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当我们调用了缓存的API之后,我们就会认为:数据已经被换成了,之后就可以直接读取缓存中的数据。尽管情况很多时候如此,但是不是绝对的!很多的问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讲解。
例如,对于一个ASP.NET 应用而言,如果我们在一个按钮的Click事件中调用了缓存API,然后在页面呈现的时候,就去读取缓存,代码如下:
上面的代码照道理来说是对的,但是会发生问题。按钮点击之后回传页面,然后呈现页面的时候显示数据,流程没有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服务器的内存紧张,而导致进行服务器内存的回收,那么很有可能缓存的数据就没有了!
这里有朋友就要说了:内存回收这么快?
这主要看我们的一些设置和处理。
一般而言,缓存机制都是会设置绝对过期时间与相对过期时间,二者的区别,大家应很清楚,我这里不多说。对于上面的代码而言,如果我们设置的是绝对过期时间,假设1分钟,如果页面处理的非常慢,时间超过了1分钟,那么等到呈现的时候,可能缓存中的数据已经没有了!
有时候,即使我们在第一行代码中缓存了数据,那么也许在第三行代码中,我们去缓存读取数据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这或许是因为在服务器内存压力很大的,缓存机制将最少访问的数据直接清掉。或者服务器CPU很忙,网络也不好,导致数据没有被即使的序列化保存到缓存服务器中。
另外,对于ASP.NET而言,如果使用了本地内存缓存,那么,还涉及到IIS的配置问题(对缓存内存的限制),我们有机会专门为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每次在使用缓存数据的时候,要判断是否存在,不然,会有很多的“找不到对象”的错误,产生一些我们认为的“奇怪而又合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