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临时项目经理

      公司的PM(项目经理)采用了轮流制,这次轮到我来做了。

      与上一任PM沟通后,发现风险并不在于技术方面,主要还是在于需求和跨组协作方面出现了问题。

      具体包括需求评审不够细,有遗漏,导致实际所需时间比预期长;操作变更未通知其他组人员;缺少UI评审环节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发送站内信的功能,因为客户端与产品对于兼容程度的理解不同,而导致项目延期了多天。

    一、需求和技术评审

    1)需求评审

      鉴于之前的经验教训,此次需求评审做的比较细致,开了一个小时左右。

      但是从各方的表现来看,在开这个会议之前,大家都未细看需求。在会议上,也只是单方面的听产品说明需求。

      如果读过的话,那么肯定会有更多思考,在会议上与产品的互动也会更多。在会上有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当前的需求是不完整的。

      还有两个重要的需求,正在策划中,随时会添加进来。当前的话还是按计划执行,我会用飞书制作一张开发进度表。

      

      表格中包含需求名称,版本,优先级,平台,开发人员,进度,工时等列,每个组对应的需求都会有单独的一行。

      将原始需求拆解成任务,这个工作还是客户端做比较适合,因为版本迭代时,其他组都是为他们服务的。

      而且我还需要与客户端沟通制订一些迭代中的时间结点,这样我就能更精确的把握开发进度,保持信息同步,也能预判是否有延期风险。

      在初评之后,还有个详评,但鉴于需求比较明确,我将详评和技术评审合并在一起了。

    2)技术评审

      在第二轮的技术评审之前,我们组详细的阅读了需求的每个字,其实如果细看的话,可以发现很多没注意到的盲点和细节。

      我在阅读第一遍后,就找到产品核对了好几个细节和歧义,让她也补充了图示,还特地让她完善了兼容性说明。

      在会议之前,还让客户端按照他们的节奏制订了需求开发的顺序,这样我们其他组可以配合他们,提前准备好接口或数据源。

      在会议中,会针对每一个需求,每一个组,从头过到尾,从接口数据结构到一张表的字段,尽量做到不遗漏,会议也进行了半个多小时。

      总体来说,将看的到的,都核对了一遍,另外的细节,各个组在会后再讨论。

      在会议中又提到了一次前后端分离的问题,因为这次有个广告需求,这些业务的表都存在我们维护的数据库中。

      服务端既不想连接这个数据库,也不想做解析,他们希望我们提供接口给客户端,服务端只做一层转发,那我肯定不会答应的嘛。

      如果直接与客户端交互的话,那么我们这边就要做进一步的优化,防止在用户量上来之后,出现性能瓶颈。

      并且一旦有问题,调试链路也变长了,与营收相关的业务,公司肯定会重视,下班时间有问题还得配合排查,很多现实问题让我不得不仔细斟酌一下。

      后面经过讨论后,他们希望再招一个人,来应付这些需求,那和领导申请即可,上半年完全没有名额,现在现金流好点了,名额也开放了。

      不过在人到岗前,还是得先把任务职责划分好,最后还是由他们和客户端对接。

      在进一步与客户端沟通开发节点时,iOS表示目前还无法给出明确的时间点,他们还有一些特殊的事情需要完成,而安卓表示最快这几天就可以开始了。

    二、项目过程

      在需求评审召开一周多的时间之后,各个小组才陆陆续续的正式开发。之前在处理上个版本的问题,或其他杂七杂八的需求。

      直到现在服务端还没有评估好开发时间,更没有给出初步的提测时间,于是我又做了张表格,用于记录各端的提测时间。

      目前给我的感觉就是服务端对项目管理并不是很配合,其他组的话,催促一下会有点反映,但他们组的响应总是会慢几拍。

    1)时间结点

      各端将提测时间制订好后,粗略算了下,都要十多天的开发时间。

      为了能及时的了解进度情况,需求评审时我是想让客户端制订一个各个功能的时间结点,然后我就在这个时间点确认是否完成,以此了解开发进度。

      在正式与客户端表明意图后,他们表示这个操作可行性很低,无法执行。就比如最近服务端有个人休假了,那么与他配合的功能就不能按计划开发了。

      如此一来,之前订的时间结点就无效了,客户端表示,他们目前可以给出功能优先级,同时他们建议各端及时的更新进度表中的状态。

      这样也就能了解当前版本的整体进度了,并且每天固定时间在群里和各个组同步进度,询问是否有需要沟通的问题。

      服务端未能在规定的时间提测,这其实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这些天的开发过程中,有一个组员的进度慢了一天多。

    2)测试用例评审

      QA会准备一份详尽的测试用例,涉及到这次版本功能的方方面面,以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

      

      他们会将版本迭代的相关人员组织在一起,开一个评审会议,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

      在讨论用例的同时,也会再一次与各端确认技术细节,同步对功能的认知。

      大家面对面的谈,也能让QA及时的更正那些他们对需求的误解,尽早发现问题,也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3)UI和业务验收

      QA经过测试和预发两个环境的验收并通过后,接下来需要产品和UI的验收。

      业务方包括产品和运营等人,她们会查看功能是否有遗漏,版本的实现能否达到她的预期,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用户体验的要求不会很高。

      UI会查看页面与设计稿之间的匹配度,他会将需要修改的部分配上像素值和截图,并且也会提一些体验修正。

      开发会对体验方面的问题做些适当的调整。

    4)复盘

      首次需求评审时的版本比较简单,两周左右就能完成。后面加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营收功能,一下子就拉长了整个开发周期。客户端比预期的提审时间玩了几天。

      iOS希望这次版本能将之前用户提的问题一并修复,提升用户满意度。iOS工程师认为期待了那么久的新版本,却没有修复预期的问题,非常影响用户心情,于是就延迟了提审时间。

      整个版本迭代周期差不多是一个月多几天,其实我个人感觉周期有点长,期间会发生变数的概率比较高。如果每次提审时间都延迟个几天,那么积少成多,可以加起来都有一个月的。

      服务端的人员变动也间接影响着版本迭代,期间有个人是经常请假或来半天,导致客户端虽然布好了页面,但无法联调。另一个在版本迭代快结束时离职了,由于在后期,所以并没有影响提审时间,不过上线后的维护多多少少会有点影响,毕竟换了个工程师。

      客户端和服务端积累着不少陈年Bug,这些Bug一旦爆发,那么就会非常影响迭代进度。一般的话,偶现的问题都会先放放或加埋点,必现且严重的就会腾出手来修复。虽然这个双月提出了清零计划,但看目前的进程来看,很难按计划行事。

      任务进度表只是在前期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会维护,后面就形同虚设了,除了我们组自己会更新状态,客户端也会更新一点,服务端基本不更新。测试组的进度也不会在此反映。这个表的用途就变成功能分割后的展示了。

  • 相关阅读:
    在日本被禁止的コンプガチャ設計
    Starling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Flixel引擎学习笔记
    SQLSERVER中修复状态为Suspect的数据库
    T4 (Text Template Transformation Toolkit)实现简单实体代码生成
    创建Linking Server in SQL SERVER 2008
    Linq to Sql 与Linq to Entities 生成的SQL Script与分页实现
    Linq to Entity 的T4 模板生成代码
    在VisualStudio2008 SP1中调试.net framework 源代码
    使用HttpModules实现Asp.net离线应用程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rick/p/155684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