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额外标签法: 给谁清除浮动,就在其后额外添加一个空白标签 。
优点: 通俗易懂,书写方便。(不推荐使用
)
缺点: 添加许多无意义的标签,结构化比较差。
给元素small清除浮动(在small后添加一个空白标签clear(类名可以随意),设置clear:both;即可)
二、 父级添加overflow方法: 可以通过触发BFC的方式,实现清楚浮动效果。必须定义width或zoom:1,同时不能定义height,使用overflow:hidden时,浏览器会自动检查浮动区域的高度
优点: 简单、代码少、浏览器支持好
缺点: 内容增多时候容易造成不会自动换行导致内容被隐藏掉,无法显示需要溢出的元素。不能和position配合使用,因为超出的尺寸的会被隐藏。
注意: 别加错位置,是给父亲加(并不是所有的浮动都需要清除,谁影响布局,才清除谁。)
三、使用after伪元素清除浮动: :after
方式为空元素的升级版,好处是不用单独加标签了。IE8以上和非IE浏览器才支持:after,,zoom(IE专有属性)可解决ie6,ie7浮动问题(较常用推荐
)
优点: 符合闭合浮动思想,结构语义化正确,不容易出现怪问题(目前:大型网站都有使用,如:腾迅,网易,新浪等等)
缺点: 由于IE6-7不支持:after
,使用zoom:1
,触发hasLayout
。
四、使用before和after双伪元素清除浮动:(较常用推荐
)
优点: 代码更简洁
缺点: 用zoom:1触发 hasLayout
.
补充
父级div定义 height: 父级div手动定义height,就解决了父级div无法自动获取到高度的问题。
优点: 简单、代码少、容易掌握
缺点: 只适合高度固定的布局,要给出精确的高度,如果高度和父级div不一样时,会产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