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抗美援朝70周年观看电影《金刚川》。
电影复盘:
背景:大决战前夕,中方需要大部队渡河支援,美方阻止过河。中方过河支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大决战胜负(电影里双方台词都有提到)
盘点:
中方:总体处于劣势
目标 : 大部队度过金刚川(河深且有暗流,过河只能通过桥)
武器:两架高射炮(可以攻击侦察机,射程高度不够轰炸机),防御力弱,攻击力弱。 娜塔莎 (攻击美方地面远程炮弹阵地)
策略:通过简单的无线电和人力当面通知的方式及时同步前线和指挥部的信息,并下达对前线部队的指挥命令。
人站高处观测敌方空中力量,口号和电筒等简单但是快速的方式预警。大部队遇到袭击靠趴低处靠运气躲避。
工兵冒险强行修桥,工兵不够的情况下迅速决策抽调普通连支援工兵修桥。(最后搭建人桥让大部队通过)
高射炮掩护修桥和过河,两架高射炮一明一暗,始终保持对空火力威慑,防止敌方飞机随意低空侦察和攻击。
美方:总体处于优势
目标:阻止中方大部队度过金刚川
武器:1.多架侦察机:灵活防御力中等,攻击力中等。 2.一架轰炸机:成本高,防御力高,攻击力高。3.地面远程炮弹阵地。
策略:对讲机沟通下达命令。侦察机侦察中方过桥情况,呼叫轰炸机轰炸,并可以简单投放小当量弹药。
电影过程:
桥毁坏,中方下午修好桥,准备过桥
同时美方侦察机发现桥修好,呼叫B26轰炸机炸毁了桥。侦擦期间一名年轻飞行员驾驶侦察机被击落。 另一名侦察机飞行员(疣猪)情绪失控,不顾指挥命令低空袭击地面。
中方继续修好桥准备过河,
美方地面远程炮弹阵地 发射榴弹炮远程炮 炸毁桥。
中方远程火力“娜塔莎 ” 摧毁美方地面远程炮弹阵地。中方继续修好桥准备过河。
美方延时炸弹被激活,桥被炸毁。美侦查机(疣猪)继续袭击地面,中方一架高射炮主动暴露自己与其决战,高射炮炮弹打光。全体操作员人肉引开侦察机,全部牺牲。高射炮未损坏。
中方继续修好桥,准备过桥
美方侦察机呼叫B29投放燃烧弹。另一架高射炮主动暴露自己位置与美方侦察机(疣猪)决战,侦察机被击落,第二组高射炮损坏,人员除连长重伤,其他全部阵亡。
美方B29燃烧弹攻击桥面,地面一片焦土。重伤连长主动暴露第一架高射炮位置(带伤从第二架炮的位置移动到第一架),攻击侦察机并掩护队友过河。
中方搭建人桥过河,大部队通过。美方侦察机再次发现被震惊。已经来不及阻拦。
分析:
中方成功原因:
执行力强,牺牲自己完成任务:虽然困难很多,但是全体都靠坚强的意志完成任务,不停修桥,最后搭建人桥。高射炮组主动暴露自己掩护大部队。
策略合理:沟通命令下达及时信息同步快,指挥得当。及时抽调普通连支持工兵保证任务完成。预警方式及时高效避免更多伤亡。两架高射炮一明一暗保持对空火力。娜塔莎及时摧毁美方地面远程炮弹火力。
美方失败原因
轻敌: 装备优势的情况下下认为很容易完成任务,没有足够重视。
策略:发现中方修桥速度超出自己预期时,没有能及时调整策略,增加攻击火力等,还是保持原来侦察机呼叫轰炸的方式,
执行:记忆中三个侦察机飞行员,一个新手第一回合被击毁,一个只想随便扔几个炸弹完成任务早点回去,另一个情绪失控与地面高射决战。
作为一线侦察力量没有及时将看到的中方过桥的意志和执行力 与 本来预期的不一致 这种严重的战情汇报, 请求 更有力的攻击力量。
启示:
优秀的策略布局,及时的沟通,强大的执行力可以弥补先天硬件上的不足 ; 同时战略上的轻敌,错误而不会及时调整的策略 和 执行力的缺失也会丧失掉固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