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linux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1. 设备管理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 IDE 或 SCSI 设备也不例外。 Linux 把各种 IDE 设备分配了一个由 hd 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 SCSI 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 sd 前缀组成的文件。 例如,第一个 IDE 设备,Linux 就定义为 hda;第二个 IDE 设备就定义为 hdb;下面以此类推。而 SCSI 设备就应该是 sda、sdb、sdc 等。

    2. 分区数量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对于每一个硬盘(IDE 或 SCSI)设备,Linux 分配了一个 1 到 16 的序列号码,代表了这块硬盘上的分区号码。 例,第一个 IDE 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个分区就称作是 hda2。对于 SCSI 硬盘则是 sda1、sdb1 等。

    3. 各分区的作用 在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 4 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 对于早期的 DOS 和 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现在windows允许有多个主分区,只有一个活动分区)。 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 的,因此每一个 操作系统 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 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 Linux 的 bootloader 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 Linux 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 1 至 16 号码中的前 4 个号码。 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个号码。 因此,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Linux 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是主分区上。 因此,扩展分区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分区模式,但不能用来作为 操作系统 的引导。

    Linux分区类型 先讲一下linux下的目录

    (1) / 根目录
    (2) /boot 内核和加载内核所需的文件
    (3)/home 目录用于存放系统中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每个用户在该目录下都有一个与用户同名的目录
    (4)/tmp 为系统临时目录,很多命令程序在该目录中存放临时使用的文件。
    (5)/usr 目录用于存放大量的系统应用程序及相关文件。如说明文档、库文件等。
    (6)/var 系统专用数据和配置文件。即目录用于存放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文件,用户邮件等。
    其它:
    /dev 终端、磁盘等设备项 即目录用于存放系统中的所有设备文件,如光盘驱动器、硬盘等。
    /etc 目录用于存放系统中的配置文件,linux 中的配置文件都是文本文件,可以使用相应的命令查看。
    /bin 为得到最小的系统操作性所需要的那些命令 /lib c编译器的库和部分c编译器 /opt 可选,附加的应用软件包
    /proc 所有正在运行进程的映象 /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等等。

    再讲一下文件系统类型:
    这里我们对最常用的几个文件系统介绍:ext、ext2、ext3、jsf、 、xfs、ReiserFS。
    (1).ext ext是第一个专门为Linux的文件系统类型,叫做扩展文件系统。
    (2)ext2 ext2是为解决ext文件系统的缺陷而设计的可扩展的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又被称为二级扩展文件系统。ext2是Linux文件系统类型中使用最多的格 式。并且在速度和CPU利用率上较突出,是 GNU/Linux 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其特点为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对于中小型的文件更显示出优势,这主要得利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
    (3) ext3 ext3是由开放资源社区开发的日志文件系统,主要开发人员是Stephen tweedie。ext3被设计成是ext2的升级版本,尽可能地方便用户从ext2fs向ext3fs迁移。ext3在ext2的基础上加入了记录元数 据的日志功能,努力保持向前和向后的兼容性。这个文件系统被称为ext2的下一个版本。也就是在保有目前 ext2 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
    (4) jsf jsf提供了基于日志的字节级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是为面向事务的高性能系统而开发的。jsf(Journaled File System Technology for Linux)的开发者包括AIX(IBM的Unix)的jsf的主要开发者。
    (5)reiserFS Reiserfs被看作是一个更加激进和现代的文件系统。传统的UNIX文件系统是按盘块来进行空间分配的,对于目录和文件等的查找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查 找。这些设计在当时是合适的,但随着磁盘容量的增大和应用需求的增加,传统文件系统在存储效率,速度和功能上已显落后。
    (6)Xfs xf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日志文件系统,它是SGI公司设计的。xfs被称为业界最先进的、最具可升级性的文件系统技术。它是一个全64位,快速、稳固的日 志文件系统,多年用于SGI的IRIX操作系统。sgi决定支持Linux社区,将关键的基本架构技术授权于Linux。

    其他文件系统简介:
    Vfat:vfat是Windows9x 和 Windows NT/2000下使用的一种Dos文件系统,其在 Dos 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长文件名的支持。

    Minix:Llnux支持的第一个文件系统,对用户有很多限制而且性能低下。有些没有时间标记,其文件名最长l 4个字符。minix 文件系统最大的缺点是最大只能使用64M 的硬盘分区,所以在目前已经没有人使用它了。

    Xia:Minix文件系统修正后的版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件名和文件系统大小的局限。但没有新的特色,目前很少有人使用。

    Msdos:msdos 是在Dos、Windows和某些OS/2 操作系统上使用的一种文件系统,其名称采用“8+3”的形式,即8个字符的文件名加上3个字符的扩展名。 umsdos: Linux下的扩展msdos文件系统驱动,支持长文件名、所有者、允许权限、连接和设备文件。允许一个普通的msdo s文件系统用于Linux,而且无须为它建立单独的分区。

    iso9660: 标准CDROM文件系统,通用的Rock Ridge增强系统,允许长文件名。

    Nfs: Sun公司推出的网络文件系统,允许多台计算机之间共享同一文件系统,易于从所有这些计算机上存取文件。

    Hpfs: High Performance File System(HPFS) 高性能文件系统(HPFS) HPFS是Microsoft的LAN Manager中的文件系统,同时也是IBM的LAN Server和OS/2的文件系统。HPFS能访问较大的硬盘驱动器,提供更多的组织特性并改善了文件系统的安全特性。

    Smb:smb是一种支持 Windows for workgroups、Windows NT 和Lan Manager的基于SMB协议的网络操作系统。

    Sysv: sysv文件系统实际上是System V/Coherent 在Linux平台上的文件系统。

    Ncpfs:ncpfs是一种Novell NetWare 使用的NCP协议的网络操作系统。

    Proc:proc是Linux 系统中作为一种伪文件系统出现的,它用来作为连接内核数据结构的界面。

    NTFS:微软Windows NT内核的系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

    最后, Linux的分区是不同于其它操作系统分区的,它的分区格式只有存放系统文件的分区Ext2等类型和Swap则作为Linux的交换分区。Linux至少 需要两个专门的分区(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一般将Linux安装一个或多个类型为“Linux Native”的硬盘分区,但是在Linux的每一个分区都必须要指定一个“Mount Point”(挂起点),告诉Linux在启动时,这个目录要给哪个目录使用。 SWAP分区不用指定“Mout Point”(载入点),既然它作为交换分区,给它指定大小,它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一般来说大小是内存的1.5倍。有 的人说:SWAP分区不要大于128MB,如果你是64MB的内存,那么 SWAP分区最大也只能被定为127MB,再大就是浪费空间了,因为系统不需要太大的交换分区。以此类推,如果你是128MB或更大的内存,SWAP分区 也只能最大被定为127MB。如果你是128MB或更大的内存,须提醒系统内存大小,否则不认你这个 内存。设置如下启动了安装过程后,会显示一个boot:提示符,键入boot:linux mem=内存大小。另外你也可以创建和使用一个以上的交换分区,最多16个。 Linux Native是存放系统文件的地方,它能用EXT2、EXT3等的分区类型.对Windows用户来说,操作系统的文件必须装在同一分区里。

    对 Linux来说,可以把系统文件分几个区来装(必须要说明挂起点),也可以就装在同一个分区中(挂起点是“/”)。 可以创建哪些分区(常用几种):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安装文件“的大小。 /usr分区,是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大小要考虑安装的软件的多少、大小。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并且根用户也可 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其实单用户也有建立这个分区的必要,因为没这个分区 的话,那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份登陆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因为根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操作,麻烦也就来了。

    /var /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对于多用户系统、网络服务器是有必要的。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 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总之,一般需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usr分区,一个/home 分区,一个/var/log分区。

    当然这并不是硬规定,完全是依照个人来决定的。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

    /是根目录 最高级 相似一颗大树的根 
    /boot 系统内核及启动所需文件
    /home 用户文件和数据的主目录
    /tmp 临时文件
    /usr 命令程序文件,安装应用程序的原文件,程序库等
    /var 日志
    /lib 库文件
    /etc 系统配置文件
    Linux靠这些目录结构把磁盘上的文件组织起来 通常可以把/home另建分区挂载把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分开

    /boot 系统内核及启动所需文件 
    /home 用户文件和数据的主目录
    /tmp 临时文件
    /usr 命令程序文件,安装应用程序的原文件,程序库等
    /var 日志
    /lib 库文件
    /etc 系统配置文件 这些都是挂载点,
    就相当于windows的C、D、E,只不过这些文件夹分工明确,把linux的磁盘划分成不同的分区,然后在/etc/fstab文件下编写挂载在不同目录下,文件夹就又新的硬盘空间了。
  • 相关阅读:
    CSU 1333 Funny Car Racing
    FZU 2195 检查站点
    FZU 2193 So Hard
    ZOJ 1655 FZU 1125 Transport Goods
    zoj 2750 Idiomatic Phrases Game
    hdu 1874 畅通工程续
    hdu 2489 Minimal Ratio Tree
    hdu 3398 String
    洛谷 P2158 [SDOI2008]仪仗队 解题报告
    POJ 1958 Strange Towers of Hanoi 解题报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anciliangen/p/337179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