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自由是有代价的:聊聊这几年尝试的道路 要想生活好,别看哲学书和思想书。简单看看可以,看多了问题就大了。还是要去研究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别jb坐在屋子里,嘴里念着海子的诗,脑袋里想康德想的事情,兜里屁都没有,幻想自己是大国总理,去想影帝是怎么炼成的。

    自由是有代价的:聊聊这几年尝试的道路

    现在不愿意写过多的技术文章了,一点是现在做的技术比较偏,写出来看的人也不多,二来是家庭事务比较繁多,没以前那么有时间写了。最近,园子里多了一些写经历的文章,我也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写下来,供大家参考,尤其是(1)向往自由生活的;(2)想从一线城市返回家乡较小的城市的。

    每一条路都是由荆棘铺成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面临风险和收益的,我们需要做的事就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以前也写了不少了,但是不断有新的行动,新的感悟,不妨再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

    生活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是在4年前从北京回来的,之前在北京发展已经很不错了,在一个级别蛮高的事业单位里,做着项目主管类似的角色,是衣食无忧,出行车马,谈笑鸿儒,吃遍天下那种。但是却心里越来越不高兴,我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现在想来,可能可以归结于以下几点:

    (1)年轻时看哲学书太多了,看多了想的就多,和自己无关的想的太多。大脑不能歇下来那种。平时忙倒好,一闲下来,就会想七想八;

    (2)无法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那些年来做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太多,所应用的技术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心智负担;

    (3)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我对车、房兴趣不大。车,开过50米后就不想碰了,单位有司机时,才让司机带着出去溜溜,散散心。 房,从开始的小单间,到后来150,到200多,相比较而言,其实我更向往以前的小单间;

    (4)对环境要求高,北京的环境越来越差,尤其是交通环境,我属于人一多就反胃那种,住在五道口,而那一带的交通……无法表达;

    (5)我是反中国文化的,啥人脉啊,人情啊之类的最反感了,而众所周知,在中国做事情,做到一定程度了,这些是必须的。

    我当时很可能就有抑郁症了,经常没事冒出自杀的念头。在郁闷的时候,只有打游戏才能放松。比如,帝国时代二,有一次,我手动点杀敌人点了将近一天,七千多人,到了这个地步。很多个深夜,走出来,到烧烤店,要一瓶红酒,自已一个人喝大半夜。还有的时候,夜里出来,叫一个的士,在北京城里盲目的转圈,心情转得稍微好点后,找一个网吧去打发时间。当时感觉这样走下去,结局是很可怕的。于是决定离开北京。

    这个决定属于生死决定,我经历过好朋友自杀的事情,我担心照趋势发展,很可能步他的后尘。基本上是放弃了一切离开的北京,放弃了情感,放弃了事业,放弃了很多钱,还有打拼的房子。决定极其的残酷,对我自己残酷,对我的家人也很残酷。我家是小地方,小地方的人极重视面子,我这一回来,在他们看来,像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对ex也很残酷,那种心底撕裂的个中滋味只有亲身体会才可知道。这个决定对我的弟弟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当时和他说,想给他弄一套房子,我给他首付,后来随着离开北京,这些都泡汤了。弟弟的妻弟是pku的,毕业了进了外企,然后又赶上了股市那几年的红火,应该也赚了不少钱,比较鄙视我弟弟。我如果不回来,至少还可以压压他,这一回来,当然,连我肯定也一同鄙视了。

    生活的神奇之处在于,很多事情你必须要经历。我现在的心态十分的好,如果将现在心态的我放在当时的位置,我会把那些问题处理得很好,不会做出那么极端的决定;但是,如果不经历这些事情,我养成不了现在这样的心态。因为神奇,所以叫“命运”。

    回来的时候,也想不清想要什么样生活,只是有几个大致的原则:

    (1)要安静的地方,要养心,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明白养心的重要性;

    (2)不想依靠人脉和关系,厌倦了;

    (3)从底层做起。

    有几点,对后来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1)自信:极度自信,这些年来,做过的很多事情都是蛮顺利的,即使是没进入过的新领域,没接触过的新环境,只需要6个月时间,一定会出成果出来的;

    (2)经验:那些年来做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无论是人员管理,还是项目管理,还是财务,还是谈判,还是技术,还是工程,还是写作与策划,统统做过;

    (3)支持:家人对我的支持几乎是无条件的,他们或许反对我的选择,但绝不在我面前说出来,当我需要什么物质支持,他们能够拿出的,便会拿出来。

    任何决定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之所以前面讲了这么多是交代回来之前的情况。如果只是脑袋一热就做决定,是不适合的。我属于“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由于在北京呆的时间太长,文化差异太大,我这种行为在家乡这里几乎得不到心理上的支持,他们的逻辑是应该和政府多打交道。在心理上是很孤单的,回来的第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夜里我起来,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的会客室里默默的流泪,然后歪着躺了一夜。

    而生活是要继续的。以前在北京,做的都是较大的项目,没有生存方面的压力。我是月光族,虽然生活中不怎么花钱,但我总会想办法把手中的钱给花掉。主要是买书和吃。经常一个月到amazon上买几千的书,买回来也不看,当摆设。至于吃,心情不好就把bbs上的几个人叫出来吃饭,自然也是我买单,几乎天天下馆子。公交不坐,地铁也不坐,车也不用,打的也不想报销。典型的美式败家生活。

    有了生存压力,回来不久,就在csdn接了第一单。那时的csdn的项目频道的会员制度是一年200元,交了200元成了会员。然后就看见了一个项目,做手机QQ网关,而我之前做过大量的关于QQ协议的相关工作,再加上csdn当时项目频道刚发展,会员还不多,于是编辑便向客户推荐了我,很快就接下了这个1万块钱的项目。一月完工,但随后便碰到了QQ告另一个公司的官司判决下来了,于是这项目因为法律问题没上线。对方老总人很好,还是按合同支付了开发费用。此外还力邀去他们公司上班。不过他们在北京,而北京是我的伤心地,没办法只能拒绝。但自此以后,就没怎么再接项目了。价格太低。当时的另一个收入是从北京带回来的一个项目,断断续续的做着。

    就这样过了两年,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闪婚,生小孩,都是这阶段发生的。经历很多,此外,还有心情也很郁闷。打起了网游,一打就是近两年。小孩子出生之后,一方面在经济上面临了很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小孩子也让人的生活增添了热情,心情也在开始恢复,也开始想做事情了。

    但是这时候几乎就是从零开始了。没有朋友,没有客户,甚至连编程技术在玩中也退化了很多。既然从零开始,那就从零开始吧。

    那时是2008年5、6月份。从这时候起,颓废的我开始有了一点生气。于是开始寻找收入。之前拒绝了很多上班的邀请,拒绝了投资的邀请,拒绝了合作的邀请,拒绝了在老家襄樊每月8000相对本地来说算很高的工资。因为仔细琢磨过,这些生活方式不适合我。

    我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很快的找到新事物的切入点。那时候,csdn上的项目很少,没有适合的。恰逢威客模式开始兴起。很快,就在威客中国上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类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只有2天就到期了。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投标人的以往任务情况(研究竞争对手!哈哈,俺在北京好歹也挂了个总,挂了个董,对这些还是很驾轻就熟的),发觉只有1个人是真正的竞争对手。但是,这个任务只有2天就到期了。于是很快给对方写了封信,信中询问是否还来得及,对方告诉我,他已经对一篇感觉满意,但是你还有机会。于是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搞定了(写作,轻松),我的这个投标和那个竞争对手的投标我估计是半斤八两,但是我在信中详细分析了一下我相对于对方的优势,这个任务是1000元(威客中国提成200,到手800),后续任务是8000元,我分析说后续任务我比对方更有优势,然后blabla 1,2,3,4列了几条。于是很快,这个任务就选中了我,然后后续也落在了我的头上。后续任务转移到任务中国来做,分了两期,那时任务中国推出了快速任务,没有提成,如果按威客那样提成的话,8000提成1600,还是很大的数字的。任务分成2期,一期2000,一期6000。花了一周搞定,给了对方,拿了2000,第二期6000对方不给我了,他不给我我也没法,也没去怎么想办法要了,第一期2000,已经差不多是市场价了,如果6000给我,也算一周赚8800,当然更好。

    至此为止,从北京回来之后,我的两标全中了。

    这里分析下原因:

    第一标标的1万,中标的关键因素有2,第一点,这是我的优势领域,第二点,是那交的200块钱起了作用,估计编辑电话推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标标的8800,中标的关键因素有2,第一点,我进行了详细的竞争对手分析,第二点,这也是我的优势领域,我比对手更有优势。

    优势很重要。做自己优势的事情,十分重要。我后来的发展,凡是符合这一原则的,基本上都还不错,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都吃了教训。

    自己单干,尤其在小城市单干,初入市场,对价格上会有不适应。以前在北京,做的最小的也是10万的项目。有一个小段子,那时出门谈一个项目,房地产抓数据的项目,对方预算只是1万以内,听了马上急了,那时哪里做过那么低的项目啊,几千块钱,才够吃几顿啊,立马不干了。现在想想,也就一个月不到的工作量,甚至一周都能搞定。

    慢慢的,我发现我有一个超强的能力,就是拿单的能力。基本上看中的项目,50%能够拿下来。不过都是小单。

    那时是2008年。第一个月就这一单,2800元。然后,第二个月又是一单,3000元,一个 msn 客户端的产品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价格相当的低了,二话没说,刷刷刷的做好了。这个开发的结果大大超出了客户的期望。后来有次去北京,对方坚持从几十公里外跑来,要请我吃饭,称兄道弟,两个大男人就差拥抱了。后来,在产品销售上主动提出三七分成,在其它项目上又补贴了点。

    从这个项目上总结以下经验:

    (1)客户是友好的,好打交道的(后来的事情几乎都验证了这一推断)

    (2)做项目不如做客户,项目是会结束的,而客户是持久的,一个客户会带来持续的项目。老客户很重要。

    这个项目结束了,在任务中国上又看到一个项目,也是3000元,数据提取的,又是我的优势项目,和客户联系,没反应,过了些日子,客户突然和我联系,说前一阵忙,刚看,觉得我合适,让我做。刷刷刷做完了,比较满意,合作过程中沟通的也不错。然后把后续的也给我了。后续本来是让另外一兄弟做的,但他觉得做的不好,也想让我做。他说工作量也不能确定,不好报价,就按时间远程雇佣,每周工作40小时,时间你自己安排,每两天一讨论(他要上班),让我自己报价。我报了个每月7000,他说他是个人,生活压力也大,砍了1000掉了,于是每月6000干了差不多3个月,把产品开发出来了。在襄樊,每月6000也是蛮高的收入哈。况且在家里,有的是时间。没事还可以继续魔兽一把。这个兄弟人也很好,希望他发展的不错。

    从月收2000多到6000,用了3个月的时间。这个项目一结束,我在任务中国上的信用度就很高了,接项目很好接,加上也积累了几个老客户,很快,一个月项目洽谈量超过了3万,但我不能全部接下来,要对客户负责,做不完可不行。加上生存压力也不大,个人还想玩一玩,每个月也就只敢接大几千的项目。

    这时,出现了大的失误,我承接了一些不是我的优势的项目,主要是涉及web的项目。以前在北京管项目,我只管最核心的部分,管难的部分,项目把握能力蛮强,难点攻关能力很强,和web有关的都放手了,web这一块是超级不熟练。而网上的大量的项目都和web有关的,于是杂七杂八的,线上线下的,接了几个,做的进度很慢,自己心里也搞的很烦,收入反而降低了。

    我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觉得我接项目能力较强,每月接个几万单子没问题,缺的是做项目的人,这是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收入才上的去。于是租房子,成立工作室,招聘人。结果,招聘来的人还要培训,耽误了时间。同时,在外面干和在家里干完全不是一码事。吃饭送饭是个问题,环境也是一个问题。我租的那个房子,前面是个麻将馆,后面是个麻将馆。早上六点还有小偷来撬锁。折腾。2009年上半年收入还是可以的,但下半年搞这个工作室很影响心情,几个月进账还没以前一个月多,亏大了。

    在一次小偷撬锁未遂之后,决定不搞工作室了,于是回家继续宅。

    这时候,对于自己独立干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不靠人脉、不靠关系,单凭连面都不见的远程做是接不了大的项目的。小项目几乎不断,但受自己精力和时间的限制,项目费用本来就低,请人的话,也不划算。这样做,收入就有个上限,一月拼命做也就万儿八千的,再向上突破几乎不可能了。此外,我做的这些,就算高中生,学几年编程,熟练了也可以做,而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个上限会慢慢降低的,这算什么一码事嘛。并且,web类的项目,技术支持是相当麻烦,功能变更啊,界面修改啊,浏览器兼容啊……

    思考了很久,给自己列了几点:

    (1)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能带来现钱的;

    (2)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能做一辈子的,不想换方向了,累;

    (3)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有趣的;

    (4)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越老越值钱的;

    (5)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要有门槛的,不然被每年百万就业大军碾压过来,可不好受;

    (6)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能通过互联网展示、演示和交易的;

    (7)我要做的事情必须是工作量不很大的,不然,请人,管理人,累。

    选来选去,决定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这一块,原因如下:

    (1)通过2年的观察,我感觉这方面的项目需求还挺大的,可以养家糊口;

    (2)以前的互联网是文字的互联网,而未来,图像内容、视频内容会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大;再远处,机器人产业里,这是核心技术;这方面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我可以做一辈子;

    (3)这一块是有趣的,让电脑具有一定的视觉信息的分析能力是很有趣的;我相信在若干年后机器人能够达到人类的智能甚至超越人;

    (4)这一块是数学密集和算法密集的,对数学和算法要求高,我数学底子还可以,对算法的把握能力也很强,而现在每年的几百万大学生,学理工科的,没多少认真学数学啊、算法啊这些基本东西,这样,我就可以避过百万大军的锋芒

    (5)这方面的前沿资料在网上几乎的可以得到,也就是说,我虽然在小城市,在资料上,和在北京其实差不多,都可以得到;

    (6)这方面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不多,一台普通的电脑就够了,电脑加资料,我是具备研发条件的;

    (7)这个是很方便通过互联网展示,甚至通过互联网直接提供服务的,也就是说,互联网是一个天然的渠道

    (8)图像处理的核心是算法,算法属于难度大但工作量不大的项目,如果克服了难的问题,月收入几乎是没上限的,而我个人又喜欢这类的挑战。

    于是启动技术转型,实际上这个转型在做工作室的后期就启动了。这个转型主要是几方面的转型:

    (1)数学上,大学数学全部复习一遍;

    (2)资料上,把图像有关的看几本书,重点是查询了大量的论文,打印出来看;

    (3)项目上,开始承接几个小点的项目,完成情况还很不错,客户很满意;

    (4)技术储备上,一方面开发自己的图像库,以用得顺手,一方面着手RIA方面的开发,RIA是图像处理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目前看来,这个转型基本上效果不错:

    (1)领域知识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齐备,看文献没有问题了,遇见问题,马上能想出1、2、3、4、5几种方案,然后比较选取最佳方案;

    (2)客户做了几个了,都比较满意,后续项目也不少;

    (3)已经差不多接近以前在北京的收入了(但没以前那么好的福利,以前福利超级好),且上涨趋势明显;

    (4)我现在给自己选定了几个难题,只要克服一个,就啥都不愁了——复杂验证码识别,3D试穿,服装搜索;

    (5)现在针对的方向都很小很窄,利于长期积累,自己做起来也很有兴趣,都是养眼养心的——(a) 辅助mm购物的,(b)辅助企业销售的。两个永恒的领域;

    (6)C#开发效率高,C#+unsafe,用的顺心顺手的,哈哈哈哈,比用 matlab 开发效率还高,这就是我在技术上的切入点,matlab 无法直接用在生产环境,用c/c++开发效率太低,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能浪费在编译以及和指针躲猫猫上面。在C#下玩了大半年指针,只飞过两三次。还有,用C/C++你要通过网络提供啥服务器,Demo啊,演示啊,又得再包装一下。

    晒晒太阳,溜溜马,喝喝小酒,编编码

    我的人生目标就这么简单哈!目标在望哈!

    在2009年也开启了另一个路,写作这一块也签了个长期的合同。

    ====

    这些是小打小闹,大打大闹还是要看趋势,看关系,看人脉。就小打小闹来说,总结一下,大概有下面几点 :

    (1)优势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就是头猪,它也有它的优势领域——能长肉!尽量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领域。这一个对我来说,就是尽量避免 Web 领域,后来关于Web我几乎都不沾了,即使项目中有涉及 html 的,能外包的都外包了;

    (2)切入点

    切入点极其重要。你要是6000点杀入股市,那就是为人站岗放哨了。1000点进去,那就是赚翻了。你要是1948年加入国民党…… 切入点就是找准机会,切入进去。机会是运动的。今年是机会,放在明年就不是机会了。很多时候,小项目极可能是好的切入点。网上合作的最关键问题是信用问题,小项目是建立信用很有效的手段。三千的项目,可以撬动三万的,三万的可以撬动三十万的,三十万的可以撬动三百万的。

    (3)盈利点

    所做的事情必须是要能盈利的。哪怕只是赚一分钱,也比搞个计划书意淫3年后服务若干千万人,赚若干亿要好。营销上关于需求的定义是很直接的。我想要某物,这是需要。我想要某物,我又愿意花钱去买它,这是需求。只有愿意花钱去买的需要才是需求。有需求,才能有盈利。模式这个词用烂了,这里就不用盈利模式,直接叫盈利点了。现在眼光灵敏了,经常在网上发现一些盈利点。有些盈利点是不能说的,一说出来我就没法赚钱了。有些是可以说出来的。比如说,我这两年的现在的盈利点其实就2点,第一点是利用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生活成本的差异以价格战的方式去赢得单子,这是苦力钱;另一种是利用小公司技术能力有限去解决技术问题赢得单子和报酬。这两点,其实很多人都齐备的。尤其是第一点,一般人做熟练了,收入也不低的。因此,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对程序员来说,肯干的话,收入问题可以解决。难解决的是心态和意志。本文前面有大量的篇幅讲我这几年的心态和意志,极其艰难,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自己。不过现在这一关我已经过了。现在目标很明确,步骤很清晰稳健。

    (4)控制点

    必须要有能够控制风险的能力。做技术的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乐观、清高。有点乐观和清高其实是好事,盲目的乐观和清高就太有问题了,它会导致对风险视而不见。

    (5)渠道点

    渠道非常重要。渠道是连接你和客户的路径方式方法。说个非常俗的比喻,本体就是蛋蛋,而渠道就是鸡鸡,鸡鸡和蛋蛋,你说哪个更受人重视?建立渠道是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

    (6)专注点

    这一点是我做的较差的,也是今后最要注意的一点。

    ====

    最后,是极惨痛的经验——要想生活好,别看哲学书和思想书。简单看看可以,看多了问题就大了。还是要去研究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别jb坐在屋子里,嘴里念着海子的诗,脑袋里想康德想的事情,兜里屁都没有,幻想自己是大国总理,去想影帝是怎么炼成的。

  • 相关阅读:
    多个类定义attr属性重复的问题:Attribute "xxx" has already been defined
    好用的批量改名工具——文件批量改名工具V2.0 绿色版
    得到ImageView中drawable显示的区域的计算方法
    得到view坐标的各种方法
    实现类似于QQ空间相册的点击图片放大,再点后缩小回原来位置
    Material Designer的低版本兼容实现(五)—— ActivityOptionsCompat
    Android 自带图标库 android.R.drawable
    解决 Attempting to destroy the window while drawing!
    解决Using 1.7 requires compiling with Android 4.4 (KitKat); currently using API 4
    Material Designer的低版本兼容实现(四)—— ToolBa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vennee/p/42903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