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3772人评分) 8.0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有人问我,“晴川历历汉阳树”,你能想到什么。
    几乎是毫不思索地,我回了一句“芳草萋萋鹦鹉洲”
    觉得挺顺畅的,过了2秒,便在想,这句诗似曾相识。
    崔颢的“登黄鹤楼”,想罢能再次读起这首诗已是时隔多年。
    关于崔颢,历史上记载的篇章并不多,“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大意就是少年的时候写诗,辞藻华丽轻浮有取宠之嫌,多被时人轻薄论道,而晚年的时候突然变了,写的诗句透露出风骨凛然之气,一改往日浮艳。
    所世人追捧的便是此诗。
    但我并不准备对着这诗大讲特讲。
    刚有提到,崔颢少年为诗,意浮艳,晚节风骨凛然,资料上关于这个的记录也就这么多,我想中间定空白了一片,这也不由得我来遐想了。
    一个风流才子,早年浪荡,晚年此番作为又是如何,于是细看了典籍,很大的原因应该是“中年失意”吧!如同很多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早年才华横溢,中年踌躇不得志,晚年便是郁郁而终老吧。
    嗯?我发现了不对,剧情不对,虽然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却也为曾饮酒度日,蹉跎光阴。这里面的东西我绝无细想,也细想不到。只是觉得,很不错了!
    崔颢做此诗的时候,李白未曾来到黄鹤楼,而当李白来到这里的时候,即便李白也无从提笔。只是因为诗么?权且当因为诗吧。
    在某个下午、黄昏,我就是这样邂逅了一个人、一首诗,一部经典之作。在我回忆学生时代的青涩之余,也略有感慨。
    “年少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曾失意过,写过的诗伤隐别离,算是一种无病呻吟,但也可以说是少年为诗吧。
    那时我并未曾真正“遇见”过他,时至此也仅是借着诗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问候。
    他是一个诗人,但无论是年少还是年终,宦海浮沉,不得志,而不沉沦,这就够我敬仰而论了。
    我想很多人都曾有过不得志的时候吧,那时我选择了笔墨成笺,一层又一层,那段光阴确是有些荒度了,如今想来也是后怕不已。
    但,不得志又如何,不得志也可以倜傥风流,不得志不代表就可以虚度光阴!不得志并不能为自己掩饰那些潜藏在阴暗角落里的陋习。
     
    人生的际遇和所过的生活有关,但并不完全,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自己活出自己的样子的。相同遭遇、不同选择,不同人生。但也不论褒贬,所选择的,自己承担便是了,若是不能承担, 也不黄多论.
     
     
     
     
     
     
     
     
     
     
     
     
     
     
     
     
     
     
     
     
     
     
     
  • 相关阅读:
    一本通1331后缀表达式的值
    一本通1198 逆波兰表达式
    一本通1311 求逆序对(归并排序应用)
    快速排序
    一本通1310 车厢重组(冒泡排序,类似逆序对)
    一本通1186 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类似桶排序)
    一本通1216 红与黑 (代码没有参考任何博客,完全是自己写的,我搜索出山了!!!)
    一本通1222 放苹果
    一本通 1212 LETTERS
    一本通1215 迷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shine-wy/p/49758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