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构建之法,邹欣》阅读笔记

    前言:

    从2018年10月30日开始,阅读由微软工程师邹欣老师撰写的《构建之法》一书,全书共435页,每天阅读15页,在一个月(30天)完成。每天阅读完成后,需要思考当日的阅读要点和一些思考。
    真正让自己感受到积累的效果和伟大!
    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周序号 Mon Tue Web Thu Fri Sat Sun
    第1周 10.30(1~15) 10.31(16~31) 11.01(32~47) 11.02(48~63) 11.03(64~79) 11.04(80~95)
    第2周 11.05(96~111) 11.06(112~127) 11.07(128~153) 11.08(154~169) 11.09(170~185) 11.10(186~201) 11.11(202~217)
    第3周 11.12(218~233) 11.13(234~249) 11.14(250~269) 11.15(270~285) 11.16(286~301) 11.17(302~317) 11.18(318~333)
    第4周 11.19(334~349) 11.20(350~369) 11.21(370~385) 11.22(386~401) 11.23(402~417) 11.24(418~435)

    每日打卡阅读和写作:

    10月30日打卡:

    阅读页码: 1~15页

    阅读概要:

    今天阅读了《构建之法》的前15页。这一节是整个软件工程的概论,邹欣老师从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命题:程序= 数据结构+算法,引出了程序的这一个概念。然后又用一个实际的案例,就是一个家长帮自己的孩子写了一个每天出算术题的小程序,到随着学校老师新提的不断需求,而扩展到一个比较大的系统的软件工程的范畴。引出了一个扩展链:
    程序->应用软件->软件服务.
    然后又扩展出了整个软件工程的技术名词,包括:
    源程序
    数据
    软件架构
    软件设计与实现
    源代码管理
    配置管理
    质量保障
    软件测试
    需求分析
    程序理解
    软件维护
    服务运营
    软件生命周期
    项目管理
    用户体验
    国际化和本地化
    软件商业模式
    职业道德规范

    由此从最原始的公式逐渐推演和扩展:

    • 程序= 算法 + 数据结构
    • 软件= 程序 + 软件工程
    • 软件企业= 软件 + 商业模式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程序(算法,数据结构)是基本功,但是在算法和数据结构之上,软件工程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商业模式决定了一个软件企业的成败。软件从业人员和软件企业的道德操守会极大地影响软件用户的利益。

    然后,通过类比人类对飞机的发展阶段:从叠纸飞机(玩具阶段),到用气球实现飞屋环游(业余爱好阶段),再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探索阶段),再到现在的商业大飞机(成熟的产业阶段)。作者指出一个软件的开发阶段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段,并且进行了对比,指出在每一个阶段如果成功或失败,会引起的不同结果。

    在大家对软件工程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后,作者用专业化的定义对软件工程做了定义。同时又指出了软件的特殊性。
    然后针对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开的与计算机和软件相关的专业,指出了这些专业在培养侧重点方面的区别。

    通过这一天的阅读,对软件工程的了解,也从原来的模糊逐渐到清晰。而作为身在其中的工程人员,也清楚了自己在整个软件工程中的定位,其中的很多词汇也都是平时自己工作中耳熟能详的。
    期待明天的继续阅读!

    10月31日打卡:

    阅读页码: 16~31页

    阅读概要:

    作者之前已经对计算机和软件工程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描述,相信读者已经跃跃欲试了。然而,作者给大家提了一个醒,就是关于如何去衡量一个软件是否合格的标准或评价。那就是软件测试了!
    接下来作者讲解了软件测试的概念和一些分类。
    软件测试的概念:

    软件测试的分类:
    (1)单元测试
    (2)回归测试
    (3)用户测试
    结合一个例子,作者讲解了这三类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区别。

    11月01日打卡:

    阅读页码: 32~47页

    阅读概要:

    作者针对之前提到的软件测试,介绍微软发明的一套用于程序性能的工具:
    在微软Visual Studio中选择Tools->Performance Tools->Performance Wizard,可以进行两种方式的效能分析:抽样(Sampling)和代码注入(Instrumentation)。
    并且针对一个具体的程序,统计词频的程序,来讲解如何用这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性能改进。而后,作者又强调:虽然优化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不经分析就盲目优化,也许只会事倍功半。

    然后作者开始讲述软件的个人开发流程,有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和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主要讲解后者对软件开发流程的分配。
    并且对大四学生和工作三年的软件开发工程师,针对PSP这套模型,得出了一个时间分配的对比表格。根据对比得出一个结论:
    工程师在“需求分析”和“测试”这两方面要花更多的时间(多60%以上);但是在具体编码上,工程师比学生要少花1/3的时间。从学生到程序员,并不是更加没完没了地写程序。

    然后作者又指出了目前在高校中,软件设计作业的局限性。就是无法体现出真正的软件工程。
    师生们身处轰轰烈烈的软件产业大环境,但是在软件工程课上做的题目却是非常简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的确是一件很有讽刺意义的事情。
    作者指出目前软件工程课一个基本的作业“图书馆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并由此对需求进行扩展,指出:
    (1)从数据方面扩展
    (2)从需求方面扩展
    (3)从用户方面扩展
    (4)从软件构建方面扩展
    等等,指出在开发软件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扩展因素。

    最后,在本章最后,作者布置了一个作业,实现一个类似wc.exe(代码行统计)的软件作业。并且在布置作业时,非常具体的指出了这个作业的:
    基本功能,扩展功能,高级功能。然后,希望学生们按照之前讲的PSP,来记录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是如何体会软件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最后,又指出如何来测试自己所完成作业
    的质量。

    11月02日打卡:

    阅读页码: 48~63页

    阅读概要:

    今天作者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软件工程师的成长”的话题。相信这个话题也是所有身处这个行业的工程师们最关注的。
    要衡量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能力,那么必须设计一定的衡量指标。就像衡量一个NBA的职业运动员,或者是一个俱乐部的足球运动员,有很多的衡量指标一样,软件工程师也是有很多的衡量指标的。
    作者指出,软件项目的确需要创造性,需要一些意外,一些惊喜。但是,更多的是常规的、可重复的任务。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应该能够降低任务交付时间的标准方差。如果你能长时间稳定而按时地交付工作的结果,内部和外部的顾客就会对你的工作有信心,更喜欢与你合作。
    作者讲述了团队对个人的一些期望点。与PSP想对应的一个概念是TSP(Team Software Process),TSP对团队成员的要求如下:
    (1)有效的交流;
    (2)说到做到,按时交付;
    (3)接受团队赋予的角色并按角色要求工作;
    (4)全力投入团队的活动;
    (5)按照团队流程的要求工作;
    (6)时刻做好准备;
    (7)理性的工作。
    著名的艺术家Chuck Close说:我总觉得灵感是属于业余爱好者的。我们职业人士只是每天持续工作。今天你继续昨天的工作,明天你继续今天的工作,最终你会有所成就。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软件工程师的一些思维误区:
    (1)分析麻痹;
    (2)不分主次,想解决所有依赖问题;
    (3)过早优化;
    (4)过早扩大化/泛化(Premature Generalization)——画扇画,调侃目标和远景。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指出了专和精的关系,职业成长,自我评估。

    接下来作者根据自己对魔方的真实案例,指出了如何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并且用一个实际的案例,一个简历上写着是“精通”Visual Studio C#编程的大学生,在进行面试时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些最最基本的问题。结果,你发现他把时间都花在“解决(低层次)问题”上了,面试官想考察的“算法技能”、“C#程序设计技能”都无暇顾及。

    那怎么提高技能呢?
    答案很简单,通过不断的练习,把那些低层次的问题都解决了,变成不用经过大脑的自动操作,然后才有时间和脑力来解决较高层次的问题。
    作者指出,这正好对应教育理论中的三个区域的理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我们不应该一开始就让自己处于恐慌区,这样会极大的打消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而应该选择合适的“学习区”来学习,不断构建自己的舒适区,从而扩展学习区,最后在某些领域达到技能的精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好办法。

    本章的最后,作者还是对大家比较熟悉的魔方,来描述不同的精通程度,相对应的魔方的技能。那么作者如何考察一个“精通”魔方的面试者呢:
    (1)给面试者一个打乱颜色的魔方;
    (2)要求他把六面还原;
    (3)如果还原了,要求他把魔方恢复成面试官最初给他的那个混乱的局面,必须一模一样。

    11月03日打卡:

    阅读页码: 64~79页

    阅读概要:

    这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
    前半部分63~67页,是作者针对前面的章节提出的一些课后思考题,诸如:
    (1)选哪一种医生;
    (2)软件开发到底是工程,还是艺术;
    (3)绞刑架和职业发展的故事;
    (4)针对案例,在博客中撰写观点;
    (5)成长和代码量的关系;
    (6)学什么,怎么学,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7)各式各样的工程师;
    (8)对职业梯子的思考;
    等等。

    接下来是新的一章:第4章 两人合作
    这章主要讲述了代码规范,极限编程,结对编程等概念,以及代码复审的重要概念。
    并且详尽地列出了代码规范的一些要求,以及为什么要进行代码审查,如何进行代码审查。
    这些都和自己平时的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受益匪浅。

    11月04日打卡:

    阅读页码: 80~95页

    阅读概要:

    本段依然承接上述,关于代码复审进行描述,包括代码复审的步骤和核查表。
    代码复审的核查表包括:
    (1)概要部分
    (2)设计规范部分
    (3)代码规范部分
    (4)具体代码部分
    (5)效能
    (6)可读性
    (7)可测试性

    接下来讲述了结对编程,描述了结对编码产生的原因,方式。
    在关于两人结对编程时,两个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进行反馈时,作者指出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反馈时,有三个层次:
    (1)最外层:行为和后果;
    (2)中间层:习惯和动机;
    (3)最内层:本质和固有属性。

    在接下来的练习与讨论中,有关于代码审查的讨论,值得深思。

    11月05日打卡:

    阅读页码: 96~111页

    阅读概要:

    本章的标题为《团队和流程》。
    主要讲解了团队,软件团队模式,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是每一个成熟的软件团队,都必须要制定和遵守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开发流程有:
    (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2)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
    (3)统一流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UP)
    (4)渐进交付流程(Evolutionary Delivery),包括MVP和MBP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产品), 如互联网公司快速迭代的产品。
    MBP(Maximal Beautiful Product, 最强最美产品),如iPhone, iPad等。

    最后介绍TSP(Team Software Process)的一些原则。

    11月06日打卡:

    阅读页码: 112~127页

    阅读概要:

    本部分是第6章《敏捷流程》,主要讲解敏捷的流程简介,问题和解法,敏捷的团队和敏捷总结。

    1. 敏捷的流程简介:
      主要讲解了敏捷的12条原则:主要包括
      (1)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顾客需求
      (2)敏捷流程欢迎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提高用户的竞争优势
      (3)经常发布可用的软件,发布间隔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能短则短
      (4)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每天共同工作
      (5)以有进取心的人为项目核心,充分支持并信任他们
      (6)面对面的交流始终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7)可用的软件是衡量项目进展的主要指标
      ......

    敏捷的步骤:
    (1)找出完成产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acklog
    (2)决定当前的冲刺(Sprint)需要解决的事情——Sprint Backlog
    (3)冲刺
    冲刺期间,团队通过每日例会(Scrum meeting)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每日立会强迫每个人向同伴报告进度,迫使大家把问题摆在明面上。同时团队要启动每日构建(Continous Integration, CI),让大家每天都能看到一个逐渐完善的版本。
    Scrum master根据项目的情况,可以用燃尽图,任务看板等,显示任务完成进度。
    冲刺阶段,是以时间驱动的(Time-boxed)。时间一到就结束。
    (4)得到软件的一个增量版本,发布给用户。

    1. 敏捷流程的问题和解法
      针对上面提到的敏捷流程的四个步骤,每个步骤中都会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作者结合案例都给予了总结和分析。

    2. 敏捷团队
      敏捷能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Scrum master.
      敏捷对团队的要求:
      (1)自主管理(Self-managing)
      (2)自我组织(Self-organization)
      (3)多功能型(Cross-functional)

    3. 敏捷总结
      作者提出一些思考:
      敏捷是很特别的吗?敏捷流程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关于敏捷的问答。

    11月07日打卡:

    阅读页码: 128~153页

    阅读概要:

    本部分为第7章《实战中的软件工程》。
    作者指出,前面的章节介绍了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论以及一些原则和宣言。宣言令人激动,但不能代替软件,用户不会看了宣言就掏钱买软件。
    因此,作者介绍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的方法论——微软解决方案框架(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 MSF)。

    MSF有9条基本原则:
    (1)推动信息共享与沟通
    (2)为共同的远景而工作
    (3)充分授权和信任
    (4)各司其职,对项目共同负责
    (5)交付增量的价值
    (6)保持敏捷,预期和适应变化
    (7)投资质量
    (8)学习所有的经验
    (9)与顾客合作

    针对每一个原则,作者都采用问答的方式,来介绍这个原则的具体含义,以及在现实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
    MSF团队模型
    MSF过程模型

    最后作者用微软创业时的实例,讲述了微软的这套框架是如何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从无到有的(MS的软件开发流程的演进)。

    11月08日打卡:

    阅读页码: 154~169页

    阅读概要:

    本部分是系列的第8章《需求分析》。
    作者在这章主要讲解了:

    1. 软件需求
    2. 软件产品的利益相关者
    3. 获取用户需求——用户调研
    4. 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
    5. 功能的定位和优先级
    6. 计划和估计
    7. 分而治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今天读的是关于需求分析的前4部分。
    8.1 软件需求
    软件团队如何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找到用户的需求呢?
    (1)获取和引导需求
    (2)分析和定义需求
    (3)验证需求
    (4)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

    软件的需求,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划分,如:
    (1)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
    (2)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需求
    (3)非功能性需求
    (4)综合需求

    8.2 软件产品的利益相关者
    软件团队在分析软件需求时,需要考虑如下这些利益相关者:
    用户(User, End-user)
    顾客(Customer, Client),这些人不一定是软件的直接用户
    市场分析者
    监管机构
    系统/应用集成商
    软件团队
    软件工程师

    8.3 获取用户需求——用户调研
    本节作者介绍了几种,用于用户调研的方法。

    8.4 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
    NABCD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N(Need, 需求)
    A, Approach, 方法
    B,Benefit, 好处
    C,Competitors,竞争
    D,Delivery,推广

    11月09日打卡:

    阅读页码: 170~185页

    阅读概要:

    本部分是接上一天的内容,继续介绍需求分析的四个点。
    8.5 功能的定位和优先级
    (1)杀手功能/外围功能
    (2)必要需求/辅助需求
    作者用四个象限的方法,指出每一组组合,软件团队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态度去应对这些需求。

    8.6 计划和估计
    (1)目标、估计和决心
    (2)找出估计后面的假设
    (3)提高估计能力的招数

    8.7 分而治之
    WBS,通常从最终的产品开始,一层一层往下,把大型交付件分割为小型、具体的交付件。
    WBS的基本原则如下:
    (1)保证所有的子节点覆盖了全部父节点包含的内容
    (2)保证各个子节点不要相互覆盖
    (3)叶子节点要保证足够小,能在一个里程碑中完成
    (4)从结果出发构建WBS,而不是从团队的活动出发

    11月10日打卡:

    阅读页码: 186~201页

    阅读概要:

    本部分开始第9章《项目经理》。
    PM有几种分类。
    Product Manager
    Project Manager
    Program Manager

    PM的核心要求是: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协调各部门资源,正确地把握产品定位和方向,解决用户的痛点,持续优化产品。

    作者接下来介绍了微软PM 的来历。
    主要是解决:
    交流成本问题
    开发和测试搞不定的事情

    PM做开发和测试之外的所有事情

    成为合格的PM,需要具备的能力:
    (1)观察、理解和快速学习的能力
    (2)分析管理能力
    (3)一定的专业能力
    (4)自省的能力

    PM的领导力——高效的团队讨论

    11月11日打卡:

    阅读页码: 202~217页

    阅读概要:

    本节阅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接着昨天的阅读,关于PM的领导力——高效的团队讨论的介绍。

    组织会议的人应该做到:
    (1)明确会议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推动会议进程,促使与会者在每一个阶段做合适的事情;
    (3)总结会议,记录要点。

    会议的思维活动包括:
    (1)理清事实
    (2)表达直觉和感情
    (3)从乐观的角度分析问题
    (4)从悲观的角度分析问题
    (5)从创意角度去分析问题

    总结:
    改进会议的方法:大家同时从一个角度出发分享,进行类似的思维活动,然后转到另一个角度。
    (备注:这个和之前我在得到上订阅的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中的开会议的六顶帽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9.5 PM和风险管理
    PM要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对于软件项目来说,风险是在正常软件生命周期事件之外的,可能发生的影响项目的成功的事件。

    风险管理的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啊呀!大问题(Crisis!)
    第二层次:缓和并防止问题
    第三层次:预计(Anticipation)
    第四层次:把问题变为机会(Opportunity)

    接下来是第10章 典型用户和场景

    该章主要分为:

    1. 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
      (1)Visual Studio的典型用户
      (2)典型用户的价值
      (3)怎么定义典型用户
      (4)从典型用户到场景
      (5)从场景到任务
      (6)场景/故事/Story的模板

    11月12日打卡:

    阅读页码: 218~233页

    阅读概要:

    本节续前一天的章节,主要讲述了典型用户到场景的部分。
    (4)从典型用户到场景
    典型用户和他要达到的目标要相互对应。对于每一个目标,列出达到目标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这就是场景。用户和系统有成百上千种可能的交互情况,写场景时要有针对性。
    银行从业者的一次经历,体会本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的强大:
    特意带上手机和令牌,不带银行卡,感受一下我行ATM的无卡取现,结果连自助银行的门儿都没进去,不刷卡怎么开门啊......

    (5)
    明确了场景的概念后,接下来由架构设计师和各个模块的负责人一起,沿着子系统/模块的所属关系把场景划分开。
    不同的任务将会把一个场景编织起来,虽然有多个开发者参与这项工作,但是应该有一个开发者对整个场景负责。得到开发任务后,就可以创建和分配测试任务。

    10.2 用例(Use Case)
    用例也是很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用例的基本构成元素:
    (1)标题
    (2)角色
    (3)主要成功场景
    (4)扩展场景

    使用Use Case的原则如下:
    (1)通过讲简单的故事来传递信息
    (2)保持对全系统的理解
    (3)关注用户的价值
    (4)逐步构建整个系统,一次完成一个用例
    (5)增量开发,逐步构建整个系统
    (6)适应团队不断变化的需求

    10.3 规格说明书(Specification, Spec)
    10.3.1 功能说明书
    功能说明书从用户的角度描述软件产品的功能、输入、输出、界面、功能的边界问题、功能的效率、国际化、本地化、异常情况等,不涉及软件内部的实现细节。
    写Spec的一个基本步骤:
    (1)定义好相关的概念
    (2)规范好一些假设
    (3)避免一些误解,界定一些边界条件
    (4)描述主流的用户/软件交互步骤
    (5)一些好的功能还可能有副作用
    (6)服务质量的说明

    10.3.2 功能说明书的模板

    10.3.3 技术说明书
    技术说明书又叫设计文档,它用于描述开发者如何去实现某一功能,或相互联系的一组功能。
    设计文档应该说明工程师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下列原则的:
    (1)抽象
    (2)内聚/耦合/模块化
    (3)信息隐藏和封装
    (4)界面和实现的分离
    (5)如何处理错误情况
    (6)程序模块对于运行环境、相关模块、输入输出参数有什么假设?这些假设和相关的人员验证过么?
    (7)应对变化的灵活性

    10.4 功能驱动的设计
    如何才能把用户的需求变成团队成员可以直接操作的开发工作,然后源源不断地实现这些需求?
    功能驱动的设计(Feature Driven Design, FDD)是一种方法。
    该方法论的原则如下:
    第一步,构造总体模型
    第二步,构造功能列表
    第三步,制定开发计划
    第四步,功能设计阶段
    第五步,实现具体功能

    11月13日打卡:

    阅读页码: 234~249页

    阅读概要:

    本次阅读开始新的章节,第11章,软件设计与实现
    11.1 分析和设计方法
    11.2 图形建模和分析方法
    11.3 其他设计方法
    11.4 从Spec到实现
    11.5 开发阶段的日常管理
    11.6 实战中的源代码管理
    11.7 代码完成

    以下依次进行介绍:
    11.1 分析和设计方法
    写软件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需求,整个软件开发周期我们需要表达、传递和处理下面的这些信息:
    (1)需求分析阶段:
    在问题领域的现实世界里,都有哪些实体,如何抽象出我们真正关心的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软件如何解决用户的需求。
    (2)设计与实现阶段:
    软件是怎么解决需求的?现实世界的实体和属性在软件系统中是怎么表现和交换信息的?
    (3)测试和发布阶段:
    软件真的解决了用户需求了吗?软件解决需求时候的效率如何?用户还有什么新需求?

    11.2 图形建模和分析方法
    我们要给事物建造出一个“模型”,描述事物、事物的属性、事物之间的关系(静态的)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动态的)。
    11.2.1 表达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11.2.2 表达数据的流动
    11.2.3 表达控制流
    11.2.4 统一的表达方式

    11.5 开发阶段的日常管理
    11.5.1 闭门造车
    11.5.2 每日构建(Daily Build)
    11.5.3 构建大师
    11.5.4 宽严皆误
    11.5.5 小强地狱
    小强地狱——让Bug多的队员专心修复Bug,不要开发新功能。

    11月14日打卡:

    阅读页码: 250~269页

    阅读概要:

    本次阅读紧接着昨天的阅读。
    11.6 源代码管理
    软件工程的质量要靠软件工具和软件流程来保证。
    软件的源代码管理工具,加上构建系统,能保证一个复杂软件在多个角色、多个团队的合作下,按时以合适的质量发布。如果你写一个Hello World程序,当然不需要这些工具,就像你用儿童积木搭房子过家家那样,但这不是建筑工程。

    11.7 代码完成
    如果项目管理有两个主要的工作项类型:Task, Bug。那这个阶段就是所有的代码任务都完成了。
    也许我们现在还有许多缺陷(Bug),还有一些与测试相关的任务。这些要留到以后稳定阶段才能全部解决。

    接下来开始全新的一章, 第12章,用户体验

    12.1 用户体验的要素
    12.1.1 用户的第一印象
    用5W1H来衡量用户体验: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12.1.2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12.1.3 软件服务始终都要记住用户的选择
    长期使用之后,软件会更好用么?
    a. 软件用得越多,一样难用
    b. 软件用得越多,越发难用
    c. 软件用得越多,越来越好用

    12.1.4 短期刺激和长期影响
    12.1.5 不要让用户犯简单的错误
    12.1.6 用户体验和质量
    12.1.7 情感设计

    11月15日打卡:

    阅读页码: 270~285页

    阅读概要:

    本节继续昨天的讲解,用户体验

    12.2 用户体验设计的步骤和目标
    用户体验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降低用户的认知阻力,即用户对于软件界面的认知和实际结果的差异。
    用户体验设计的步骤:
    (1)概要设计
    (2)行为(交互)设计
    (3)界面设计

    12.3 评价标准
    (1)尽快提供可感触的反馈
    (2)系统界面符合用户的现实惯例
    (3)用户有控制权
    (4)一致性和标准化
    (5)适合各类型的用户
    (6)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并修复错误
    (7)有必要的提示和帮助文档

    12.4 贯穿多种设备的用户体验

    接下来进入全新的一章,第13章 软件测试
    13.1 基本名词解释及分类
    Bug
    Test Case
    Test Suite

    Bug可以分解为:
    症状
    程序错误
    根本原因

    13.1.1 按测试设计的方法分类
    黑箱和白箱测试

    13.1.2 按测试的目的分类

    1. 功能测试
    2. 非功能测试

    13.1.3 按测试的时机和作用分类

    13.2 各种测试方法
    13.2.1 单元测试和代码覆盖率测试
    13.2.2 构建验证测试
    13.2.3 验收测试
    13.2.4 探索式的测试
    13.2.5 回归测试
    13.2.6 场景/集成/系统测试
    13.2.7 伙伴测试
    13.2.8 效能测试
    13.2.9 压力测试
    13.2.10 内部/外部公开测试(Alpha/Beta Test)
    13.2.11 易用性测试
    13.2.12 小强大扫荡

    11月16日打卡:

    阅读页码: 286~301页

    阅读概要:

    现在是11月27日了。虽然上周末已经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但还是无法保证及时地把内容摘要记录下来。看来一件事,要坚持一个月不动摇,还真的是很难的呀。

    这节还是接上一次内容,主要讲解了测试的知识。
    包括:上一节提到的13.2.5~13.2.12的全部内容。

    关于13.2.6的场景/集成/系统测试:
    在软件开发的一定阶段,我们要对一个软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测试,以保证软件的各个模块都能共同工作,各方面均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类测试叫系统/集成测试。
    (我之前在公司的时候,还给新同事进行过类似的培训,关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的区别)

    但是作者在这里提到一个疑问——那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做集成测试呢?是不是越早越好?
    答:原则上是当一个模块稳定的时候,就可以把它集成到系统中,和整个系统一起进行测试。在模块本身稳定之前就提早做集成测试,可能会报出很多bug。但是这些由于提早测试而发现的Bug,有点像汽车司机在等待绿灯时不耐烦而拼命地按喇叭——也就是说,有点像噪音。所以,测试也需要把握时机。

    关于13.2.8 效能测试
    用户使用软件,不光是希望软件能够提供一定的服务,而且还要求服务的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软件的效能是这些“非功能需求”或者“服务质量需求”的一部分。
    以下的概念包括:
    设计负载: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正常的设计负载。从需求说明出发,可得出系统正常的设计负载。
    令用户满意的服务质量

    设计负载的细化
    服务质量的细化(现实的静态数据,现实的动态数据)

    关于13.2.9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严格地说不属于效能测试。压力测试要验证的问题是:软件在超过设计负载的情况下,是否仍能返回正常结果,没有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或奔溃。

    在测试的时候,如何增加负载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 沿着用户轴延长
      比如,以购物网站为例,正常的负载是20个请求/秒钟。如果有更多的用户登录,怎么办?那么负载就会变成30、40、100个请求/秒钟,或更高。

    2. 沿着时间轴延长
      网络的负载有时间性,负载压力的波峰和波谷相差很大,那么如果每时每刻负载都处于波峰,程序会不会垮掉?这就是沿着时间轴延长。一般要模拟48小时的高负载才能认为系统通过测试。

    13.3 实战中的测试
    13.3.1 似是而非的测试观念
    13.3.2 测试工作中的文档
    (1)测试设计说明书(TDS)
    (2)测试用例(Test Case)
    a. 等价类划分
    b. 边界值分析
    c. 决策表、因果图和功能图方法
    d. pair-wise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3)错误报告
    (4)测试修复,关闭缺陷报告
    (5)测试报告

    11月17日打卡:

    阅读页码: 302~317页

    阅读概要:

    本节接上一天的讲解,主要讲解:运用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13.4 运用测试工具
    13.4.1 运用工具记录手工测试
    13.4.2 运用工具记录自动测试
    13.4.3 如何测试效能
    除了测试功能方面,还需要测试服务质量,如效能测试, 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体会一下这三种测试的区别:
    (1)效能测试:在100个用户的情况下,产品搜索必须在3秒钟内返回结果.
    (2)负载测试:在2000个用户的情况下,产品搜索必须在5秒钟内返回结果.
    (3)压力测试:在高峰压力(4000个用户)持续48小时的情况下,产品搜索的返回时间必须保持稳定.系统不至于崩溃.

    备注:不同的角色在开发过程中有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作用,不能替代.测试人员在做验证测试时,需要做多方面,多平台的测试,这些工作量,也许远远超过了开发人员的能力范围.因此,必须要由测试人员来验证并处理已经修理好的bug.

    接下来开始新的一章: 第14章 质量保障
    记住如下的公式:
    软件(质量) = 程序(质量) + 软件工程(质量)
    程序的质量体现在软件外在功能的质量.
    软件工程的质量,则体现在如下方面:
    (1)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
    (2)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控制
    (3)软件内部模块,项目中间阶段的交付质量,项目管理工具的因素
    (4)软件开发成本的控制
    (5)内部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

    14.1.3 软件工程的质量如何衡量
    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是CMMI: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ed,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I总共分为五级.
    初始级,管理级,明确(定义)级,量化管理级,优化级.
    CMMI有两种不同的实施方法,其级别表示不同的内容:
    (1)连续式:主要是衡量一个企业在某一项目中的管理能力
    (2)阶段式:主要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熟度.

    14.1.4 质量的成本
    预防
    评审
    内部故障
    外部故障
    流程分析改进
    提高职业技能
    技术投资

    14.2 软件的质量保障工作
    要注意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障的区别.
    软件测试:运用一定的流程和工具,验证软件能实现预先设计的功能和特性,工作流程和结果通常是可量化的.正因为流程和结果是明确定义的,可量化的,所以很多测试工作可以自动化.
    软件质量保障:软件团队为了让软件达到事先定义的质量标准而进行的所有活动,包括测试活动.

    14.2.1 测试的角色(Test)要独立出来么
    独立的测试角色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验证产品质量.独立专业的测试等同于代表客户对产品进行认证.
    任何产品成熟到一定阶段,独立的质量保障角色都是不可避免的.团队内部有QA角色,团队外部也有独立的QA角色.
    以药品和食品为例,除了生产厂家自己的检测之外,这些产品还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机构的检测和认可(药品检验,食品检验),才能上市.出现争议时,还要由第三方机构来进行测试或认证.

    14.2.2 和测试角色相关的问题
    问题1 既然有专人负责,那我就不用负责了!
    尽管有专人负责测试工作,但是保证质量仍然是所有成员的职责.

    问题2 盲目信任“专业人士”扮演的角色
    每个角色的水平不一样,水平最差的角色往往对软件质量的影响最大。

    问题3 为了自己的角色而做绩效优化
    分工之后,每个角色为了自己的绩效而优化,会出现局部最优而全局未必最优的情况。

    问题4 画地为牢的分工
    有时分工链条过长,信息丢失。一个开发者对自己写的程序有什么潜在问题还是很有感觉的,有些问题可以用文字表述出来(如果开发人员有耐心的话),有些问题是一些预感......现在都交给测试人员了,那么,让他们测吧,我也懒得说了。

    分工还可能会导致一个软件的灵魂被切碎分割各个角色,每个功能都做得很卖力,但是整体就是不行,明显看出来是费了老大的劲给强行“集成”起来的。

    问题5 无明确责任的分工

    11月18日打卡:

    阅读页码: 318~333页

    阅读概要:

    这一节继续上面的关于软件质量保障的章节。

    “快速重现用户报过的bug”,这是专业测试人员的价值所在。没有测试人员之后,开发人员并没有负责这个新的任务,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快速开发功能”。
    针对bug的修复,也要一级一级地发出去,增加很多成本。
    还是那句话,没有责任,就没有质量。

    第15章 稳定和发布阶段

    15.1 从代码完成到发布
    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往往是最考验团队的 ,不但考验团队项目管理水平、应变能力,也考验团队的“血型”。
    A型:他们知道优秀的软件公司会发布有已知缺陷的软件
    B型:他们不相信这一点
    O型: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嘴巴惊讶成O型
    AB型:他们对于自己开发的软件是A型,对于别人开发的软件是B型

    做商用软件的人都在为此苦恼,只有优秀的软件公司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及时发布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软件,并且能及时修改软件中的问题。

    看一下关于软件发布的常用名词:
    Alpha:指集成了主要功能的第一个试用版本
    Beta: 功能基本完备,稳定性较Alpha版本高,用户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小范围使用。可以有beta1, beta2, beta3, ......
    ZBB(Zero Bug Build)
    RC(Release Candidate): 发布候选版本, RC1, RC2, ......, 直至RTM为止,版本间隔时间较短
    RTM(Release to Manufacturer): 最终发布版本
    RTW(Release to Web)

    15.1.1 会诊小组
    软件团队的各个角色代表(PM/Dev/Test/UX 等)组成了会诊小组,处理每一个影响产品发布的问题。
    对于每一个bug, 会诊小组要决定采取下面哪一种行动:
    (1)修复
    (2)设计本来如此
    (3)不修复
    (4)推迟

    15.1.2 复杂项目的会诊
    在项目稳定阶段的初期,团队只要决定需要修复哪些缺陷,然后团队成员就会进行必要的设计、实现、测试工作,并签入代码修改。
    但是,随着项目进展和发布日期的临近,团队还要保证修改方案不会给产品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时,会诊会议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步,开发者提交参加会诊的bug和修改方案;
    第二步,会议决定是否同意修改方案;
    第三步,执行。

    项目接近尾声时,要确保门槛越来越高。
    提升门槛是放走一些无伤大雅的bug,换取项目能如期完成。其指导思想是抓大放小,既然没法全解决,就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bug。避免频繁地到处改动代码而引入新的bug,是以谓之”稳定“。

    15.1.3 招数:设计变更(Design Change Request)
    要分清楚重构和重写的区别:
    重构——在尽量保持原有界面的基础上优化部门代码;
    重写——重新实现原有功能,同时,要分清是全部重写原有功能,还是偷偷加上许多新的功能。

    要记住,项目的当前阶段是一个阻尼振荡的过程,要收敛和稳定。等到下一个版本开始的时候再进行发散的思考吧。

    11月19日打卡:

    阅读页码: 334~349页

    阅读概要:

    本节继续前面的介绍。

    15.1.4 招数:ZBB
    团队要有把Bug都搞定的执行力。ZBB = Zero Bug Build, 即这一版本的构建把所有已知的Bug都解决掉了。

    15.1.5 招数:最后回归测试
    项目临近结束时,所有人员(开发、管理、测试)都要回归测试所有的bug。每个人都要帮助团队确保这些Bug的确是被修复了,而且别的更改没有导致功能的”回归“。

    15.1.6 招数:砍掉功能
    软件的三个目标:快、便宜、好。一般团队只能达到三个目标中的两个。

    15.1.7 招数:修复Bug的门槛逐渐提高

    15.1.8 招数:逐步冻结

    15.2 不同频率和不同覆盖范围的渐进发布

    11月20日打卡:

    阅读页码: 350~369页

    阅读概要:

    11月21日打卡:

    阅读页码: 370~385页

    阅读概要:

    11月22日打卡:

    阅读页码: 386~401页

    阅读概要:

    11月23日打卡:

    阅读页码: 402~417页

    阅读概要:

    11月24日打卡:

    阅读页码: 418~435页

    阅读概要:

  • 相关阅读: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oftware Engineer II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oftware Engineer II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enior NLP Scientist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oftware Engineer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ervice Engineer for Office365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oftware Engineer II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r. SE
    微软职位内部推荐-Sr. SW Engineer for Privacy Id
    Kibana常用命令
    API接口规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ephen2014/p/987511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