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Agile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 in C#》(chap 1 chap 10)读后感

    近日开始读Bob大叔的《Agile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 in C#》,到今天看了前10章,最大的感觉就是:代码、设计、架构都是根据需求变化而不断增长的。静态地、孤立地看代码、设计是没什么意义的。同样的代码、同样的设计在开始阶段可能是非常好的、足够用的、再过之就over-design的;但在两周之后、新需求增加之后再不调整就充满各种bad smells。

    之前上过一个软件开发的培训,老师教我们软件开发的流程是拿到需求之后,先进行详细的OOA(面向对象分析)、OOD(面向对象设计),画出系统的Class diagram(类图)以及 sequence diagram;然后再找N多专家、架构师开会复审,根据反馈再进行修改、确认定稿;最后再依据最终稿实现。按照这个流程,理论上系统最终的架构、代码都应该相对漂亮、干净、易维护才对啊,可为什么到最后我们的代码还是让人觉得差、设计还是让人觉得乱呢?

    其实,不能否认,经过仔细分析设计、专家评审通过的那些架构肯定是优雅漂亮能解决问题的。可是,它是针对当时的需求、当时设计人员对需求的理解而言的,它是静态的在那一点时的足够好。但是,它也存在不足。首先在没有实现、没有编码之前,设计人员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问题,所以前期的设计总是会存在一些没有考虑到的漏洞;其次专家们可能对该系统的了解可能还没有设计人员深,虽然他们功力深厚、经验丰富,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是从大的方面帮设计人员把关,确保一些大的方面的架构、设计不出现偏差,至于细节上也不能面面俱到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开发时遇到那些没有预见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重新设计(在时间的压迫下),而是凑合根据现有的设计实现它,那么,问题代码、问题设计就出现了。

    敏捷开发和敏捷设计就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了。敏捷天生就是处理动态变化的。敏捷设计的观点是,需求来了之后,首先选出接下来两周你要做什么,然后对这些选出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分析设计并开始编码,用简单且足够好的设计、编码来实现这些功能,并且用Unit Test来测试这些实现、来迫使你自己从一个用户的观点来看待这些实现是不是合理、时不时覆盖到各种情况。当Unit Test发现你之前没有预见到的情况时,更改你的代码和设计来实现它,并且重构你的代码和设计、保证他们还是足够好。用单元测试保证你高质量的进行增量是开发,用重构保证你代码设计总是足够好,用敏锐的嗅觉保证你及时重构。敏锐的嗅觉来源于对代码、设计的bad smells的熟悉和了解。

    好的代码、好的设计是不断成长的,是需要不断维持的。一旦被程序员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再想找回它们来就难了。

  • 相关阅读:
    python+django+vue搭建前后端分离项目
    PC网页js调用本地应用程序
    mysql-connetor-c 自动创建数据库、数据库表的命令
    JMeter设置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
    VS2013常用快捷键
    WPF 实现 TextBox 只能输入数字并且不能使用拷贝功能
    WPF 先显示登录成功,验证成功后显示主窗口
    ListControl 设置表格行高与字体
    win7 删除多余启动项的方法
    设置编辑工具UltraEdit的背景色为护眼颜色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sy/p/19369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