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esponse()的对象

    • addCookie(Cookie cookie):这个方法是向Response容器中添加一个Cookie,然后服务器容器会自动的将这个Cookie回写给客户机的,至于Cookie的相关知识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进行详解,这篇文章中这个方法暂时用不到。
    • addDateHeader(String name ,long date):这个是向客户机添加一个时间值属性的响应头信息,比如那个缓存的响应头expires
    • addHeader(String name,String value):这个是向客户机添加一个字符串值属性的响应头信息,比如重定向的响应头location
    • addIntHeader(String name ,int value):这个是向客户机添加一个字符串属性的响应头信息
    • containsHeader(String name):这个方法是判断是否含有这个响应头信息字段
    • encodeURL(String name):这个方法是用于url改写的功能的,这个和session有关,等到说session那篇文章的时候在详细说明
    • sendRedirect(String name):这个方法是用于请求重定向的,和响应头中的location字段的作用相同
    • setHeader(String name,String value)/setIntHeader(String name,int value)/setDateHeader(String name,long date):这些方法和addHeader方法是相对应的,唯一和addHeader不同的是,addHeader是向Response中添加一个响应头信息,而setHeader是修改一个响应头信息的。
    • setStatus(int value):通过这个方法是设置响应码的,比如:200,304,404等。
    • getOutputStream():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拿到一个字节流,然后可以向Response容器中写入字节数据,最后客户机向Response容器中拿去数据进行显示
    • getWriter():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拿到一个字符流(PrintWriter),然后可以向Response容器中写入字符数据,最后客户机向Response容器中拿去数据进行显示
    • setContentLength():通过这个方法设置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数据长度,我们在HTTP协议详解这篇blog中的那个压缩数据的返回的例子中有说到
    • setContentType():方法可以直接设置响应头content-type的内容
  • 相关阅读:
    数据结构与算法(15)——冒泡法和选择法排序
    数据结构与算法(14)——二分查找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13)—顺序查找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12)——动态规划案例
    Object Detection的一些进展(Valse2020.4.30)
    机器学习(1)——模型评估与选择
    数据结构与算法(12)—分治策略
    数据结构与算法(11)—递归
    数据结构与算法(10)——有序表OrderedList
    数据结构与算法(9)——无序表Lis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k55/p/662750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