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第一次博客作业

    简单的介绍

    • (color{blue}{031702645})
    • 我是B站 (color{red}{LV 6}) 用户「吴宜航」;
    • 我的爱好是驾驶 (color{purple}{Evangelion})
    • 我最喜欢扁肉拌面(京元一层);
    • 我最喜欢的歌曲是 (color{green}{Beautiful World—宇多田ヒカル})
    • 「我想说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阅读与思考

    (1)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学时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
    学文科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学文科的。物理化学又学不好,就是敲这种代码,才维持得了生活的亚子。进机房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里面的老哥个个是人才,代码打得好,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逃
    
    说到为什么要选择计算机专业,对我来说这从来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很小就拥有自己的电脑,我天天放学回家就沉浸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主要是打游戏),游戏打得多了,就想自己也做一个,于是初中时自学了一些C++的皮毛,挖了一些永远填不上的坑,参加了一些信息学相关的比赛......就没什么后续了,但是这样的经历也足以让我感受到代码的奇妙,所以想在大学进一步学习写代码。
    
    • 你认为过去两年中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要说是否完全符合期待嘛,答案是否定的。我曾经天真地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天天敲代码了,然而看到高数大物这些课程之后,突然明白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也会有一些烦躁,总感觉这样的大学生活似乎和高中没有本质区别,而且学到的知识好像总是在会期末考(或者补考)之后迅速丧失。但理性会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而且就算详细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学过的东西一定会在脑子里留下痕迹,需要的时候就会闪现出来,如果我完全没学过某方面的知识,那么连上网搜索都不知道该打什么关键字。这样的认识也确实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验证。
    
    另外,一切敲代码的课程都上得很爽。
    
    •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如果计算机不是我喜欢的领域,那么我的人生就没有什么别的趣味可言了。(动漫游戏除外)
    
    至于是否擅长,我曾经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但现在只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人,总是会遇到一些让我只能仰望的人物啊。
    
    • 将来你会选择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吗?是的话给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岗位,否的话给出原因。
    一定会。想去大城市,大公司,岗位无所谓,只要能敲代码就行。
    
    虽然工作这种事就算不是996也得为老板干很多自己不乐意的活,但只要能敲有质量的代码,学习最新的技术,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公司一般都集中在大城市,不仅有更多的机会,也更容易接触到很厉害的大佬,学习到更前沿的技术。
    
    还是想见识更大的世界啊。(而且大城市漫展多)
    

    (2)即将大三的你,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

    • 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如果要详细说,每个人都可以拉出很长的一张清单,但是我的话......
    
    应该只是一些编程语言的肤浅理解、一些开发工具的简单使用。
    
    更值得说的或许是这些:
    + 快速掌握一门新技术的学习能力
    + 克服无法理解的BUG的韧性
    + 更加拓展的视野与格局
    
    •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 数学水平还不够。高数线代虽然看似和敲代码没什么太大关系,但却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
    + 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提高。虽然过了四六级,但是通读英文技术文档的难度依然很大。
    +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扎实。计算机组成原理这类的课程学起来头疼,学完了迷糊,虽然可能的确很难在未来的工作中用到,但却是一种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潜在约束。
    + 项目经验缺乏。因为参加算法竞赛的缘故,这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沉淀。
    + 编程语言方面需要更加精通。虽然基本能熟练使用,但还远不能说对一门语言的大多细节和高级特性了如指掌,特别是像精通C++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XD
    
    总之,身边的大佬太多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3)大三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无论考研还是工作的每条路径,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我会选择出国深造。
    
    当我意识到意义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找出来的时候,就不再有任何犹豫。
    
    与其担忧自己毕业了竞争力如何,找不找得到好的工作,还不如静下心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未来就是:
    「看见更大的世界,发现更好的自己」
    
    •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比起学习与专业能力上的优劣,我更想讨论的是认知力上的问题。
    
    我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对未来的认知,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劣势也相辅相成,我并不能够很清醒地认识自己,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因此即使规划得很好,执行力也总是不足。
    
    •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大三设定的规划安排是什么?
    + 在下半年的ACM-ICPC赛季中好好发挥,不要让一直以来的付出(虽然并没有多少)白费。
    + 平时的课程任务及时完成,不要总等到期末刷夜。
    + 和软工团队一起完成项目的开发,享受合伙敲代码的乐趣。
    + 抽出时间学英语,下半年把GRE考到自己满意的成绩。
    

    未来的期望

    (4)你愿意为了一个你感兴趣的、或得到实战锻炼的项目熬夜吗?你想脱离小菜鸟的level吗?如何评价上一届同学说的“真正和我的队友们一起见识了凌晨四点的福大。一起熬夜,一起吐槽,一起说说笑笑,一起打代码。一切一切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当然愿意,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应该是最充实的事了。
    
    想,只有变得更强,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意义。
    
    提到凌晨四点的XX,总是让人想到「努力」这两个字,这也使其与熬夜所定义的「折磨」划上了等号,仿佛努力就是天然地要受到折磨。其实对很多真正努力着的人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件微不足道且相当自然的事情,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或者还不如说,努力只是一种选择,它作为一种筹码代偿并平衡着天平两端的事物,可能是期末的成绩与严重的脱发,也可能是成功的喜悦与不眠的夜晚。所以说,我们当然也可以很自然地去选择一种共同奋斗的充实,而其对应着的「凌晨四点的福大」,也就伴随着吐槽与说笑归结在美好回忆中了吧。
    

    (5)针对上述问题(2)、(3)、(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以达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2)或(3)或(4)上的目标?

    我对这门课的期待是得到自己所缺乏的项目实战经验。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能力。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件机械性的劳作,希望这门课程能够让我领会到「构建之法」的艺术。
    
    我愿意在足够空闲的每一天都付出几个小时去学习开发工具与编程语言。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开发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代码之外的困难,这也要求自己能够灵活地分配时间在解决当下问题与学习相关知识上。
    
  • 相关阅读:
    【NOIP2007】守望者的逃离
    20200321(ABC)题解 by 马鸿儒 孙晨曦
    20200320(ABC)题解 by 王一帆
    20200319(ABC)题解 by 王一帆 梁延杰 丁智辰
    20200314(ABC)题解 by 董国梁 蒋丽君 章思航
    20200309(ABC)题解 by 梁延杰
    20200307(DEF)题解 by 孙晨曦
    20200306(ABC)题解 by 孙晨曦
    20200305(DEF)题解 by 孙晨曦
    20200303(ABC)题解 by 王锐,董国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olf/p/1148923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