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增量式编码器定时器配置和速度计算的处理方法

    MCU定时器的CNT寄存器一般是16位的,使用定时器的编码器正交接口功能,计数周期有两种配置方法:
    1、计数周期与编码器脉冲数相等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uint16_t)(PulseNumber) - 1u; 

    好处就是转子电角度获取不用做处理,由当前CNT计数值可以很方便对应到转子电角度。

    缺点则是圈数计数溢出时,位置计数没有达到有符号2进制的溢出但被强制处理,也就是说位置计数不能在数据格式里完成连续循环,这样在溢出点前后数据就不连贯。如果使用位置信息计算转速,在溢出点前后的两次位置数据相减就会得到错误的速度,这样为保证测速的连贯性,就需要对位置信息做移位处理,这样就限制了编码器脉冲数必须为2的次数,或者速度计算不采用位置数据,记录两次的圈数和脉冲,分开相减后再处理,这样就避免溢出点的问题了。但即使这样正确处理了速度计算,编码器最大支持脉冲仍不能大于65535。

    2、计数周期等于65535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65535; 

    好处很明显,这样可以保证位置信息的连贯性,速度计算也不需要特殊处理,直接使用位置信息计算就可以,并且对编码器脉冲数也没有限制,可以支持很高精度的编码器。

    缺点则是无法从CNT中直接得到当前的转子电角度,需要从位置信息中处理得到,不过处理也不复杂,可以说方法2适应性更好。

  • 相关阅读:
    leveldb的搜索
    分布式存储bfs
    golang channel的行为
    支持rotate和大小限制的golang log库
    后台架构 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要滥用面向对象,写出难以阅读和修改的代码
    goloader
    逻辑引擎、工作流、CMDB小感
    HTML5学习笔记4
    HTML5学习笔记3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milingfrog/p/72182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