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金融职场“35岁现象”: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金融职场“35岁现象”: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1、不可忽视的职场“35岁现象”

    我明显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迫切性。我们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我遇到的客户中,有两类较极端的案例:

    • 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

    • 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和薪资,都没有起色。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

    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位置的人,往往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槽,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当然,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才去思考这个问题,很可能这时你已经束手无策了。所以,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我的客户中有很多80后,这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三十而立”;但还有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30的路上。年轻时,你有犯错的资本,但到了30岁,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再晚也应该在30岁时确立明确的目标。

    2、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为什么说30岁如此重要且特别?因为在这里,你将会面对三大问题。

    1)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考虑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如何发展,才能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2)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要5年、10年经验。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丧失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实很多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和工作1年的人在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3)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曾经有个客户,会计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一次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财务经理,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及战略层面,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的人,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思维模式也有差别。一个基础的会计想着如何处理好账务,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财务总监,还天天想着如何和报表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因此,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应不断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永远只能停留在操作层面,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也很难上升。

    3、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可能会十分困难。这是硬伤。所以,要想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这种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

    我曾经访谈过一个客户,7年换了6家公司,照理说,大家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其实不是。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不错的那种水平。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频繁跳槽的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

    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那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

    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导致大家迫于生存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一份工作,有人坚持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在职场,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如果你无法为公司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你当公司傻吗?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而能力的积累,则源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

    4、职场无非两件事:做事,做人

    如果说找准目标是为了积累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的话,那么,学会做人,则是你要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情。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能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影响:

    第一项要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包括与你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不好,直接决定着你的升迁。所以我经常说:“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基本上意味着你在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而与同事的关系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迁了,成为了他们的领导,你也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权力被架空,你的下属对你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故意挑衅,你会发现领导这个位置其实很不好坐。

    第二项要素: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注重学习的重要性。我曾经碰到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但只是一个基层主管,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机会,好多年没有加薪了。

    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

    关于学习与成长,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 与一年前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

    •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

    • 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能搞定吗?

    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你也就退步了。

    第三项要素:职业化精神

    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任何岗位都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

    如果不想做好,那就走人,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第四项要素:强大的内心

    很多职场人,其实内心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法则。你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

    5、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准备好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个人品牌。30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利用剩余5年的时间去积累。否则,“35岁现象”一定会在你身上上演。

    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其一,就是前面提到的知识结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其二,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也必须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第二件事: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除了那些专业技术人员,如果你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空间,职位晋升必不可少。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但这个位子并不是人人都能坐稳的。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上司。

    所以作为中层管理者,你必须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下属的终身命运,很可能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

    第三件事: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随着公司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公司的运营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也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很多人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大公司,这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

    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回报。企业用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没有哪一个企业喜欢朝秦暮楚的员工。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这么高,忠诚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当你慢慢变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还是悔恨和懊恼的一生?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

  • 相关阅读:
    BOI 2002 双调路径
    BOI'98 DAY 2 TASK 1 CONFERENCE CALL Dijkstra/Dijkstra+priority_queue/SPFA
    USACO 2013 November Contest, Silver Problem 2. Crowded Cows 单调队列
    BOI 2003 Problem. Spaceship
    USACO 2006 November Contest Problem. Road Blocks SPFA
    CEOI 2004 Trial session Problem. Journey DFS
    USACO 2015 January Contest, Silver Problem 2. Cow Routing Dijkstra
    LG P1233 木棍加工 动态规划,Dilworth
    LG P1020 导弹拦截 Dilworth
    USACO 2007 February Contest, Silver Problem 3. Silver Cow Party SPFA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721560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