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高房价让穷人有房住”算不算谬论?

        近日,独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金岩石在参加“2013年中国高端物业投资价值论坛”时称:“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体系?就应该让豪宅卖出天价,然后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这才是关键。”按照金岩石教授的意思是,政府完全可以放手让高房价去涨,只要把收来的税赋用于保障房建设,穷人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岂非功德一件?

         金教授的这番“高房价让穷人有房住”的理论实在让人惊鄂,就像前些日子有环保专家曾提出“自行车比汽车污染更大”的言论一样,立刻遭来漫天的指责之声。很多人认为,开发商、地方政府、炒房团从高房价中获取暴利,并不是只赚了富人们的钱,主要还是大量的普通阶层通过几代人的血汗钱,加上银行房贷的钱,可见是社会广大民众把血汗钱输送给了高房价的制造者,又何来穷人得益于高房价之谬论?那么金教授的“穷人是高价房的得益者”言论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的各类富豪榜上,房地产商的名字越来越多,而生产制造商的名字越来越少。毫无疑问,聚集大量社会财富的开发商肯定是高房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试想,房价愈发攀高,房地产商的财富只会愈发攀高,而一个社会的财富总量肯定是相对有限的,穷人怎么可能在财富被别人大量敛走的情况下,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呢?从这一点来看,“高房价让穷人有住”很难自圆其说。

         再者,政府在高房价的收入,未必用于保障房建设。金岩石教授还认为“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但是我们要知道,即使地方政府有钱了,也未必把钱都用在保障房建设上去!因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还要用于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完善社保体系、基础建设投资等诸多方面支出。显然,地方政府由于欠债过度,最终真正能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很有限,根本不足以满足中低收入民众的住房需求。更令人担心的是,正因为高房价才推高了地价,让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最终不仅地方GDP被房地产业绑架,而且由于习惯于拿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似混雪球般的壮大。

         现在热心于投资房障房的不是地方政府,而是中央政府,各地保障房建设主要还是中央财政的资金下拔贡献为大,2012年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支出逾3800亿元。仅在上个月,财政部接连下发三道文件,共计拔付1015亿元支持保障房建设,其中公租房建设获批资金最多,达到580亿元,其次为城市棚户区改造,为355亿元,廉租房获得80亿元。但是仅靠中央政府的拔款,对于解决所有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需求来说,只能是沧海一栗。

          最后,从中外历史经验来看,要解决一个国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长期投入和不懈努力。就算像新加坡这样的弹丸之地要给穷人提供公租房也需要经历数十多年的建设历程。而我国由于1998年将房地产完全市场化之后,却忽略了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建设的托底之责。真正政府推动保障房建设也仅是最近几年内进行的。所以我们的历史欠账太多,即便是政府手中有钱,也无法一下解决越来越多买不起商品房民众对住房需求。所以现在只有让高房价去泡沫化,让其回归消费属性,让更多的民众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政府的职责是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即可。

         现在人人都明白,高房价的背后,是大量的房地产富豪,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无数为之套上枷锁的房奴。如果硬要说“高房价是为了让穷人有房住”,那便是歪曲真相了。从表面上看“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但是金教授忽略了二个问题:一、就算政府有些钱了,这些钱是否全用在保障房建设上?笔者认为根本不可能。何况现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也没有多少钱可以用于保障房建设。二、保障房只能是解决城市中穷人的住房问题,即便是这样,要解决全部穷人的住房问题也需很长时间的不断努力。现在高房价让中低收入群体要么做房奴,要么买不起房,如此宠大的住房需求规模,任何一个政府都无力对其进行托底。所以只有高房价回归消费属性,让大多数民众靠自己的努力轻松解决住房问题,政府的责任包袱才能真正减轻。    

        

  • 相关阅读:
    徐州网络赛2018
    缩点
    [tire+最短路]Bless You Autocorrect!
    【网络流】One-Way Roads
    【二进制枚举+LCS】Card Hand Sorting
    [数学][欧拉降幂定理]Exponial
    Hbase之更新单条数据
    Hbase之批量删除数据
    Hbase之删除数据
    Hbase之尝试使用错误列族获取数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nake-hand/p/31431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