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android 安卓系统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目前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非官方)或安致(官方)。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最初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Android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iOS以及RIM的Blackberry OS。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2011年11月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5%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58%。

     
    中文名: 安卓、安致
    外文名: Android
    开发商: Google/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发行商: Google
    发行时间: 2008年9月23日
    编程语言: C/C++(底层) Java等(应用层)
    源码模式: 混合(自由免费,开放源码)
    包类型: APK
    支持平台: ARMMIPSx86
    内核类: 整块性核心(Linux)
     

    名称来源

      Android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作家利尔亚当(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L'ève future)中。他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
     

    版本

    命名规则

      Android用甜点作为它们系统版本的代号的命名方法开始于 Android 1.5 发布的时候。作为每个版本代表的甜点的尺寸越变越大,然后按照26个字母数序:纸杯蛋糕甜甜圈松饼冻酸奶姜饼蜂巢冰激凌三明治,根据最新消息新一代Android版本将命名为果冻豆(Jelly Bean)。

    发行版本

      
    版本备注
    Android1.1 2008 年9月发布的Android第一版
    Android 1.5
    Cupcake
    (纸杯蛋糕)
    2009年4月30日,官方1.5版本(Cupcake 纸杯蛋糕)的Android发布。主要的更新如下:
    1、拍摄/播放影片,并支持上传到Youtube
    2、支持立体声蓝牙耳机,同时改善自动配对性能
    3、最新的采用WebKit技术的浏览器,支持复制/贴上和页面中搜索
    4、GPS性能大大提高
    5、提供屏幕虚拟键盘
    6、主屏幕增加音乐播放器和相框widgets
    7、应用程序自动随着手机旋转
    8、短信、Gmail、日暦,浏览器的用户接口大幅改进,如Gmail可以批量删除邮件
    9、相机启动速度加快,拍摄图片可以直接上传到Picasa
    10、来电照片显示
    Android 1.6
    Donut
    (甜甜圈)
    2009年9月15日,1.6(Donut 甜甜圈)版本软件开发工具包发布。主要的更新如下:
    1、重新设计的Android Market手势
    2、支持CDMA网络
    3、文字转语音系统(Text-to-Speech)
    4、快速搜索框
    5、全新的拍照接口
    6、查看应用程序耗电
    7、支持虚拟私人网络(VPN)
    8、支持更多的屏幕分辨率。
    9、支持OpenCore2媒体引擎
    10、新增面向视觉或听觉困难人群的易用性插件
    Android2.0/2.0.1/2.1
    Eclair
    (松饼)
    2009年10月26日,2.0(Eclair 松饼)版本软件开发工具包发布。主要的更新如下:
    1、优化硬件速度
    2、"Car Home"程序
    3、支持更多的屏幕分辨率
    4、改良的用户界面
    5、新的浏览器的用户接口和支持HTML5
    6、新的联系人名单
    7、更好的白色/黑色背景比率
    8、改进Google Maps3.1.2
    9、支持Microsoft Exchange
    10、支持内置相机闪光灯
    11、支持数码变焦
    12、改进的虚拟键盘
    13、支持蓝牙2.1
    14、支持动态桌面的设计
    Android 2.2/2.2.1
    Froyo
    (冻酸奶)
    2010年5月20日,2.2(Froyo 冻酸奶)版本软件开发工具包发布。主要的更新如下:
    1、整体性能大幅度的提升
    2、3G网络共享功能。
    3、Flash的支持。
    4、App2sd功能。
    5、全新的软件商店。
    6、更多的Web应用API接口的开发。
    Android 2.3
    Gingerbread
    (姜饼)
    2010年12月7日,2.3(Gingerbread 姜饼)版本软件开发工具包发布。主要的更新如下:
    1、增加了新的垃圾回收和优化处理事件
    2、原生代码可直接存取输入和感应器事件、EGL/OpenGL ES、OpenSL ES。
    3、新的管理窗口和生命周期的框架。
    4、支持VP8和WebM视频格式,提供AAC和AMR宽频编码,提供了新的音频效果器
    5、支持前置摄像头、SIP/VOIP和NFC(近场通讯)
    6、简化界面、速度提升:
    7、更快更直观的文字输入:
    8、一键文字选择和复制/粘帖:
    9、改进的电源管理系统:
    10、新的应用管理方式:

    Android 3.0
    Honeycomb
    (蜂巢)
    2011年2月2日, 3.0(Honeycomb 蜂巢)版本主要更新如下:
    ·优化针对平板
    ·全新设计的UI增强网页浏览功能
    ·n-app purchases功能
    Android 3.1
    Honeycomb
    (蜂巢)
    2011年5月11日在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宣布发布,版本主要更新如下:
    Honeycomb蜂巢(改进3.0BUG)
    经过优化的Gmail电子邮箱;
    全面支持GoogleMaps
    将Android手机系统跟平板系统再次合并从而方便开发者。
    任务管理器可滚动,支持USB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
    支持 Google TV.可以支持XBOX 360无线手柄
    widget支持的变化,能更加容易的定制屏幕widget插件。

    Android 3.2
    Honeycomb
    (蜂巢)
    2011年7月13日发布,版本更新如下:
    支持7英寸设备
    引入了应用显示缩放功能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冰激凌三明治)
    2011年10月19日 在香港发布,
    4.0(Ice Cream Sandwich 冰激凌三明治)版本主要更新如下:
    1、全新的ui
    2、全新的Chrome Lite浏览器,有离线阅读,16标签页,隐身浏览模式等。
    3、截图功能
    4、更强大的图片编辑功能
    5、自带照片应用堪比Instagram,可以加滤镜、加相框,进行360度全景拍摄,照片还能根据地点来排序
    6、Gmail加入手势、离线搜索功能,UI更强大。
    7、新功能People:以联系人照片为核心,界面偏重滑动而非点击,集成了Twitter、Linkedin、Google+等通讯工具。有望支持用户自定义添加第三方服务。
    8、新增流量管理工具,可具体查看每个应用产生的流量。
    9、正在运行的程序可以像电脑一样的互相切换
    10、人脸识别功能
    11、系统优化、速度更快
    12、支持虚拟按键,手机可以不再拥有任何按键
    13、更直观的程序文件夹
    14、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通用
    15、支持更大的分辨率
    16、专为双核处理器编写的优化驱动
    17、全新的Linux内核
    18、增强的复制粘贴功能
    19、语音功能
    20、全新通知栏
    21、更加丰富的数据传输功能
    22、更多的感应器支持
    23、语音识别的键盘
    24、全新的3D驱动, 游戏支持能力提升
    25、全新的谷歌电子市场
    26、增强的桌面插件自定义

    Android N.n
    Jelly Bean
    “果冻豆”
    继“冰激凌三明治”之后的下一版Android系统。
     

    大事纪

      2005年事件
     
      Google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
     
      2007年事件
     
      11月5日,Google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Android操作系统。
     
      11月5日,Google与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和芯片制造商共同创建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2008年

      5月28日,Patrick Brady于Google I/O大会上提出Android HAL架构图。
     
      8月18日,Android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
     
      9月22日,谷歌正式对外发布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
     
      9月23日,谷歌发布Android1.0。
     
      9月24日,全球业界都表示不看好Android操作系统,并且声称最多1年,Android就会被Google关闭。

    2009年

      4月30日,Android1.5正式发布。
     
      5月10日,HTC G1和HTC G2市场大卖,成为仅次于iPhone的热门机型。
     
      9月25日,Android1.6正式发布。
     
      9月29日,HTC Hero G3广受欢迎,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机型。
     
      10月28日,Android 2.0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11月10日,由于Android的火热,Android平台出现第一个恶意间谍软件:Mobile Spy,该程序会自动记录用户所输入的任何信息并发送到黑客的邮箱中,还可以视频录下用户的所有操作过程。

    2010年

      1月7日,Google发布了旗下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机:Nexus one(HTC G5)。
     
      1月,谷歌与Linux基金会就Linux内核的同步和维护意见不一致而产生了矛盾。
     
      2月3日,Linux内核开发者Greg Kroah-Hartman将Android的驱动程序从Linux内核“状态树”上除去,从此,Android与Linux开发分道扬镳。
     
      5月19日,Google正式对外发布Android2.2智能操作系统。
     
      5月20日,Google对外正式展示了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Google TV,该电视为全球首台智能电视。
     
      7月1日,Google宣布正式与雅虎、亚马逊合作,并且在Android上推出多项Kindle服务和雅虎服务。
     
      7月9日,美国NDP集团调查显示,Android系统已占据了美国手机市场28%的份额,全球17%的市场份额。
     
      8月12日,Android平台出现第一个木马病毒:Trojan-SMS.AndroidOS.FakePlayer.a,该木马病毒会伪装成应用程序,当用户不小心安装之后,它便会疯狂地发送短信,使用户的手机开通高额的收费服务。
     
      9月,Android应用数量超过9万个。
     
      9月21日,Google对外公布数据,每日销售的Android设备的新用户数达到20万。
     
      10月26日,Google宣布Android达到第一个里程碑:电子市场上的Android应用数量达到10万个。
     
      12月7日,Google正式发布Android2.3操作系统。

    2011年

      1月,Google对外宣布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数量超过20万。
     
      1月,Google对外公布数据,每日Android设备的新用户数达到30万。
     
      2月2日,Android3.0正式发布。
     
      2月3日,谷歌发布了专用于平板电脑的Android 3.0Honeycomb系统,它带来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新特性。这是首个基于Android的平板电脑专用操作系统。
     
      6月,Android在日本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57%。
     
      7月,Android在欧洲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2.3%
     
      7月,Google对外公布数据,Android每天的新用户达到55万,Android设备用户总数达1.35亿。
     
      8月,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8月,Google对外宣布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数量超过30万。
     
      8月2日,Android手机已占据全球智能机市场48%的份额,并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终结了Symbian(塞班系统)的霸主地位,跃居全球第一。
     
      8月,Android在韩国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5%。
     
      8月,Android系统在35个国家市场占有率第一,平均市场占有率达到48%。
     
      8月,Android系统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系统,市场占有率为亚太地区第一大。
     
      9月,Android在美国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43%。
     
      10月19日,谷歌正式发布Android 4.0操作系统。
     
      11月,Android Market上提交审核的应用程序数量达到50万。随后,谷歌对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程序进行了大清理,据统计,此次清理共清理了约18万个应用程序,包括流氓应用、病毒软件、侵犯版权、低质量和滥竽充数的各种程序,谷歌将这一系列应用删除后,使得Android市场中的优质应用程序总数到31.5万。
     
      11月15日,Android在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8%。
     
      11月20日,谷歌宣布启动了Android Market应用审核、取缔、清扫行为,定期对电子市场上存在的不合格、低质量、违法恶意的应用程序进行清理,保证Android优质应用程序的增长。
     
      11月18日,美国NPD数据显示,Android和iOS平台上的游戏占有率都首度超过任天堂DS掌机和索尼PSP掌机,手机游戏玩家也超过了掌机玩家,游戏开发商更倾向于向Android和iOS手机上开发游戏。
     
      11月18日,谷歌报告显示,通过谷歌服务器激活的Android设备用户总数已经超过2亿,每天通过谷歌服务器激活的新用户数超过55万,而这仅仅是通过谷歌服务器激活的用户设备数。
     
      12月9日,Google对外宣布,Android达到另一个里程碑,Android电子市场即Android Market的累计下载量已经突破100亿次,平均每月的下载量为10亿次。 12月18日,Google移动事业部副总裁Andy Rubin表示,每天激活的Android设备已达到70万部。
     
      12月26日,Andy Rubin通过Twitter宣布,圣诞节的前两天24日和25日,共有370万部Android设备被激活。

    2012年

      1月4日,应用商店调研公司Distimo的数据显示,Android电子市场(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程序数量突破40万个,每4个月增加10万个应用程序。同时在谷歌电子市场上登记的Android开发者达到了10万名。
     
      1月20日,谷歌报告显示,通过谷歌服务器激活的Android设备用户总数已经超过2.5亿,距离去年11月的数量,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全球共卖出5000万台安卓设备,平均每秒钟就卖出10台安卓设备。
     
      2月4日,comScore等多家数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都一致显示,安卓在美国手机市场以47.3%的占有率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系统架构

      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它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核心层。
     
      Android是以Linux为核心的手机操作平台,作为一款开放式的操作系统,随着Android的快速发展,如今已允许开发者使用多种编程语言来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而不再是以前只能使用Java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单一局面,因而受到众多开发者的欢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操作系统。
     
      在Android中,开发者可以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NDK使用C/C++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也可使用SL4A来使用其他各种脚本语言进行编程(如:pythonluatclphp等等),还有其他诸如:Qt(qt for android)、Mono(mono for android)等一些著名编程框架也开始支持Android编程,甚至通过MonoDroid,开发者还可以使用C#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另外,谷歌还在2009年特别发布了针对初学者的Android Simple语言,该语言类似Basic语言。而在网页编程语言方面,JavaScriptajax,HTML5,jquerysencha、dojo、mobl、PhoneGap等等都已经支持Android开发。
     
      而在Android系统底层方面,Android使用C/C++作为开发语言。

    应用程序(部分)

      早期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通常通过Android SDK(Android软件开发包)下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但通过不同的软件开发包,则使用的编程语言也不同。
     
      例如开发者可以通过Android NDK(Android Native开发包)使用C语言或者C++语言来作为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同时谷歌还推出了适合初学者编程使用的Simple语言,该语言类似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语言。此外,谷歌公司还推出了Google App Inventor开发工具,该开发工具可以快速地构建应用程序,方便新手开发者。
     
      Java开发方面
     
      Android支持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而Android的Java开发方面从接口到功能,都有层出不穷的变化。考虑到Java虚拟机的效率和资源占用,谷歌重新设计了Android的Java,以便能提高效率和减少资源占用,因而与J2ME等不同。 其中Activity等同于J2ME的MIDlet,一个 Activity 类(Class)负责创建视窗(Windows),一个活动中的Activity就是在 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运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两者之间通过由ServiceConnection和AIDL连结,达到复数程序同时运行的效果。如果运行中的 Activity 全部画面被其他 Activity 取代时,该 Activity 便被停止(Stopped),甚至被系统清除(Kill)。
     
      View等同于J2ME的Displayable,程序人员可以通过 View 类与“XML layout”档将UI放置在视窗上,Android 1.5的版本可以利用 View 打造出所谓的 Widgets,其实Widget只是View的一种,所以可以使用xml来设计layout,HTC的Android Hero手机即含有大量的widget。至于ViewGroup 是各种layout 的基础抽象类(abstract class),ViewGroup之内还可以有ViewGroup。View的构造函数不需要再Activity中调用,但是Displayable的是必须的,在Activity 中,要通过findViewById()来从XML 中取得View,Android的View类的显示很大程度上是从XML中读取的。View 与事件(event)息息相关,两者之间通过Listener 结合在一起,每一个View都可以注册一个event listener,例如:当View要处理用户触碰(touch)的事件时,就要向Android框架注册View.OnClickListener。另外还有BitMap等同于J2ME的Image。
     
      C/C++开发方面
     
      早期的Android开发只支持Java作为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因而使得其他语言开发者只能望而却步。2010年4月,谷歌正式对开发者发布了Android NDK,NDK允许开发者使用C/C++作为编程语言来为Android开发应用程序,初版的NDK使得开发者看到了C/C++在Android开发中的希望。
     
      但是,当前版本的NDK在功能上还有很多局限性:NDK并没有提供对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维护;NDK也不提供对Android系统中大量系统事件的支持;对于作为应用程序交互接口的UI API,当前版本的NDK中也没有提供。但是相对于初版的NDK,现在的NDK已经进行了许多重大的功能改进。
     
      由此可见,NDK仍然需要完善和发展,相信未来随着NDK的发展,NDK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中介软件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沟通桥梁,应用分为两层:函数层(Library)和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Bionic是 Android 改良libc的版本。Android 同时包含了Webkit,所谓的Webkit 就是Apple Safari 浏览器背后的引擎。Surface flinger 是就2D或3D的内容显示到屏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链(Toolchain)为Google自制的Bionic Libc。
     
      Android采用OpenCORE作为基础多媒体框架。OpenCORE可分7大块:PVPlayer、PVAuthor、Codec、PacketVideo Multimedia Framework(PVMF)、Operating System Compatibility Library(OSCL)、Common、OpenMAX。
     
      Android 使用skia 为核心图形引擎,搭配OpenGL/ES。skia与Linux Cairo功能相当,但相较于Linux Cairo, skia 功能还只是雏形的。2005年Skia公司被Google收购,2007年初,Skia GL源码被公开,目前Skia 也是Google Chrome 的图形引擎。
     
      Android的多媒体数据库采用SQLite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又分为共用数据库及私用数据库。用户可通过ContentResolver类(Column)取得共用数据库。
     
      Android的中间层多以Java 实现,并且采用特殊的Dalvik 虚拟机(Dalvik Virtual Machine)。Dalvik虚拟机是一种“暂存器型态”(Register Based)的Java虚拟机,变量皆存放于暂存器中,虚拟机的指令相对减少。
     
      Dalvik虚拟机可以有多个实例(instance), 每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用一个自属的Dalvik虚拟机来运行,让系统在运行程序时可达到优化。Dalvik 虚拟机并非运行Java字节码(Bytecode),而是运行一种称为.dex格式的文件。

    硬件抽像层

      Android 的 HAL(硬件抽像层)是能以封闭源码形式提供硬件驱动模块。HAL 的目的是为了把 Android framework 与 Linux kernel 隔开,让 Android 不至过度依赖 Linux kernel,以达成 kernel independent 的概念,也让 Android framework 的开发能在不考量驱动程序实现的前提下进行发展。
     
      HAL stub 是一种代理人(proxy)的概念,stub 是以 *.so 档的形式存在。Stub 向 HAL“提供”操作函数(operations),并由 Android runtime 向 HAL 取得 stub 的 operations,再 callback 这些操作函数。HAL 里包含了许多的 stub(代理人)。Runtime 只要说明“类型”,即 module ID,就可以取得操作函数。

    内核

      Android 是运行于 Linux kernel之上,但并不是GNU/Linux。因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没有支持,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 取代FFmpeg 等等。Android 为了达到商业应用,必须移除被GNU GPL授权证所约束的部份,例如Android将驱动程序移到 userspace,使得Linux driver 与 Linux kernel彻底分开。bionic/libc/kernel/ 并非标准的kernel header files。Android 的 kernel header 是利用工具由 Linux kernel header 所产生的,这样做是为了保留常数、数据结构与宏。
     
      目前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储器管理(Memory Managemen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网络堆栈(Network Stack),驱动程序模型(Driver Model)等。下载Android源码之前,先要安装其构建工具 Repo来初始化源码。Repo 是 Android 用来辅助Git工作的一个工具。

    安全权限机制

      Android本身是一个权限分立的操作系统。在这类操作系统中,每个应用都以唯一的一个系统识别身份运行(Linux用户ID与群组ID)。系统的各部分也分别使用各自独立的识别方式。Linux就是这样将应用与应用,应用与系统隔离开。
     
      系统更多的安全功能通过权限机制提供。权限可以限制某个特定进程的特定操作,也可以限制每个URI权限对特定数据段的访问。
     
      Android安全架构的核心设计思想是,在默认设置下,所有应用都没有权限对其他应用、系统或用户进行较大影响的操作。这其中包括读写用户隐私数据(联系人或电子邮件),读写其他应用文件,访问网络或阻止设备待机等。
     
      安装应用时,在检查程序签名提及的权限,且经过用户确认后,软件包安装器会给予应用权限。从用户角度看,一款Android应用通常会要求如下的权限:
     
      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彩信、修改/删除SD卡上的内容、读取联系人的信息、读取日程信的息,写入日程数据、读取电话状态或识别码、精确的(基于GPS)地理位置、模糊的(基于网络获取)地理位置、创建蓝牙连接、对互联网的完全访问、查看网络状态,查看WiFi状态、避免手机待机、修改系统全局设置、读取同步设定、开机自启动、重启其他应用、终止运行中的应用、设定偏好应用、震动控制、拍摄图片等。
     
      一款应用应该根据自身提供的功能,要求合理的权限。用户也可以分析一款应用所需权限,从而简单判定这款应用是否安全。如一款应用是不带广告的单机版,也没有任何附加内容需要下载,那么它要求访问网络的权限就比较可疑。
     

    程序组成

      一般来说Android 程序主要由下列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活动(Activity) - 用于表现功能服务(Service) - 相当于后台运行的Activity广播接收器(BroadcastReceiver) - 用于接收广播意图(Intent)- 用于连接以上各个组件,并在其间传递消息

    1 Activity 介绍

      Android 中,Activity 是所有程序的根本,所有程序的流程都运行在Activity 之中,Activity可以算是开发者遇到的最频繁,也是Android 当中最基本的模块之一。在Android的程序当中,Activity 一般代表手机屏幕的一屏。如果把手机比作一个浏览器,那么Acitivity就相当于一个网页。在Activity 当中可以添加一些Button、Check box 等控件。可以看到Activity 的概念和网页的概念相当类似。
     
      一般一个Android 应用是由多个Activity 组成的。这多个Activity 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跳转,例如,按下一个Button 按钮后,可能会跳转到其他的Activity。和网页跳转稍微有些不一样的是,Activity 之间的跳转有可能返回值,例如,从Activity A 跳转到Activity B,那么当Activity B 运行结束的时候,有可能会给Activity A 一个返回值。这样做在很多时候是相当方便的。
     
      当打开一个新的屏幕时,之前一个屏幕会被置为暂停状态,并且压入历史堆栈中。用户可以通过回退操作返回到以前打开过的屏幕。我们可以选择性的移除一些没有必要保留的屏幕,因为Android 会把每个应用的开始到当前的每一个屏幕保存在堆栈中。Activity 是由Android 系统进行维护的,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即它的一个产生、运行、销毁的一个周期,对于Activity,关键是其生命周期的把握,其次就是状态的保存和恢复(onSaveInstanceState onRestoreInstanceState),以及Activity 之间的跳转和数据传输(intent)。

    2 Service 介绍

      Service 是android 系统中的一种组件,它跟Activity 的级别差不多,但是他不能自己运行,只能后台运行,并且可以和其他组件进行交互。Service 是没有界面的长生命周期的代码。Service 是一种程序,它可以运行很长的时间,但是它却没有用户界面。这么说有点枯燥,我们来看个例子。打开一个音乐播放器的程序,这个时候若想上网了,那么,我们打开Android 的浏览器,这个时候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浏览器这个程序,但是,歌曲的播放并没有停止,而是在后台继续一首接着一首的播放。其实这个播放就是由播放音乐的Service进行控制。当然这个播放音乐的Service也可以停止,例如,当播放列表里边的歌曲都结束,或者用户按下了停止音乐播放的快捷键等。service 可以在和多场合的应用中使用,比如播放多媒体的时候用户启动了其他Activity这个时候程序要在后台继续播放,比如检测SD 卡上文件的变化,再或者在后台记录你地理信息位置的改变等等,总之服务嘛,总是藏在后头的。

    3 Broadcast

      在Android 中,Broadcast 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在应用程序之间传输信息的机制。而BroadcastReceiver 是对发送出来的Broadcast进行过滤接受并响应的一类组件。可以使用BroadcastReceiver 来让应用对一个外部的事件做出响应。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当电话呼入这个外部事件到来的时候,可以利用BroadcastReceiver 进行处理。例如,当下载一个程序成功完成的时候,仍然可以利用BroadcastReceiver 进行处理。BroadcastReceiver不能生成UI,也就是说对于用户来说不是透明的,用户是看不到的。BroadcastReceiver通过NotificationManager 来通知用户这些事情发生了。BroadcastReceiver 既可以在AndroidManifest.xml 中注册,也可以在运行时的代码中使用Context.registerReceiver()进行注册。只要是注册了,当事件来临的时候,即使程序没有启动,系统也在需要的时候启动程序。各种应用还可以通过使用Context.sendBroadcast () 将它们自己的intent broadcasts广播给其他应用程序。注册BroadcastReceiver有两种方式:

    4 Intent 介绍

      Intent 是一个将要执行的动作的抽象的描述,一般来说是作为参数来使用,由Intent来协助完成android 各个组件之间的通讯。Intent 负责对应用中一次操作的动作、动作涉及数据、附加数据进行描述,Android 则根据此Intent 的描述,负责找到对应的组件,将Intent 传递给调用的组件,并完成组件的调用。因此,Intent 在这里起着一个媒体中介的作用,专门提供组件互相调用的相关信息,实现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例如,在一个联系人维护的应用中,当我们在一个联系人列表屏幕(假设对应的Activity 为listActivity)上,点击某个联系人后,希望能够跳出此联系人的详细信息屏幕(假设对应的Activity为detailActivity)。为了实现这个目的,listActivity需要构造一个Intent,这个Intent 用于告诉系统,我们要做"查看"动作,此动作对应的查看对象是"某联系人",然后调用startActivity(Intent intent),将构造的Intent 传入,系统会根据此Intent 中的描述,到ManiFest中找到满足此Intent 要求的Activity,系统会调用找到的Activity,即为detailActivity,最终传入Intent,detailActivity 则会根据此Intent中的描述,执行相应的操作。Intent 主要是用来启动其他的activity 或者service,所以可以将intent 理解成activity 之间的粘合剂。Intent具体有一下3 种形式:
     
      通过startActivity 方法来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
     
      通过broadcast Intent 机制可以将一个Intent 发送给任何对这个Intent 感兴趣的BroadcastReceiver;
     
      通过startService (Intent) 或bindService(Intent,ServiceConnection,int) 来和后台的Service 进行交互。[1]
  • 相关阅读:
    [Java]lambda表达式
    [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Java】基本数据类型
    【JavaWeb】防止表单的重复提交
    [Java]异常在项目中的使用
    Java容器-个人整理1
    【MyBatis-Spring】Mybatis和并入Spring框架
    python 正则表达式模块——re 知识点小结
    关于使用python批量操作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知识点小结
    GitHub 基础常用命令用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pinsoft/p/26152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