargs)
        #下面三步是创建对象的固定写法,一个模板,只有你需要控制对象的创建过程,就必须先把模板写出来
        obj = object.__new__(self)
        self.__init__(obj,*args,**kwargs)
        return obj
        
    class Person(metaclass=Mymeta):
        def __init(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call__(self,*args,**kwargs):
            print('Peson call run...')
    
    #调用Person这个对象时 执行的是 Person的类(type)中__call__ 方法
    p = Person("张三疯",80)
    
    print(p)
    # 当调用对象时 会执行该对象所属类中的__call__方法
    p()
    
    print(p.name)
    print(p.age)
    
    # 要控制类的创建过程 只要找到类所属的类 中的__init__即可
    class MyMeta(type):
        #要自己完成__init__函数完成类的创建
        #self 表示要建出来的类
        #第二个参数 类的名字
        #第三个参数 类的父类们,元组形式
        #第四个参数 这个类传进来的名称空间
        def __init__(self,class_name,bases,namespace): # (在--init__中不实现赋值操作,python也会自动按位置传参)
            print('==========')
             #print(self.__dict__)
            # 我要控制 类的名字  必须 是大写开头
            if not class_name.istitle():
                print("类名 必须大写开头...... ")
                # 该代码是主动抛出异常
                raise TypeError("类名 必须大写开头...... ")
            if not self.__doc__:
                raise TypeError('类中必须有中文档注释')
            pass
    
    class Student(metaclass=MyMeta): # Student = MyMeta("student",(object,),{})
    '''
        这是文档注释,可以通过__doc__来获取
        这是一个学生类
    '''
        # 在类的__init__中可以控制该类对象的创建过程
        def __init__(self,name):
            print('=======')
            print(self.__dict__)
            self.name = name
        
    print(Student.__doc__)

    元类总结

    元类是用于创建类的类
    学习元类是为了能控制类的创建过程以及类实例化对象的过程
    
    一.
    控制类的创建过程
        1.创建一个元类(需要继承type)
        2.覆盖__init__方法 该方法 会将新建的类对象 类名 父类们 名称空间 都传进来,可以用这些信息再做处理
        3.对于需要被控制的类 需要指定metaclass为上面的元类
        
    二.
    控制类实例化对象的过程
        1.创建一个元类(需要继承type)
        2.覆盖__call__方法 会将正在实例化对象的类,调用类时传入的参数,都传进来
        3.在__call__方法中,必须要先编写模板代码
            3.1创建空对象
            3.2调用类的__init__方法来初始化这个空对象
            3.3返回该对象
            
        4.加入你需要控制的逻辑
        
    类的三个组成部分
    类名 父类名 名称空间
    
    元类-> 实例化产生-> 类 -> 实例化产生 -> 对象

    单例模式 ****

    一种设计模式(套路)
    
    单个实例
    一个类如果只有一个实例,那么该类称为单例
    为什么需要单例
    
    class MyMeta(type):
        obj = None
        def __init__(self,*args,**kwargs):
            if not MyMeta.obj:
                obj = object.__new__(self)
                self.__init__(obj,*args,**kwargs)
                MyMeta.obj = obj
            return MyMeta.obj
    打印机类
    class Printer(metaclass=MyMeta):
        '''
            这是一个单例类 请不要直接实例化,使用get方法来获取实例
        '''
        obj = None
        def __init__(self,name,brand,type):
            self.name = name
            self.brand = brand
            self.type = type
         def printing(self,text):
        print("正在打印 %s"  % text)
    
    # 通过该方法来获取对象 可以保证只有一个对象
    # 但是这还不够 因为 还是可以通过调用类产生新对象
    # 就应该使用元类 来控制实例化的过程 __call__
    # 在__call__ 中编写代码 保证每次调用call 都返回同一个实例 即可
    
    @classmethod
    def get_printer(cls):
        if not cls.obj:
            obj = cls("ES005","爱普生","彩色打印机")
            cls.obj = obj
            print("创建了新的对象")
    
        return cls.obj
        
    p = Printer.get_printer()
    print(p)
    
    p = Printer.get_printer()
    print(p)
    
    p = Printer.get_printer()
    print(p)
    
    p = Printer.get_printer()
    print(p)
    
    p1 = Printer("ES005","爱普生","彩色打印机")
    p2 = Printer("ES005","爱普生","彩色打印机")
    
    print(p1)
    print(p2)
    # print(p1,p2,p3)
    # p1.printing("一本小说....")
  • 相关阅读:
    从C#角度 单例模式 懒汉和饿汉
    从C#角度 理解MVC原理
    总结下 简单工厂-》工厂-》抽象工厂
    尝试加载Oracle客户端库时引发BadImageFormatException
    org.springframework.dao.DuplicateKeyException: 问题
    写出严谨的代码
    Spring基础入门之IoC注入
    javaIO流小结(1)
    java入门之异常处理小结
    static关键字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anau2/p/1014537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