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校招与内推:软实力的技巧

    笔者2016年参加校招,并拿到了三四个Offer,其中有大公司,也有创业公司;最近,笔者在给任职团队推荐校招新人。从求职者和招聘者的角度来谈谈校招这件事儿中的软实力的技巧。所谓软实力,主要包括校招渠道、简历书写、邮件发送、面试态度,以下也将从这几方面进行简单讨论。

    校招渠道


    在校招之前的内推

    很多人只关注企业的校招,殊不知,内推其实比校招更重要。笔者求职时忽略了内推渠道,后来才发现,内推远比校招重要的多。
    内推是什么,内推是项目团队在公司统一招聘之前自己发起的招聘人才的通道。

    • 内推和校招并不冲突,多一个机会;
    • 内推对你进行笔面试的是你入职后的同事、领导,内推对应的是专门的团队,而公司统一的招聘你可能只能应聘职位,部门会被随机分配;
    • 内推比统一校招流程简单,反应迅速,机会也更大。

    为什么会有内推?对于公司的团队来说,

    • 抢人才:在普遍校招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抢先进入人才市场
    • 更加知根知底:和公司的领导在饭局上聊过校招的事情,一般团队领导只在最后一轮技术面的时候出现,为自己团队挑人,而其他轮面试都是随机匹配求职者和面试者的。 对于团队来说,校招只有几分钟来了解你,而内推,则可以更加全方位的了解。
    • 熟人推荐更加放心: 如何认识一位朋友会让你比较放心?我认为按优先级排序应该是这样:朋友介绍的>陌生人。 其实找工作也是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般来说,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既然招了你,为什么不招你的师弟师妹,你的朋友呢?潜意识里,会对内推的人多一份认可。

    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内推渠道,请师兄师姐帮忙内推,公司领导也会向师兄师姐打听求职者情况的,如果在内推时,帮你说一些认可你能力的话,成功的机率会大大提升的。

    校招信息渠道

    每年参加校招的公司非常多,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时候,一定要广撒网。向尽可能多的公司投简历。
    到了校招季时,请多关注校招相关信息,一般有以下渠道:

    • 各大学校BBS:虽然说BBS已经用的比较少了,然而,对于招聘来说,这还是很重要的战场,一般校招或者内推信息会发在专门的求职板块和目标求职者所在的学院。大家不仅可以关注自己大学的BBS,也可以关注一些本专业排名靠前学校的对应专业的BBS板块,一般会有你想要的信息。对于公司来说,BBS中的用户目标明确,是发校招贴的宝地。
    • 各大公司招聘官网:一般大型公司都会有专门的招聘网站,有些是全部流程在本网站,有些是本网站只是招聘信息,投简历要到专门的求职网站。一般百度“XX校招官网”,都能找到公司的校招官网(如果有的话)。官方网站上放的,是第一手的消息。
    • 各大招聘网站:现在已经有很多专门的求职网站,在校招季,上面也会发布合作企业的校招信息,很多公司无自己处理简历的能力,都会找招聘网站合作。在招聘网站投简历的好处是你一般每个平台只需要填写一份电子简历,就可以投多个公司啦。这类网站也就三五家大型的,如:51job、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应届生求职网等。
    • 各大校招类公众号:目前微信中有很多专门做实习、校招的公众号,他们往往会集中各个公司的招聘信息。而且这些公众号也会有一些干货文章推送,可以关注一下。(这里就不推荐了,要不然就成广告软文了)
    • 专业IT笔试网站(程序员专用):目前已经有一些专门做在线笔试的网站,对于公司来说,组织在线笔试可以节省成本。去年笔者参加笔试的时候主要是在赛码网上。另外推荐牛客网。在笔试网站上不仅可以看到各大公司的笔试时间,而且可以自己刷题练习。

    如果你对自己能力不够自信,请多投简历,广撒网,多捕鱼。


    简历书写

    简历有多重要,是简历筛选者了解到的你的全部,是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

    去年参加校招的时候专门了解了简历书写的技巧,今年帮别人内推简历的时候,看到形形色色的简历,有些让我眼前一亮,有些感觉惨不忍睹。这里,简要谈谈简历书写的技巧。

    • 简历的外观有多重要,是否需要放个人照片
      如果是设计相关职位,简历好看很重要,如果是偏技术型的职位,简历的外表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文字表述。至于是否放照片,见仁见智。我觉得,如果长的好看,你就放。毕竟,颜值即正义。

    • 基础信息怎么写
      姓名、学校、学历、邮箱,所应聘的职位这些信息突出,其他重要信息罗列一些,如性别、年龄、手机号、住址。不要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没有人会关心。

    • 项目经历怎么写
      项目经历请写在基础信息下面,项目经历非常重要,从项目经历中可以看出你的工作能力。我看过很多人的简历,项目经历这一栏写的要不没有条理,要不写了大段。请注意,没有人有时间看你简历。
      每个项目请简要用两三行表述:在什么公司、什么项目、你做了什么、用到了什么技术。
      需要写什么项目?不要写自己在学校里面课程做过的项目(因此获过大型奖项的除外);写最重要的几个实习项目(不宜超过三个);写你觉得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任职公司、所做事情、所用技术)。
      最最重要的,写真实的项目,不要给自己挖坑。面试官会关注你的项目经历,会根据你的项目经历对你进行提问,不要写你不了解的东西,否则可能会被直接Kill。

    • 获奖经历怎么写
      如果你有很多奖,与职位相关的>与职位无关的,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大型比赛获奖的,可以选择三到五个罗列一下。获奖经历请加一些简要描述,这一点在比赛获奖上尤其重要。

    • 学生工作
      简要罗列职位,加上在这个职位上你做过什么的简要描述。职位无明确要求管理相关经验的话其实学生工作并不重要,只是一个参考。

    • 综合能力
      最好不要写,说实话,这种东西,基本都是编的。能力是从经历里看出来的,而不是从嘴上说出来的。

    再次重申,项目经历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写好。


    邮件发送##

    最近收到三十多份找我帮忙内推的简历,有些邮件发的我都想哭,有人发送求职邮件竟然不带附件、有人只有附件一句话也不说、有人附件名称只有自己的名字,说多了都是泪。

    我相信,在大学里面,大家应该养成了一些发邮件的基本规范,如果没有,我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求职邮件怎么发。

    • 邮件标题&简历文件名
      邮件标题和附件标题一般相同就好,格式为: 职位+学校+学历+姓名。
      职位要放在最前面,方便收信人第一眼看到你要干什么,也方便简历整理时候进行归类。然后加上学校和学历,这是最基本的你能力的背书。最后写上你的姓名,这是你区别于其他人的基本标志。其他信息,请不要出现在标题上。
    • 附件类型
      简历请使用pdf格式,我收到一些简历是doc格式的。pdf格式的文件是不可编辑的(防止别人篡改简历),而且看起来比较美观。
    • 邮件正文
      邮件正文,请写一些话。收件人或许不会看,但是邮件写正文是最基本的礼仪,可以简要写一下你应聘什么职位,你为什么想应聘,以及感谢一下收件人。

    邮件礼仪很重要,这里只是简要说了一下,或许压根称不上礼仪。发送求职邮件的时候请注意,可能因为你的邮件写的不好而被收件人忽略你的简历。


    面试态度##

    面试,不仅是对你工作能力的考量,也是对你综合素质的考量。
    以下总结几点面试经验,供大家参考。

    •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要有重点突出,一般突出一下项目经验。你的自我介绍和简历是面试官最开始的信息。要引导他问你想回答的问题,比如你做过的项目。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没有人知道一切,面试官总会问到你不知道的事情,闻道有先后,遇到了,承认自己不会,并不可耻。如果你对答案没有把握,请说明,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觉得应该是xxx。而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实在不会,回答不上来,直说我不会,面试官会对你进行提示,引导,试着让你回答。

    • 放松心态
      面试时越紧张,你的发挥往往越差。面试之前可以暗示自己:这场面试搞砸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轻装上阵,你越放松,头脑越灵活,表现的越自信,也越容易得高分。

    • 保持礼貌
      见面时请礼貌的和面试官打招呼,离开时请对面试官表示感谢。这些简单的行为礼仪或许可以为你加分。

    总结##

    最近的一些经历让我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对今年校招求职的人有所帮助。

    有任何合作需求请私聊,欢迎各种方式的合作。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评论或联系我告知链接,谢谢!

  • 相关阅读:
    nullnullConnecting with WiFi Direct 与WiFi直接连接
    nullnullUsing WiFi Direct for Service Discovery 直接使用WiFi服务发现
    nullnullSetting Up the Loader 设置装载机
    nullnullDefining and Launching the Query 定义和启动查询
    nullnullHandling the Results 处理结果
    装置输出喷泉装置(贪心问题)
    数据状态什么是事务?
    停止方法iOS CGD 任务开始与结束
    盘文件云存储——金山快盘
    函数标识符解决jQuery与其他库冲突的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enpengyan/p/58832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