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II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作业要求 |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掌握C语言,为学习其他的语言打好基础 |
|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 | 掌握各种类型函数的定义、调用和申明,熟悉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和存储类型 |
| 参考文献 | 《C语言程序设计》 |
1.PTA实验作业

1.1 统计某类完全平方数
- 题目描述: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函数,判断任一给定整数N是否满足条件:它是完全平方数,又至少有两位数字相同,如144、676等。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利用int型、const int定义了多个变量,r,n,N,d等等
数据处理:采用了省略else的if语句,同时还使用了多个嵌套while语句共同解决问题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 数据输入 | 数据输出 | 说明 |
|---|---|---|
| 105 500 | cnt = 6 | 当n1,n2分别为105、500时,cnt=6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1.2 统计各位数字之和是5的数
题目描述:本题要求实现两个函数:一个函数判断给定正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否等于5;另一个函数统计给定区间内有多少个满足上述要求的整数,并计算这些整数的和。
1.2.1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使用了int型定义了sum,n,并且赋予了sum初始值0
数据处理:采用了while结构语句,然后采用了if语句的多种嵌套结构
1.2.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 数据输入 | 数据输出 | 说明 |
|---|---|---|
| 104 999 | 104 is counted. | |
| count = 15, sum = 3720 | [运行图]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2.代码互评
-
- 定义变量的方式不同
- 结构语句上有个别的差异
-
- 数据类型不同,同学甲采用了double型,个人认为是多余的
- 同学乙的代码不太规范,格式不对
3.学习总结
3.1 学习进度条
| 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学到的知识简介 | 目前比较困惑的问题 |
|---|---|---|---|---|
| 第一周 | 5个小时左右 | 28行 | 初步学习markdown写博客,更加系统的了解专业知识 | markdown语法掌握不全 |
| 第二周 | 9个小时左右 | 16行 | 明智的提问技巧,安装编译器编译C语言 | 无 |
| 第三周 | 16个小时左右 | 82行 | 计算掌握分段函数所涉及的关系运算、if-else语句、格式化输入语句scanf(),以及常用的数学库函数 | if-else语句比较迷 |
| 第四周 | 6个小时左右 | 91行 | for语句的学习使用 | for语句中第二个表达式还不太会算 |
| 第五周 | 13个小时左右 | 86行 |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还有while循环语句的初步使用 | 实参与形参,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容易混淆 |
| 第六周 | 2个小时左右 | --- | ||
| 第七周 | 9个小时左右 | 117行 | 多分支结构switch语句的使用 | 还不太会使用switch语句 |
| 第八周 | 6个小时左右 | 107行 | 熟悉使用while和do-while结构解决问题。 | 虽然学习了while,但不太会使用while结构来具体解决问题 |
| 第九周 | 5个小时作业 | 87 | 熟悉break、continue的使用和嵌套结构的使用 | 嵌套结构运行的还是不太熟,容易出错 |
| 第十周 | 5个小时作业 | 94 | 掌握各种类型函数的定义、调用和申明,熟悉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和存储类型 | 还不太能熟悉使用函数的调用和定义 |
| 第十一周 | 4个小时作业 | 72 | 掌握各种类型函数的定义、调用和申明,熟悉变量的作用域、生存周期和存储类型 | 还不太熟悉使用函数的调用和定义 |
3.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 学习内容总结

3.3.2 学习体会
1.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知识内容越来越广泛,代码作业也越来越难,很多东西都要和之前串联起来,可以说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吧,
2. 然后就是代码得经常敲,隔几天不敲,都不知道自己写的啥了,所谓“熟能生巧”,但是我们得先熟悉了,至少保证知道自己写的啥,所以一定要花时间经常练习代码。
3. 随着课程的进行,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同时不懂的点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及时去查找这些不懂的知识点,不要拖,问题的积累,到最后弊端一定会越来越明显,会导致你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所以要及时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