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git子模块
- 先在GitHub创建两个空的respository,一个super_project和一个sub_project。
- 然后在git bash中向库中写入一些文件。
- 在super_project中用git submodule add git@github.com:dengyouquan/sub_project.git module1添加子模块
添加成功后,在父仓库根目录增加了.gitmodule文件。
[submodule "module1"]
path = module1
url = git@github.com:dengyouquan/sub_project.git
在.git/config中有子模块的描述。
[submodule "module1"]
url = git@github.com:dengyouquan/sub_project.git
.git文件详解
- hooks(钩):存放一些shell脚本
- Info:exclude:存放仓库的一些信息
- logs:保存所有更新的引用记录
- objects:存放所有的git对象
- 标识你项目里的每个分支指向了哪个提交(commit)
- description:仓库的描述信息,主要给gitweb等git托管系统使用
- index:暂存区(stage),一个二进制文件
git命令
git checkout -- filename #丢弃工作区的修改
git reset -- filename
git reset [HEAD] filename #丢弃暂存区的修改,不会改动工作区
git checkout HEAD filename #丢弃暂存区,工作区的修改
git reset --hard commit_id #回退版本 HEAD^:上一个版本,HEAD^^:上上个版本,HEAD~100:100个^
git reset --hard [HEAD^] #工作目录回到上次提交时的状态,但是新增文件工作区保留(未提交的回退)
git reset --soft HEAD^ #这次提交之后的所有变更都移动到暂存区
git reset --mixed HEAD^ #这次提交之后的所有变更都移动到未暂存阶段
git revert HEAD #撤消最近的一个提交(已提交的回退)
git commit --amend #重写历史
git rebase -i [startpoint] [endpoint] #合并多个commit为一个完整commit -i是以交互模式运行
git rebase [startpoint] [endpoint] --onto [branchName] #将某一段commit粘贴到另一个分支上
git 删除分支
git branch -D[--delete] BranchName #删除本地分支
git branch -r -D origin/BranchName #删除本地的远程分支
git push origin -d[--delete] BranchName #远程删除git服务器上的分支
git误删
git reset --hard误删
- 新增文件:无影响
- 已经commit的文件:git checkout @HEAD{0} -- filename(可以通过git reflog查看)
- 已经add的文件:git fsck --lost-found在.git/lost-found目录下找找看有没有你丢失的文件,有的话复制出来,如果是文本,直接改成正确扩展名。
- 没有add的文件:据说不行
git提交
- 新建自己分支20631
- 本地拉取分支
git pull -all #拉取全部分支
git pull hand 20631 #拉取选择分支
- 去develop分支git pull
- 去20631分支git merge develop [目标分支]
- git push上传
linux培训
linux简介
- 桌面版:Ubuntu/Fedora/CentOs
- 服务器版:RedHat/CentOs
虚拟机工具
- VirtualBox
- Vagrant
vagrant up #在Vagrantfile
#记得在bios界面更改VT-x支持
vagrant ssh
vagrant halt #关闭虚拟机
linux安装配置
- 安装vagrant
- 安装DockerToolbox(只能安装到C盘)
查找命令
- type 命令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某一个特定的命令是由 shell 内置的还是由一个单独的包提供的。
- find 实际搜寻硬盘查询文件名称
find <指定目录> <指定条件> <指定动作>
find . -name "my*" -ls
- locate 配合数据库查看文件位置
locate命令其实是“find -name”的另一种写法,但是要比后者快得多,原因在于它不搜索具体目录,而是搜索一个数据库(/var/lib/locatedb),这个数据库中含有本地所有文件信息。Linux系统自动创建这个数据库,并且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
locate /etc/sh #etc目录下所有以sh开头的文件
- whereis #查看文件的位置 (二进制文件,man说明文件和源代码文件)
- which 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
基本命令及系统归档
pwd #输出当前的工作目录
alias #别名
man #查看手册
info #查看信息
head #输出文件首行
tail #输出文件尾行
env #查看环境变量
把制表符转换为空格
expand --tabs=1 filename
unexpand --tabs=1 filename > filename1
paste 按行合并文本文件,默认会以制表符来区分每个文件的行,用-d自定义的其它分隔符
paste -d= file1 file2
split分割与cat合并文件
split -b 50KB -d bash.pdf bash_ #文件分块
cat bash_00 bash_01 bash_02 bash_03 bash_04 bash_05 > bash.pdf #文件合并
tr 命令多用于一对一的替换(改变)字符,或者使用字符范围
cat filename | tr o O
cat filename | tr [a-z] [A-Z]
使用 uniq 和 sort 检查或删除重复的文字
- uniq只能查出相邻的相同行
- -k 参数默认第一个字段(使用空格分隔)为关键字段
sort file3 | uniq
sort -k2 file3 | uniq
cut 命令基于字节(-b)、字符(-c)、或者字段(-f)的数量, -d 参数来自定义分隔符(默认制表符)
cut -d: -f1,3 /etc/passwd
fmt 显示定宽内容
fmt -w100 /etc/passwd
pr 命令格式化打印内容
ls -l | pr -n --columns=3 -h "Files in /etc"
文件和目录管理
touch #创建空文件
file filename #判断文件类型
mkdir -p /path/path #创建全路径
重定向 stdin (fd 0)、 stdout (fd 1) 或 stderr (fd 2)
> #重定向标准输出到一个文件。如果目标文件存在,内容就会被重写。
>> #添加标准输出到文件尾部。
2> #重定向标准错误输出到一个文件。如果目标文件存在,内容就会被重写。
2>> #添加标准错误输出到文件尾部。
&> #重定向标准错误和标准输出到一个文件。如果目标文件存在,内容就会被
重写。
< #使用特定的文件做标准输入。
<> #使用特定的文件做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
管理 RHEL7 的用户和组
/etc/passwd #用户帐户信息
/etc/group #存储组信息
adduser accountname #创建用户
useradd accountname #创建用户
[username]:[x]:[UID]:[GID]:[Comment]:[Home directory]:[Default shell]
- [username] 和[Comment] 其意自明,就是用户名和备注
- 第二个‘x’表示帐户的启用了密码保护(记录在/etc/shadow文件),密码用于登
录[username] - [UID] 和[GID]是整数,它们表明了[username]的用户ID 和所属的主组ID技术|RHCSA 系列(三): 如何管理 RHEL7 的用户和组
- [Home directory]显示[username]的主目录的绝对路径
- [Default shell] 是当用户登录系统后使用的默认shell
[Group name]:[Group password]:[GID]:[Group members]
- [Group name] 是组名
- [Group password]这个组是否使用了密码 (如果是"x"意味着没有)
- [GID] 和/etc/passwd中一样
- [Group members]用户列表,使用“,”隔开。里面包含组内的所有用户
usermod [options] [username] #修改用户账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