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SiberiaDante的博客主页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第一趟比较完成后,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所以第二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一个数不参与比较;

    第二趟比较完成后,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第二大的数,所以第三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两个数不参与比较;

    依次类推,每一趟比较次数-1;

    ……

    举例说明:要排序数组:int[] arr={6,3,8,2,9,1};   

    第一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63比较,6大于3,交换位置:  3  6  8  2  9  1

        第二次排序:68比较,6小于8,不交换位置:3  6  8  2  9  1

        第三次排序:82比较,8大于2,交换位置:  3  6  2  8  9  1

        第四次排序:89比较,8小于9,不交换位置:3  6  2  8  9  1

        第五次排序:91比较:9大于1,交换位置:  3  6  2  8  1  9

        第一趟总共进行了5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6  2  8  1  9

    ---------------------------------------------------------------------

    第二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3  6  2  8  1  9

        第二次排序:62比较,6大于2,交换位置:  3  2  6  8  1  9

        第三次排序:68比较,6大于8,不交换位置:3  2  6  8  1  9

        第四次排序:81比较,8大于1,交换位置:  3  2  6  1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4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2  6  1  8  9

    ---------------------------------------------------------------------

    第三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2比较,3大于2,交换位置:  2  3  6  1  8  9

        第二次排序:3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2  3  6  1  8  9

        第三次排序:61比较,6大于1,交换位置:  2  3  1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3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3  1  6  8  9

    ---------------------------------------------------------------------

    第四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3比较,2小于3,不交换位置:2  3  1  6  8  9

        第二次排序:31比较,3大于1,交换位置:  2  1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2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1  3  6  8  9

    ---------------------------------------------------------------------

    第五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1比较,2大于1,交换位置:  1  2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1次比较, 排序结果:  1  2  3  6  8  9

    ---------------------------------------------------------------------

    最终结果:1  2  3  6  8  9

    ---------------------------------------------------------------------

    由此可见:N个数字要排序完成,总共进行N-1趟排序,每i趟的排序次数为(N-i)次,所以可以用双重循环语句,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即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换位置
    
    }    

    冒泡排序的优点:每进行一趟排序,就会少比较一次,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如上例:第一趟比较之后,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第二趟排序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第三趟比较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没进行一趟比较,每一趟少比较一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

    用时间复杂度来说:

      1.如果我们的数据正序,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即:Cmin=n-1;Mmin=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如果很不幸我们的数据是反序的,则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

    综上所述: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

    代码实现:

     

    /*
     * 冒泡排序
     */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6,3,8,2,9,1};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for(int i=0;i<arr.length-1;i++){//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for(int j=0;j<arr.length-1-i;j++){//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arr[j]>arr[j+1]){
              int temp=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
     }

     

     

     

  • 相关阅读:
    There is an overlap in the region chain修复
    There is an overlap in the region chain
    region xx not deployed on any region server
    python 中的re模块,正则表达式
    TCP粘包问题解析与解决
    yield from
    Git push提交时报错Permission denied(publickey)...Please make sure you have the correct access rights and the repository exists.
    mysql 中Varchar 与char的区别
    Mysql 字符集及排序规则
    请实现一个装饰器,限制该函数被调用的频率,如10秒一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en-hua/p/54226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