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 常用模块

    collections模块

    在内置数据类型(dict、list、set、tuple)的基础上,collections模块还提供了几个额外的数据类型:Counter、deque、defaultdict、namedtuple和OrderedDict等。

    1.namedtuple: 生成可以使用名字来访问元素内容的tuple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x','y'])     #调用x,y坐标
    p = Point(1,2)
    print(p.x)
    print(p.y)
    print(p)
    Card = namedtuple('card',['suits','number'])    #花色和数字
    c1 = Card('红桃',A)
    print(c1)
    print(c1.suits)
    print(c1.number)

    2.queue:队列,先进先出   

    import queue
    q = queue.Queue()   #q只是一个内存地址
    q.put(10)
    q.put(5)
    q.put(6)
    print(q.get())   #阻塞
    print(q.qsize())   

    3.deque: 双端队列,可以快速的从另外一侧追加和推出对象

    #deque是为了高效实现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双向列表,适合用于队列和栈: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q = deque([1,2])
    dq.append('a')
    dq.appendleft('b')
    dq.insert(2,3)
    print(dq.pop())
    print(dq.pop())
    print(dq.popleft())
    #deque除了实现list的append()和pop()外,还支持appendleft()和popleft(),这样就可以非常高效地往头部添加或删除元素。

    4.Counter: 计数器,主要用来计数

    c = Counter('abcdeabcdabcaba')
    print(c)
    #Counter类的目的是用来跟踪值出现的次数。它是一个无序的容器类型,以字典的键值对形式存储,其中元素作为key,其计数作为value。计数值可以是任意的Interger(包括0和负数)。Counter类和其他语言的bags或multisets很相似。
    #Counter({'a': 5, 'b': 4, 'c': 3, 'd': 2, 'e': 1})

    5.OrderedDict: 有序字典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d = dict([('a', 1), ('b', 2), ('c', 3)])
    d # dict的Key是无序的
    print(d)#{'a': 1, 'c': 3, 'b': 2}
    od = OrderedDict([('a', 1), ('b', 2), ('c', 3)])
    od # OrderedDict的Key是有序的
    print(od)   #OrderedDict([('a', 1), ('b', 2), ('c', 3)])

    6.defaultdict: 带有默认值的字典

    有如下值集合 [11,22,33,44,55,66,77,88,99,90...],将所有大于 66 的值保存至字典的第一个key中,将小于 66 的值保存至第二个key的值中。

     

    #{'k1': 大于66 , 'k2': 小于66}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values = [11, 22, 33,44,55,66,77,88,99,90]
    
    my_dict = defaultdict(list)
    
    for value in  values:
        if value>66:
            my_dict['k1'].append(value)
        else:
            my_dict['k2'].append(value)
    #使用dict时,如果引用的Key不存在,就会抛出KeyError。如果希望key不存在时,返回一个默认值,就可以用defaultdict: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d = defaultdict(lambda: 'N/A')
    dd['key1'] = 'abc'
    print(dd['key1']) # key1存在 'abc'
    print(dd['key2']) # key2不存在,返回默认值'N/A'

    时间模块(time)

    #常用方法
    1.time.sleep(secs)
    (线程)推迟指定的时间运行。单位为秒。
    2.time.time()
    获取当前时间戳

    表示时间的三种方式

    在Python中,通常有这三种方式来表示时间:时间戳、元组(struct_time)、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1)时间戳(timestamp) :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我们运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类型。

    (2)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Format String): ‘1999-12-06’

    %y 两位数的年份表示(00-99%Y 四位数的年份表示(000-9999%m 月份(01-12%d 月内中的一天(0-31%H 24小时制小时数(0-23%I 12小时制小时数(01-12%M 分钟数(00=59%S 秒(00-59%a 本地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b 本地简化的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的月份名称
    %c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和时间表示
    %j 年内的一天(001-366%p 本地A.M.或P.M.的等价符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w 星期(0-6),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W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一为星期的开始
    %x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
    %X 本地相应的时间表示
    %Z 当前时区的名称
    %% %号本身
    python中时间日期格式化符号:

    (3)元组(struct_time) :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共九个元素:(年,月,日,时,分,秒,一年中第几周,一年中第几天等)

    索引(Index)属性(Attribute)值(Values)
    0 tm_year(年) 比如2011
    1 tm_mon(月) 1 - 12
    2 tm_mday(日) 1 - 31
    3 tm_hour(时) 0 - 23
    4 tm_min(分) 0 - 59
    5 tm_sec(秒) 0 - 60
    6 tm_wday(weekday) 0 - 6(0表示周一)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几天) 1 - 366
    #python中表示时间的几种格式:
    #导入时间模块
    import time
    
    #时间戳
    print(time.time())   #1515569768.5288854
    
    
    #时间字符串     year month day HOUR MINUTE SECOND
    print(time.strftime("%Y-%m-%d %a %H:%M:%S"))  #2018-01-10 Wed 15:42:10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2018/01/10 15:43:07
    print(time.strftime("%m-%d %H:%M:%S"))  #01-10 15:43:53
    print(time.strftime("%H:%M:%S")) #15:44:16
    print(time.strftime("%H:%M")) #15:44
    #时间元组:localtime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区的struct_time
    struct_time = time.localtime()
    print(struct_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8, tm_mon=1, tm_mday=10, tm_hour=15,
    #                 tm_min=45, tm_sec=7, tm_wday=2, tm_yday=10, tm_isdst=0)
    print(struct_time.tm_year)   #2018
    
    #时间戳是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时间;时间字符串是人能够看懂的时间;元组则是用来操作时间的

    结构化时间、时间戳、格式化时间(字符串时间)

    #时间戳-->结构化时间
    import time
    #time.gmtime(时间戳)    #UTC时间,与英国伦敦当地时间一致
    #time.localtime(时间戳) #当地时间。例如我们现在在北京执行这个方法:与UTC时间相差8小时,UTC时间+8小时 = 北京时间
    struct_time = time.gmtime(3000000000)
    print(struct_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65, tm_mon=1, tm_mday=24,
    #                 tm_hour=5, tm_min=20, tm_sec=0, tm_wday=5, tm_yday=24, tm_isdst=0)
    struct_time = time.localtime(3000000000)
    print(struct_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65, tm_mon=1, tm_mday=24,
    #                 tm_hour=13, tm_min=20, tm_sec=0, tm_wday=5, tm_yday=24, tm_isdst=0)
    
    #结构化时间-->时间戳 
    # time.mktime(结构化时间)
    time_tuple = time.localtime(2500000000)
    print(time.mktime(time_tuple))  #2500000000.0
    
    
    # 结构化时间-->字符串时间
    #time.strftime("格式定义","结构化时间")  结构化时间参数若不传,则现实当前时间
    print(time.strftime("%Y-%m-%d %X")) #2018-01-10 16:10:10
    print(time.strftime("%Y-%m-%d",time.localtime(2500000000)))  #2049-03-22
    # '2017-07-14'
    
    #字符串时间-->结构化时间
    #time.strptime(时间字符串,字符串对应格式)
    struct_time=time.strptime("2017-03-16","%Y-%m-%d")
    print(struct_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3, 
                     tm_mday=16, tm_hour=0, tm_min=0, tm_sec=0, tm_wday=3, tm_yday=75, tm_isdst=-1)
    struct_time=time.strptime("07/24/2017","%m/%d/%Y")
    print(struct_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24, tm_hour=0, tm_min=0, tm_sec=0, tm_wday=0, tm_yday=205, tm_isdst=-1)

    random模块(随机)

    import random
    #随机小数
    print(random.random())      # 大于0且小于1之间的小数   0.7664338663654585
    
    print(random.uniform(1,3))#大于1小于3的小数   1.6270147180533838
    
    #随机整数
    print(random.randint(1,5))  # 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之间的整数
    print(random.randrange(1,10,2)) # 大于等于1且小于10之间的奇数
    
    
    #随机选择一个返回
    print(random.choice([1,'23',[4,5]]))  # #1或者23或者[4,5]
    #随机选择多个返回,返回的个数为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print(random.sample([1,'23',[4,5]],2)) # #列表元素任意2个组合
    # [[4, 5], '23']
    
    
    #打乱列表顺序
    item=[1,3,5,7,9]
    random.shuffle(item) # 打乱次序
    print(item)       # [5, 51, 3, 7, 9]

    os模块

    # os模块是与操作系统交互的一个接口
    '''
    os.getcwd()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即当前python脚本工作的目录路径
    os.chdir("dirname")  改变当前脚本工作目录;相当于shell下cd
    os.curdir  返回当前目录: ('.')
    os.pardir  获取当前目录的父目录字符串名:('..')
    os.makedirs('dirname1/dirname2')    可生成多层递归目录
    os.removedirs('dirname1')    若目录为空,则删除,并递归到上一级目录,如若也为空,则删除,依此类推
    os.mkdir('dirname')    生成单级目录;相当于shell中mkdir dirname
    os.rmdir('dirname')    删除单级空目录,若目录不为空则无法删除,报错;相当于shell中rmdir dirname
    os.listdir('dirname')    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包括隐藏文件,并以列表方式打印
    os.remove()  删除一个文件
    os.rename("oldname","newname")  重命名文件/目录
    os.stat('path/filename')  获取文件/目录信息
    os.sep    输出操作系统特定的路径分隔符,win下为"\",Linux下为"/"
    os.linesep    输出当前平台使用的行终止符,win下为"	
    ",Linux下为"
    "
    os.pathsep    输出用于分割文件路径的字符串 win下为;,Linux下为:
    os.name    输出字符串指示当前使用平台。win->'nt'; Linux->'posix'
    os.system("bash command")  运行shell命令,直接显示
    os.popen("bash command)  运行shell命令,获取执行结果
    os.environ  获取系统环境变量
    
    os.path
    os.path.abspath(path) 返回path规范化的绝对路径 os.path.split(path) 将path分割成目录和文件名二元组返回 os.path.dirname(path) 返回path的目录。其实就是os.path.split(path)的第一个元素 os.path.basename(path) 返回path最后的文件名。如何path以/或结尾,那么就会返回空值。
                            即os.path.split(path)的第二个元素
    os.path.exists(path)  如果path存在,返回True;如果path不存在,返回False
    os.path.isabs(path)  如果path是绝对路径,返回True
    os.path.isfile(path)  如果path是一个存在的文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os.path.isdir(path)  如果path是一个存在的目录,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os.path.join(path1[, path2[, ...]])  将多个路径组合后返回,第一个绝对路径之前的参数将被忽略
    os.path.getatime(path)  返回path所指向的文件或者目录的最后访问时间
    os.path.getmtime(path)  返回path所指向的文件或者目录的最后修改时间
    os.path.getsize(path) 返回path的大小
    '''
    #注意:os.stat('path/filename')  获取文件/目录信息 的结构说明
    '''
    stat 结构:
    
    st_mode: inode 保护模式
    st_ino: inode 节点号。
    st_dev: inode 驻留的设备。
    st_nlink: inode 的链接数。
    st_uid: 所有者的用户ID。
    st_gid: 所有者的组ID。
    st_size: 普通文件以字节为单位的大小;包含等待某些特殊文件的数据。
    st_atime: 上次访问的时间。
    st_mtime: 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
    st_ctime: 由操作系统报告的"ctime"。在某些系统上(如Unix)是最新的元数据更改的时间,在其它系统上(如Windows)是创建时间(详细信息参见平台的文档)
    '''

    sys模块

    '''
    sys模块是与python解释器交互的一个接口
    sys.argv           命令行参数List,第一个元素是程序本身路径
    sys.exit(n)        退出程序,正常退出时exit(0),错误退出sys.exit(1)
    sys.version        获取Python解释程序的版本信息
    sys.path           返回模块的搜索路径,初始化时使用PYTHONPATH环境变量的值
    sys.platform       返回操作系统平台名称
    '''
    #异常处理和status
    import sys
    try:
        sys.exit(1)
    except SystemExit as e:
        print(e)
  • 相关阅读:
    微信小程序在sublime开发代码高亮显示
    CSS之flex兼容
    本地存储(2)
    IE浏览器兼容性问题解决方案
    设计一套方案,解决不同浏览器的兼容问题(2)
    Webpack, 现在最流行的模块打包工具.压缩打包
    Linux环境下安装配置Node.js
    阿里云服务器 linux 怎么安装php(PHPSTUDY)开发环境
    函数与闭包
    内建的控制结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leZ/p/82588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