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读后感3】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

    站在巨人的肩上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读了《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我觉得我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

    有些习惯很容易养成,有些则很难。我们常常许愿,做计划,比如要学会C语言那个做出一个项目,参加实践活动,每周至少两篇博客(为我上周落下的博客默哀)……然后在计划落空的时候安慰自己。
    所以我觉得我目前最重要的是获得学习能力,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开拓视野开拓眼界,并且做好将来的规划,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用到这些知识。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的四十五种良好的习惯。

     

     

     

    第1章 敏捷--高效软件开发之道

    不管路走了多远,错了就要重新返回。
     
    敏捷开发宣言:
    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可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协作胜过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敏捷的宗旨: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快速相应变化、可工作的软件
     
    敏捷不要求所有人都是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但必须具有专业的工作态度。
    评语:态度决定敏捷是否可以推行,并直接影响推行的结果;如果团队对敏捷的态度总体持怀疑态度,不如尽早停止敏捷以避免对敏捷的抵触;如果个别成员排斥敏捷需要先将个人排除到敏捷之外,用效果感化他让他由强烈的敏捷意愿;不管对团队还是个人,引导和宣传敏捷使其能转换思维是上策,达不到就排除这些反对派,否则反对派会向毒瘤一样迅速腐化团队斗志。
    引导+自愿是敏捷团队的组成方式。
     
    敏捷开发就是在一个高度协作的环境中,不断地使用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第2章 态度决定一切
    选定了要走的路,就是选定了它通往的目的地。
     
    习惯1:做事
    敏捷团队中只有一个角色:软件开发者。项目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包括设计、编码、文档、工具。
    指责不能修复BUG,把矛头对准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人。这是真正有用处的正面效应。
    评语:回溯bug时,注意是批评行为,而不是批评个人。时刻注意两者的差别。
     
    习惯2:欲速则不达
    不要坠入快速的简单修复中之中。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保持代码的简洁、敞亮。
     
    习惯3:对事不对人
    没有谴责、没有批判,只是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团队成员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不是扫他的面子。
    负面的评论和态度扼杀了创新。
    你是一个掌舵者,一定要把握方向,深思熟虑,吸取各方的意见。
    设计充满了妥协,成功属于意识到这一点的团队。
    对事不对人,让我们骄傲的应该是解决了问题,而不是比较出谁的主意更好。
     
    习惯4:排除万难,奋勇前进
    当发现问题时,不要试图掩盖这些问题,而要有勇气站起来。
    做正确的事。要诚实,要有勇气去说出实情。有时,这样做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
     
     
    第3章 学无止境
    习惯5:跟踪变化
    迭代和增量式的学习。每天计划用一段时间来学习新技术,它不需要很长时间,但需要经常进行。记下那些你想学习的东西----当你听到一些不熟悉的术语或者短语时,简要的把它记下。然后在计划的时间中深入研究它。
    通过优秀技术博客了解最新行情。
    跟踪技术变化。你不需要精通所有技术,但需要清楚知道行业的动向,从而规划你的项目和职业生涯。
     
    避免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只是因为想学习而将应用切换到新的技术、框架或开发语言。开发一个小的原型系统,是对付技术狂热者的一剂良药。
     
    习惯6:对团队投资
    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才是较好的团队。
    每周,要求团队中的一个人主持讲座。他会给大家介绍一些概念,演示工具,或者作出团队感兴趣的任何一件事情。
    提供你和团队学习的更好平台。
     
    习惯7:懂得丢弃
    在学习一门新技术的时候,多问问自己,是否把太多旧的态度和方法应用到了新技术上。
    学习新的东西,丢弃旧的东西。在学习一门新技术的时候,要丢弃会阻止你前进的旧习惯。
     
    习惯8: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停的问为什么,不能只满足于别人告诉你的表面现象。要不停地提问直到你明白问题的根源。
     
    习惯9:把握开发节奏
    在许多不成功的项目中,基本上都是随意安排工作计划,没有任何的规律。
    运用有规律的开发节奏,会更容易达到目标,并确保项目不停的前进。
    解决任务,在事情变得一团糟之前。保持事件之间稳定重复的间隔,更容易解决常见的重复任务。
     
    就像是减肥一样,一点点的成功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小而可达到的目标会让每个人全速前进。
     
     
    第4章 交付用户想要的软件
    没有任何计划在遇敌后还能继续执行。
     
    习惯10:让客户做决定
    开发者(及项目经理)能做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不了的,应该让企业主做决定。
    让你的客户做决定。开发者、经理或者业务分析师不应该做业务方向的决定。用业务负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向他们详细解释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做决定。
     
    习惯11:让设计指导而不是操纵开发
    在做设计的时候,你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各种不同选择的缺陷和益处,以及如何做权衡;下一步才考虑是否需要开始编码。
    设计及其代码实现会不停的发展和变化。
    严格的需求-设计-代码-测试开发流程源于理想化的瀑布式开发方法,它导致在前面进行了过度的设计。
    设计可以分为两层:战略和战术。前期的设计属于战略,战略级别的设计不应该具体说明程序方法、参数、字段和对象交互精确顺序的细节,那应该保留到战术设计阶段。
     
    好设计是一张地图,它也会进化。设计指引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它不是殖民地,它不应该标识具体的路线。你不要被设计或者设计师操纵。
    好的设计应该是正确的,而不是精确的。它描述的一切不应该涉及不确定或者可能会发生变化的细节。
    如果深入编码只是为了学习或者创造原型,只要你随后能把这些代码扔掉,那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习惯12:合理的使用技术
    如果需要,先做一个小的原型。
    确保不会被新的技术拴住;不要使用缺乏可取消性的技术;考虑技术是开放技术还是专利技术;考虑新技术的维护成本。
    你的代码写的越少,需要维护的东西就越少。
     
    根据需要选择技术:首先决定什么是你需要的,接着为这些具体的问题评估使用技术。对于任何要使用的技术,多问一些挑剔的问题,并真实的作出回答。
     
    新技术就应该像是新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工作,而不应该成为你的工作。
    不要开发那些你容易下载到的东西。
     
    习惯13:保持可以发布
    提交代码流程:在本地运行测试----检出最新代码----提交代码。
    保持你的项目时刻可以发布。保证你的系统随时可以编译、运行、测试并立即部署。
     
    习惯14:提早集成,频繁集成
    使用Mock对象来隔离对象之间的依赖。
    提早集成,频繁集成。代码集成是主要的风险来源,要想规避这个风险,只有提早集成、持续而有规律的进行集成。
     
    习惯15:提早实现自动化部署
    一开始就实现自动化部署应用。使用部署系统安装你的应用,在不同的机器上用不同的配置文件测试依赖的问题。质量保证人员(QA)要像测试应用一样测试部署。
    系统的安装或部署应该简单、可靠及可重复。
     
    习惯16:使用演示获得频繁反馈
    清晰可见的开发。在开发的时候,要保持应用可见。每隔一周或者两周邀请所有的客户,给他们演示最新完成的功能,积极获得他们的反馈。
     
    习惯17:使用短迭代,增量发布
    询问用户,哪些是使产品可用且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不要为所有可能需要的华丽功能而分心,不要沉迷于你的想象,去做那些华而不实的用户界面。
    增量开发。发布带有最小却可用功能块的产品。每个增量开发中,使用1-4周左右迭代周期。
     
    习惯18:固定的价格就意味着背叛承诺
    基于真实工作的评估。让团队和客户一起,真正地在当前项目中工作,做具体实际的评估。由用户控制他们要的功能与预算。
     
     
    第5章 敏捷反馈
    习惯19:守护天使
    使用自动化的单元测试。好的单元测试能够为你的代码提供及时的警报。如果没有到位的单元测试,不要进行任何设计和代码修改。
    单元测试是有用的设计工具。
    不编写单元测试的很多借口,都是因为代码中的设计缺陷。通常,抗议越强烈,说明设计越糟糕。
     
    习惯20:先用它再实现它
    先用它再实现它。将TDD作为设计工具,它会为你带来更简单更有实效的设计。
    只在有具体理由的时候才开始编码。你可以专注于设计接口,而不会被很多实现的细节干扰。
     
    习惯21:不同环境,就有不同问题
    不同环境,就有不同问题。使用持续集成工具,在每一种支持的平台和环境中运行单元测试。要积极的寻找问题,而不是等问题来找你。
     
    习惯22:自动验收测试
    为核心的业务逻辑创建测试。让你的客户单独验证这些测试,要让它们像一般的测试一样可以自动运行。
     
    习惯23:度量真实的进度
    度量剩下的工作量。不要用不恰当的度量来欺骗自己或者团队。要评估那些需要完成的代办事项。
    不应该去计算工作量完成的百分比,而应该测定还剩下多少工作量没有完成。
    诚实非常重要,隐瞒真相毫无意义。本次的估算失误能作为下一次的参考。
     
    习惯24:倾听用户的声音
    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隐藏了一个事实。找出真相,修复真正地问题。
    没有愚蠢的用户;只有愚蠢、自大的开发人员。
     
     
    第6章 敏捷编码
    习惯25:代码要清晰的表达意图
    要编写清晰的而不是讨巧的代码。向代码阅读者明确表明你的意图。可读性差的代码一点都不聪明。
     
    习惯26:用代码沟通
    使用细心选择的,有意义的命名;用注释描述代码意图和约束。注释不能替代优秀的代码。
    建立代码文档无外乎两种方式:利用代码本身;利用注释沟通代码外的问题。
    源代码可以被读懂,不是因为其中的注释,而是因为它本身的优雅而清晰----变量名使用正确、空格使用得当、逻辑分离清晰,以及表达式简洁。
     
    良好的命名能向读者传递大量的正确信息;不好的命名不会传递任何信息;糟糕的命名则会传递错误的信息。
     
    注释可以为读者指定一条正确的代码访问路线图。为代码中的每个类或模块添加一个短小的描述,说明其目的以及是否有任何别的需求。
    解释代码做了什么的注释用处不大;相反,注释要说明为什么会这样写代码。
     
    习惯27:动态评估取舍
    考虑性能、便利性、生产力、成本和上市时间,如果性能表现足够了,就将注意力放在其他因素上,不要为了感觉上的性能提升或者设计的优雅,而将设计复杂化。
     
    习惯28:增量式编程
    在很短的编辑-构建-测试循环中编写代码。这要比花费长时间仅仅做编写代码的工作要好的多;可以创建更加清晰、简单、易于维护的代码。
    所开发的代码基于及时的反馈,这些反馈来自以小步幅方式编写代码和测试的过程。
     
    习惯29:保持简单
    开发可以工作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案。除非有不可辩驳的原因,否则不要使用模式、原则和高难度技术之类的东西。
    相比一个过分复杂、拙劣的解决方案,简单的方案通常更难以获得。
    优雅的代码第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它的用处,而且很简洁。
     
    习惯30:编写内聚的代码
    让类的功能尽量集中,让组件尽量小。要避免创建很大的类或者组件,也不要创建无所不包的大杂烩类。
    内聚性会影响组件的可重用性。
     
    习惯31:告知、不要询问
    不要抢别的对象或者是组件的工作。告诉它做什么,然后盯着你自己的指责就好了。
    作为某段代码的调用者,开发人员绝对不应该基于被调用对象的状态来做出任何决策,更不能去改变该对象的状态。
    命令与查询相分离模式(command-query separation)
    使用信息传递的概念,而不是方法调用。告知、不要询问感觉是你在发消息,而不是调用函数。
     
    习惯32:根据契约进行替换
    通过替换代码来扩展系统。通过替换遵循接口契约的类,来添加并改进功能特性,多使用委托而不是继承。
    Liskov替换原则:任何继承后得到的派生类对象,必须可以替换任何被使用的基类对象,而且使用者不必知道任何差异。
    如果新类可以替换已有的类,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is-a来描述,就要使用继承;
    如果新类只是使用已有的类,并且两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has-a或者use-a,就使用委托吧。
     
     
    第7章 敏捷调试
    习惯33:记录问题解决日志
    维护一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日志。保留解决方案是修复问题过程的一部分,以后发生相同或类似问题时,就可以很快找到并使用了。
     
    习惯34:警告就是错误
    将警告视为一种错误。签入带有警告的代码,就跟嵌入有错误或者没有通过测试的代码一样,都是极差的做法。签入构建工具中的代码不应该产生任何告警信息。
     
    习惯35:对问题各个击破
    在解决问题时,要将问题域域其周边隔离开,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
     
    习惯36:报告所有的异常
    处理或是向上传播所有的异常。不要将他们压制不管,就算是临时这样做也不行,在写代码时要估计到会发生的问题。
     
    习惯37:提供有用的错误信息
    展示有用的错误信息。提供更易于查找错误细节的方式,发生问题时要展示出尽量多的支持细节,不过别让用户陷入其中。
    调试信息非常宝贵且不易获得,不要轻易将其丢弃。
    缺陷分类:程序缺陷,程序员解决;环境问题,系统管理员解决;用户错误,用户修正。
     
    习惯38:定期安排会面时间
    使用立会。例会可以让团队达成共识,保证会议短小精悍不跑题。
    立会在大家到公司后的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内举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立会益处:让大家尽快投入到一天的开发工作中来;积极寻求帮助;帮助团队带头人了解哪些领域需要更多的帮助并重新分配人手;让团队成员知道项目其他部分的进展;鼓励向前的动力。
     
    习惯39:架构师必须写代码
    优秀的设计从积极的程序员那里开始演化。积极的编程可以带来深入的理解。不要使用不愿意编程的架构师。不知道系统的真实情况,是无法展开设计的。
    要鼓励程序员参与设计。主力程序员应该试着担任架构师的角色。程序员在拒绝设计的同时,也就放弃了思考。
     
    习惯40:实行代码集体所有制
    要强调代码的集体所有制。让开发人员轮换完成系统不同领域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任务。
     
    习惯41:成为指导者
    分享自己的知识很有趣--付出的同时便有收货。还可以激励别人获得更好的成果,而且提升了整个团队的实力。
     
    习惯42:允许大家自己想办法
    给别人解决问题的机会。指给他们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直接提供解决方案。每个人都能从此能够中学到不少东西。
    用问题回答问题,可以引导提问的人走上正确的道路。
     
    习惯43:准备好后再共享代码
    绝不要提交尚未完成的代码。故意签入编译未通过或者是没有通过单元测试的代码,对项目来说,应视为玩忽职守的犯罪行为。
     
    习惯44:做代码复查
    复查所有代码。对于提升代码质量和降低错误率来说,代码复查是无价之宝。如果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复查可以产生非常实用而高效的成果。要让不同开发人员在每个任务完成后复查代码。
    要寻找深藏不露的bug,正式进行代码检查,其效果是任何已知形式测试的两倍,而且是移除80%缺陷唯一的已知方法。
    代码复查需要积极评估代码的设计和清晰程度,而不只是考量变量名和代码格式是否符合组织的标准。
    使用Similarity Analyzer或Jester这样的代码分析工具。
     
    习惯45:及时通报进展与问题
    发布进展状况、新的想法和目前正在关注的主题。不要等着别人来问项目状态如何。
     
     
    第9章 引入敏捷
    当项目岌岌可危时,应该先引入一系列习惯来稳定目前的状况。
    敏捷开发是要让开发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 相关阅读:
    网页设计~老生常谈~浏览器兼容2个主要问题的解决
    谈谈网页功能测试
    从PMP学习中浅谈公司行政工作
    肉肉谈对需求设计的想法到底是功能驱动界面?还是界面驱动功能?
    jndi和rmi学习
    mysql赋值变量:=的使用
    用Cookies和HashTable制作购物车
    nginx实现简单的反向代理
    .net Form认证扩展保存 Object 类型
    基于Docker搭建私有镜像仓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sutuanzi/p/539264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