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们在囧途之软件投标篇

    注:本文使用第一人称,原型取材于周围同事或民间或作者自己,不一定全部代表作者本人,欢迎大家提供您的囧途素材,发送至shenyisyn#gmail.com

    温馨提示:本文可任意转载,建议注明出处,如实在不想注明请留空,强烈抗议把此文标识为他人原创

      我是一个“标准“的软件公司技术人员,有很多搞开发的朋友对软件的架构、开发、实施都很在行,而且技术研究的也很深入,首先这里我表示肯定,不过其实很多搞软件的朋友仅仅接触到的是软件合同签订完毕后接下来的过程,软件从意向确定、谈判、方案设计到最终达成协议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当今很多大中型企业软件(除了直接购买成品)如果要上信息化软件都是要通过一个方式,那就是招标(政府更加如此,通过一个电话派个销售去谈谈就签合同那是老早老早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做技术不应该只看到技术,而应该更多的着眼于技术外围的东西,否则你将只是一个”代码人员“,而非技术人员.

         这天我正在我的工位上投入的敲代码,公司负责销售的MM传给我一个word文档,我打开一看是某大型企业要做一个车间管理软件,由于该企业需求比较曲折,涉及的方面也是某些市面上所谓的”一切都能搞定“的成品软件无法满足的。因此他们打算定制一套软件。现在的企业已经很精了,一般做软件都是先去各种成品软件代理商忽悠一番,那些代理商一看有生意立马会像老鸨一样安排实施人员过来又是免费安装又是免费试用,等一切妥当后以不满足需求或者费用太高等问题直接把他们”扫地出门“。然后开始进入招投标流程,此时他们经过了代理商轮番洗脑后已经临时的成为了专家,足可以在招标现成对各个供应商”指手画脚“。

         这个大型企业采取的是邀请性谈判,所谓邀请性谈判就是邀请3家或者超过3家的单数家单位来谈各自产品的理念、优势和功能,然后就是报价,一般来讲是最低价中标,但也有例外,这个过程如果是正规、公正、透明的,其实是很讲究技巧和艺术感的(本文只谈正规、公正、透明的招标过程,其他不谈)。一般来讲,各自会有第一轮报价,然后该次招标的项目负责人会猥琐的把3家价格告诉大家,然后大家在隔壁的会议室在进行"各自反省“和”互相猜疑“,同时等待负责人挨个召唤和提问并进行第二轮报价,注意:第二轮报价是保密的。也就是说,你第二轮报低了就算中了也是亏本,不小心报的比其余两家高,那直接就是出局(当然你不能超过用户的预算价)。

       由于公司收到了该大型企业的邀请,我们的老头子总监安排销售MM和我一起去投标。我已经习惯了,晚上自然是免不了和销售MM一起加班写方案、打印标书、装订成册,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有MM在旁边陪着,做事效率果断提高了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两人就赶到该大型企业的招标现场,此时已经有另外两家单位的投标人员坐在那了,这些厮的目光一律是那种”敌对“的目光。

         我也回报给他们这种目光。

        早上九点刚到,项目招标主持人挺着一个大肚子端着已经貌似已经用了20年的茶杯进来了。这时大家立马像见到了失散10年的亲人一样热情,又是发名片又是递烟,和我同去的销售MM还帮大肚子的茶杯添了添水,其实大肚子的茶杯来之前就倒满了。就这样,待我的销售MM加完水后,又被另外一家公司的销售MM加了一遍水。

        大肚子估计这种项目“负责”惯了,对待这种“虚情假意”的热情也很淡定,待大家热情完毕之后,他清了清嗓子,宣布本次软件招标会正式开始,于是大家立马回到原位,严肃并虔诚的看着大肚子发号施令。

        大肚子首先是介绍了本次与会的三家公司名称,我一听,都是耳朵出茧的名字。公司A是一家我们城市百搭型小软件公司,该公司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典型案例和产品,经常被客户投诉,不过为了吃饭,只要有企业项目招标,逢招必到,不过胜率据说一直保持在20%以下;公司B是外市的一个公司,在我市开了个分公司(其实类似办事处,你要突然上门拜访,帮你开门的不是总经理就是副总经理,其余没人了),不过据说该公司的总部还是比较牛比的,属于已经走上产品化道路的产业链公司;而我们公司呢,属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公司---本土公司,基本上全市能搞到项目的企业或者机关都被我们占领了,我用后脑勺预测一下我们公司如果现在开始不接新项目,至少还能靠老项目坐撑5年。

      第一论报价大家都很坏蛋,各自报了一个足可以买下一套当前房价而且还是现房的价格。大肚子端着满的已经不能再满的茶杯很辛苦的喝了一口,公布了第一轮报价,然后示意大家去隔壁会议室“做最后的思考和努力”,然后大肚子带着同时与会的两个评委开始看我们的标书。

       接下来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我和销售MM又是商量又是给我们的老头子总监打电话,老头子很轻松的让我们观察一下其他公司的表情,我很无语,现在我们几个人表情类似扑克牌的Q,能看出来才怪,不过我们也是拿着公司给的底线的,一旦低于这个底线,我和销售MM自然不敢拍板。

       接下来是被召唤技术答疑,我这时派上用场了,运气还好,我们是第三家被召唤进去的,大肚子明显是技术"盲人",不过那两个小肚子评委不知道是哪找来的,对技术和软件架构居然还挺懂,问的问题果断很专业。我使出浑身解数向他们解释我们开发此项目使用的架构和技术特征,并背诵公司的开发模式,从设计、开发、测试到文档一律齐全,我自认为讲的很专业,小肚子评委微笑不语。

       等到快差不多讲完了,这时大肚子开始发话,大意是我们公司的案例和实力他都了解了,还是比较满意的,不像前面两家公司在技术上准备的不是太充分,主要就是看我们的价格了。“价格决定诚意嘛,哈哈哈”,大肚子最后一句话和“爽朗”的笑声我听了感到有点胃部不适。

         我姑且认为大肚子这段话跟其他两家公司也是这么说的。

      坐在旁边的销售MM此时脸已经憋的通红,我估计她在做最后的思想斗争,这单子下来她估计可以坐拥2%左右的"佣金",换了我脸肯定比她憋的更红,我估计此时她不是在算公司到底能盈利多少,而是在算她年底可以拿多少奖金。

         当我等的已经要崩溃了的时候,销售MM终于在单子上填了我们的二次报价。我就斜眼看了一眼,我预计回到公司要开始写项目计划表了。

        三天后,估计是大肚子的助理给给我们的销售MM打了电话(注:这点政府招标就比较人性化,要死要活当场给你结论),我们居然没中标,而是让百搭公司A以世界末日般的低价中了。

        那晚,一向温柔娴淑的销售MM砸了电话机,我说要赔的哦,她说“赔你妹”。

      个人总结:

      1、竞争太激烈

      2、做哪行都不容易

      3、市场规则不能扰乱

      4、一分价钱一分货色

      5、中国软件的出路还有很长一段完善期

      6、其实做技术还是比较轻松和幸福的

     

  • 相关阅读:
    UVa 1151 Buy or Build【最小生成树】
    UVa 216 Getting in Line【枚举排列】
    UVa 729 The Hamming Distance Problem【枚举排列】
    HDU 5214 Movie【贪心】
    HDU 5223 GCD
    POJ 1144 Network【割顶】
    UVa 11025 The broken pedometer【枚举子集】
    HDU 2515 Yanghee 的算术【找规律】
    Java基本语法
    Java环境变量,jdk和jre的区别,面向对象语言编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enyisyn/p/28872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