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面向对象编程(3)-继承和多态

    继承和多态

    在OOP程序设计中,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Base class、Super class)。

    比如,我们已经编写了一个名为Animal的class,有一个run()方法可以直接打印:

    class Animal(object):
        def run(self):
            print 'Animal is running...'
    

    当我们需要编写Dog和Cat类时,就可以直接从Animal类继承:

    class Dog(Animal):
        pass
    
    class Cat(Animal):
        pass
    

    对于Dog来说,Animal就是它的父类,对于Animal来说,Dog就是它的子类。Cat和Dog类似。

    继承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子类获得了父类的全部功能。由于Animial实现了run()方法,因此,Dog和Cat作为它的子类,什么事也没干,就自动拥有了run()方法:

    dog = Dog()
    dog.run()
    
    cat = Cat()
    cat.run()
    

    运行结果如下:

    Animal is running...
    Animal is running...
    

    当然,也可以对子类增加一些方法,比如Dog类:

    class Dog(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Dog is running...'
        def eat(self):
            print 'Eating meat...'
    

    继承的第二个好处需要我们对代码做一点改进。你看到了,无论是Dog还是Cat,它们run()的时候,显示的都是Animal is running...,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分别显示Dog is running...Cat is running...,因此,对Dog和Cat类改进如下:

    class Dog(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Dog is running...'
    
    class Cat(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Cat is running...'
    

    再次运行,结果如下:

    Dog is running...
    Cat is running...
    

    当子类和父类都存在相同的run()方法时,我们说,子类的run()覆盖了父类的run(),在代码运行的时候,总是会调用子类的run()。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继承的另一个好处:多态。

    要理解什么是多态,我们首先要对数据类型再作一点说明。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我们定义的数据类型和Python自带的数据类型,比如str、list、dict没什么两样:

    a = list() # a是list类型
    b = Animal() # b是Animal类型
    c = Dog() # c是Dog类型
    

    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某个类型可以用isinstance()判断:

    >>> isinstance(a, list)
    True
    >>> isinstance(b, Animal)
    True
    >>> isinstance(c, Dog)
    True
    

    看来a、b、c确实对应着list、Animal、Dog这3种类型。

    但是等等,试试:

    >>> isinstance(c, Animal)
    True
    

    看来c不仅仅是Dog,c还是Animal!

    不过仔细想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Dog是从Animal继承下来的,当我们创建了一个Dog的实例c时,我们认为c的数据类型是Dog没错,但c同时也是Animal也没错,Dog本来就是Animal的一种!

    所以,在继承关系中,如果一个实例的数据类型是某个子类,那它的数据类型也可以被看做是父类。但是,反过来就不行:

    >>> b = Animal()
    >>> isinstance(b, Dog)
    False
    

    Dog可以看成Animal,但Animal不可以看成Dog。

    要理解多态的好处,我们还需要再编写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受一个Animal类型的变量:

    def run_twice(animal):
        animal.run()
        animal.run()
    

    当我们传入Animal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Animal())
    Animal is running...
    Animal is running...
    

    当我们传入Dog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Dog())
    Dog is running...
    Dog is running...
    

    当我们传入Cat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Cat())
    Cat is running...
    Cat is running...
    

    看上去没啥意思,但是仔细想想,现在,如果我们再定义一个Tortoise类型,也从Animal派生:

    class Tortoise(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当我们调用run_twice()时,传入Tortoise的实例:

    >>> run_twice(Tortoise())
    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你会发现,新增一个Animal的子类,不必对run_twice()做任何修改,实际上,任何依赖Animal作为参数的函数或者方法都可以不加修改地正常运行,原因就在于多态。

    多态的好处就是,当我们需要传入Dog、Cat、Tortoise……时,我们只需要接收Animal类型就可以了,因为Dog、Cat、Tortoise……都是Animal类型,然后,按照Animal类型进行操作即可。由于Animal类型有run()方法,因此,传入的任意类型,只要是Animal类或者子类,就会自动调用实际类型的run()方法,这就是多态的意思:

    对于一个变量,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Animal类型,无需确切地知道它的子类型,就可以放心地调用run()方法,而具体调用的run()方法是作用在Animal、Dog、Cat还是Tortoise对象上,由运行时该对象的确切类型决定,这就是多态真正的威力:调用方只管调用,不管细节,而当我们新增一种Animal的子类时,只要确保run()方法编写正确,不用管原来的代码是如何调用的。这就是著名的“开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允许新增Animal子类;

    对修改封闭:不需要修改依赖Animal类型的run_twice()等函数。

    继承还可以一级一级地继承下来,就好比从爷爷到爸爸、再到儿子这样的关系。而任何类,最终都可以追溯到根类object,这些继承关系看上去就像一颗倒着的树。比如如下的继承树:

    class-inheritance

    小结

    继承可以把父类的所有功能都直接拿过来,这样就不必重零做起,子类只需要新增自己特有的方法,也可以把父类不适合的方法覆盖重写;

    有了继承,才能有多态。在调用类实例方法的时候,尽量把变量视作父类类型,这样,所有子类类型都可以正常被接收;

    旧的方式定义Python类允许不从object类继承,但这种编程方式已经严重不推荐使用。任何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类可以继承,就继承自object类。

  • 相关阅读:
    AI零基础入门之人工智能开启新时代—下篇
    AI零基础入门之人工智能开启新时代—上篇
    Markdown 快速入门
    Linux GCC/G++ 基础(1) 之
    解决 Ubuntu 下使用 sublime text 3 无法输入中文
    WPF:界面布局之- TaiChi
    常用命令之- touch
    微软net平台是不是快完了?看了一天智联招聘,现在连传统的网站或系统平台都不怎么用net了
    蓝牙Ble开发(支持API18<Android 4.3 Jelly>及以上)
    Android系统休眠对程序的影响以及处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angren/p/80653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