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软件质量评估模型

    软件质量评估模型大概分3个主要方向:

    1.需求的覆盖度

    需求的覆盖度计算方法可以用测试用例覆盖需求来计算,这里的需求是从需求规格说明书里提取的测试需求,每条测试需求要控制好一定的范围,差不多2条用例覆盖一条测试需求(1个正常用例,1个异常用例),一般要求需求覆盖度要达到100%。可以根据工具来计算这个需求覆盖度,比如禅道就可以在需求下关联测试用例。

    2.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大概分为测试用例执行率,测试用例累计执行通过率,测试用例首次执行通过率

    *测试用例执行率:已经执行的用例数/用例总数,该项指标可以判断测试的进度

    *测试用例累计执行通过率:已经通过的用例数/已经执行的用例数,该项指标可以判断软件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目标

    *测试用例首次执行通过率:第一次执行通过的用例数/已经执行的用例数,该项指标可以判断提测的软件代码质量的好坏程度,通过率越高,我们认为代码质量越高

    3.bug的修复情况

    bug修复情况大概分为bug修复率,bug趋势图

    *bug修复率:已经修复的bug数/bug总数,该指标可以判断软件是否具备发布的标准,进一步还能细分成P1bug修复率和P2bug修复率,大家知道不一定所有的bug都修复完成了才能允许上线,有些问题是可以放到下个版本来修复的,所以P1,P2bug的修复率就能派上用场。

    *bug趋势图:主要统计累计bug发现数,累计bug解决数,每天新发现的bug数,每天新解决的bug数,然后形成曲线图,来判断bug是否收敛,是否可以进入下阶段的测试等。

  • 相关阅读:
    关于“平台”概念的解析
    学习新名词“MVP”(最简可行产品)
    Docker 部署Spring boot 项目如何优雅的关闭(Eureka下线)
    微服务健康监控方案
    Cpu飚高show-busy-java-threads一件脚本排查与Arthas线上诊断工具排查实战
    微服务发展规划(PS 大概分层未细化到具体系统)
    前后端分离研究
    Graphics2D画快递电子面单图片并且打印
    改写rm -rf 脚本
    检查系统信息脚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stdev/p/924348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