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SQL简介

     

    一 数据库常用操作

    • mysql -u+username -p+password:登陆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 -uroot -p123。
    • create database dbName:创建数据库。
    • drop database dbName:删除数据库。
    • use dbName:使用指定数据库,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数据库,通过名称使用指定的数据库。
    • show databases:展示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全部数据库。
    • select database():显示正在使用的数据库。
    • set character_set_results=gbk:很多数据库不支持中文,设置编码方式,使中文正常显示,主要用于解决在DOS窗口中显示查询结果时中文乱码的问题。
    • source+path(.sql文件路径):导入数据库文件,生成数据库,即根据sql脚本生成数据库。
    • mysqldump mydatabase>保存目录 -uroot -p123:将数据库的全部信息保存到硬盘中的.sql脚本文件中,由于已经指定用户名与密码,所以在不进入数据库的情况下操作(语句结尾不加分号)。
    • create user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创建指定名称与密码的用户,允许该用户访问数据库。
    • drop user username"%":删除用户。

    二 表常用操作

    • create table tableName(columnName type(length)):创建数据库。
    • drop table tableName:删除数据库。
    • alter table tableName add XXXX:向数据库中增加字段。
    • alter table tableName drop columnName:删除字段。
    • alter table tableName change oldName newName XXXX:覆盖字段。
    • alter table tableName modify columnName XXXX:修改字段属性。
    • create table copyTable as select columnName/* from oldTable:复制表,可以复制全部字段,也可以复制部分字段。
    • mysqldump mydatabase mytable>保存目录 -uroot -p123:将数据库中的某一张表中的全部信息保存到硬盘中的.sql脚本文件中,注意:数据库与表之间用分号隔开,形成两个字符,一个代表数据库,一个代表数据库中的表,如果用"."连接,会被当做一个字符,即数据库,因为系统中不存在该名称的数据库,运行时产生错误。
    • select@@identity:获取刚刚插入的数据的id。

    三 SQL语言分类

    1.DDL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create/alter/drop。
    create:用于数据库与表的创建。
    alter:用于表的修改。

    • alter table tbName add XXXX:向表中添加字段,或者为字段增加约束。
    • alter table tbName mofify XXXX:修改字段。
    • alter table tbName drop XXXX:删除字段或者约束。

    drop:用于删除数据库、表、字段、字段约束。

    2.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update/delete/insert。

    3.DQL

    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select。

    4.TCL

    Transaction Control Language,事务控制语言,commit/rollback。

    5.DCL

    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控制访问数据库的权限,grant/revoke。 

    四 DQL语句构成

    select columnName from tbName where 过滤条件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分组后过滤条件 order by 排序字段 limit;

    1.执行顺序

    fro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 ——limit
    1. from:进入表
    2. where:对直接从数据库获取的数据即原始数据进行过滤。
    3. group by:后面跟用作分组的字段,可以是单一字段,也可以是组合字段。分组以后,对各组数据分别进行处理,“select 分组字段,分组处理函数”,select加其他字段,将随机生成,毫无意义;
    4. having:对分组后的组进行过滤,保留或者删除某些组,不是对组内数据的处理,所以过滤条件中只能使用分组函数返回的字段,一个能反映组的特性的字段。
    5. select:获取数据。
    6. order by:排序,asc升序,desc降序。排序字段可以有多个,首先按照前面的字段排序,再按照后面的字段排序。
    7. limit:截取查询结果,limit n--从0到n的数据,不包括第n条;limit begin,length--从指定的起点截取指定长度的数据,常用于分页。

    2.where与having区别

    where用于在分组前过滤从数据库中获得的原始数据,结果是删除某些行,保留某些行,是针对行的操作;having用于在分组后对组进行过滤,结果是删除某些组,保留某些组,是针对组的操作。

    3.重命名

    select oldName (as) newName from table;

    对查询结果中的字段重新命名,操作查询结果必须使用新的名称,不改变数据库中的名称。

    4.自增自减

    sql支持在现有字段值基础上进行操作自增自减操作,如 update tb_xxx set count=count+5 。

    五 条件查询

    用在where语句中,对从数据库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过滤。

    • =:等于,可用于任何数据类型。
    • <:大于。
    • >:小于。
    • !=:不等于,另一种方式<>。
    • is null:为null。
    • is not null:非空。
    • and:并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and的优先级高于or,在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先执行and。
    • or:或者,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 between A and B:取值在某个连续区间内,A<=B。
    • in(list01,list02,...):取值在某个数据量有限的列表中。
    • not in(list01,list02):取值不在某个数据量有限的列表中。
    • like:模糊查询,%代表0-n个字符,_代表一个字符,查找符合指定模板的字符。

    六 数据处理函数

    数据处理函数又叫做单行处理函数,用来处理单行数据,字段名作为方法的参数。

    • Lower():将查询结果全部转化为小写。
    • Upper():将查询结构全部转化为大写。
    • trim():去除前导与后导空格。
    • substr(columnName,begin,length):截取查询结果的一部分。
    • round():四舍五入。
    • rand():生成随机数。
    • ifnull(columnName,defaultValue):如果查询得到的数据为null,则赋一个默认值。

    七 分组函数

    分组函数又叫做多行处理行数,按照分组字段,对每一组数据分别进行处理,每组数据输出一条结果。分组行数自动忽略null。
    分组函数不能使用在where子句中,如 select xxx from xxx where xxx>sum(xxx),因为分组函数只能在分组后使用。

    • sum():求和。
    • max():求最大值。
    • min():求最小值。
    • avg():求平均值。
    • count():获得记录总数,count(*)获得包括null在内的全部记录数,count(columnName)获得指定字段非null记录数。

    八 其他关键字

    1.distinct

    select distinct columnName01,columnName02 from table;

    去除重复指定字段的重复记录,既可以是单个字段,也可以是组合字段。distinct前面不可以出现任何字段,因为前面字段的数据全部取出,后面的字段去除了重复记录,导致两个字段记录数不相等,产生冲突。

    2.union

    select columnName01,...from tbName01 union select columnName02,...from tbName02;

    合并结果集,将两次分别查询的结果合并为一个结果,把后面字段的查询结果追加到前面对应位置字段的查询结果后面。

    • 前后查询字段的个数必须相同,无法合并。
    • 当前后对应位置的两个字段名称不同时,合并后的结果采用前面的字段名。

    九 日期处理函数

    1.通用性

    由于不同数据库处理日期的方式不一样,为了提高数据的适用性,数据库在存储日期时通常采用字符串形式。

    2.字符串转化为日期

    str_to_date(字符串,格式);

    如果底层日期储存采用的是date类型,而输入的是字符串,那么在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前需要将字符串转化为date类型,而这一操作只是告诉系统将字符串转化为date类型数据,并不能改变数据库底层的储存样式。
    date类型数据在数据库统一采用"%Y-%d-%m %H-%i-%s"的存储。

    3.日期转化为字符串

    date_format(日期字段,格式):

    如果数据底层采用日期存储格式,那么在获取日期以后可以改变查询结果集中日期的格式。

    4.默认格式

    "%Y-%d-%m %H-%i-%s"

    MySQL中date类型数据的默认格式,如果字符串符合该格式,插入或者查询时被自动转化为date类型。

    5.日期对比

    在SQL语句中,采用关系运算符><=比较日期类型数据。

    十 表连接

    1.背景

    理论上将全部数据放到同一张表中很难实现,实际上即使实现了,表也很庞大,很冗杂,不便于查询与维护,因此将不同的数据存放到不同的表中,需要时连接各表进行查询。

    2.连接条件

    两张表连接时,将其中一张表中的每行数据与另外一张表的全部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满足给定的条件,则将这两行数据合并为一行,否则舍弃,继续对比剩余行。

    3.笛卡尔现象

    如果表连接时未设置连接条件,那么返回的查询结果数目是两张表行数的乘积,这种现象被叫做笛卡尔现象。

    4.连接的几种方式

    ⑴内连接

    select t1.columnName01,t2.columnName02 from tbName01 t1(inner)join tbName02 t2 on 连接条件;
    • 两张表进行连接查询,如果只显示匹配数据,那么采用内连接的方式。
    • 为了指明字段所属的表,为每一张参与连接的表指定别名,通过别名调用其中的字段。

     ⑵外连接

    select t1.columnName01,t2.columnName02 from tbName01 t1 right/left (outer) join tbName02 t2 on 连接条件;

    外连接将连接指向的一张表中的数据全部返回,另一种表对应字段无匹配数据时用null填充。在外连接中使用left,左边表的数据被全部取出;使用right,右边表的数据被全部取出。

    5.多张表连接查询

    一张表A与多张表连接查询,表A与其他表分别进行连接,最终的结果是各个独立连接查询结果相同A表数据的组合,即将某一个连接查询结果中的某一行A表字段全部取出,如果其他连接查询结果都具有该A字段,则所有具有该字段的行合并为一行。

    6.别名

    表连接查询时通常通过表的别名来引用字段,如果某个字段只出现在一张表中可以省略别名。

    十一 约束

    1.约束类型

    数据库可以添加的约束有非空约束(not null)、唯一性约束(unique)、主键约束(primary key)、 外键约束(foreign key)。

    2.unique

    unique约束用来约束一个字段不能有重复数据,允许多行数据同时为null。

    多个字段可以联合起来添加unique约束,只有在多个字段对应数据均相同的情况下,才认为是重复数据。

    create tabletableName(columnName01,columnName02,unique(columnName01, columnName02));

    3.primary key

    数据库中的重复数据不仅对实际应用没有意义,反而占用系统资源,使数据库冗杂,操作缓慢,为了避免重复数据 的出现,为表中的每一个行数据均设置一个唯一性标识,这个标识就是primary key。被设定为priamry key的字段 不仅不可以为null,而且不可以重复,但不等于同时设置了not null与unique,因为还为该字段添加了索引index。

    主键字段的创建

    create table tableName(id int(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其中auto_increment为是主键的生成 策略,表示主键的值自动生成。
    • MySQL并未实现主键生成策略sequence,可以借助Hibernate框架实现。
    • 一张表中只能存在一个唯一性标识,即只能有一个主键。 
    • 按照取值性质不同,主键可以分为: 1.自然主键:主键值是自然数,主键与当前业务无关,同一行中其他数据的改变不会导致主键值的改变。 2.业务主键:主键值与业务相关,同一行中其他数据的改变可能导致主键的改变,一般主键不推荐设置成这种方式。
    • 主键可以由一个字段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字段联合构成。在采用联合主键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非主键字段对主键 字段的部分依赖,产生数据冗杂,违法数据库设计第二范式,因此谨慎使用联合主键。

    4.foreign key    

    ⑴背景

    如果一张表A的某个字段引用另一张表B中的某个字段,为了保证引用的正确,在A表中添加外键。

    ⑵外键字段的创建

    create table tbName(id int(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 not null,classNo int(1),foreign key(classNo) 
    references 父表(父表中被引用字段));
    • 在表创建完成以后,可以为表中字段添加约束:alter table tbName add 约束定义形式。
    • 一张表可以有多个外键字段,外键字段可以为null。
    • 父表中被引用字段数据不能重复,必须有unique约束。

    ⑶级联操作

    为了保证子表中的数据跟随父表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为外键添加级联操作。
    级联关系是父表控制子表,使子表发生同样的变化,不是子表控制父表,子表的变化不影响父表。不设置级联操作时,父表被引用字段被引用数据不能更改,外键字段可以更改为父表中主键字段的其他值。
    级联更新:

    create table tbName(id int(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 not null,classNo int(1),foreign key(classNo) 
    references 父表(父表中被引用字段)on update cascade);

    当父表中的数据更新时,子表中的数据做出同样的更新。
    级联删除:

    create table tbName(id int(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 not null,classNo int(1),foreign key(classNo) 
    references 父表(父表中被引用字段)on delete cascade);

    当父表中的数据被删除时,子表中对应的数据也同样被删除。
    同时为外键设置级联更新与级联删除:

    create table tbName(id int(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 not null,classNo int(1),foreign key(classNo) 
    references 父表(父表中被引用字段)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⑷删除顺序

    由于子表依赖于父表,创建时先创建父表,删除时先删除子表。

    ⑸一对多关联关系

    典型的一对多关系,在多的一方添加外键,即A表中的多行数据对应B表中的一行数据,那么在A表中添加外键,引用B表中的数据。

    ⑹约束名

    可以使用“constraint name +约束定义形式”的格式,在表创建添加约束的同时,为约束设定名称,以便后续操作。

    ⑺外部定义

    在表定义外部,通过约束名称删除约束:

    alter table tbName drop foreign key name;

    ⑻外键使用限制

    设置外键后,需要同时维护两张表,增加了数据库负担,降低了性能,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外键。

    十二 索引

    1.未使用索引时表的检索方式?全盘检索。

    2.什么是索引?

    • 索引是一种提高查询效率的策略,对应于一个文件,文件中保存了索引字段排序后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 索引相当于一本书的目录,可以快速定位到一列数据中具有特定值的行。

    3.索引适用的条件

    • 数据量较大。
    • 数据很少被DML语句操作,因为索引字段发生改变,索引文件需要更新,降低了表的更新速度。
    • 索引字段经常出现在where语句中。

    4.可以为一张表中的多个字段添加索引,多个索引有主次之分。

    5.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Name on tableName(columnName);

    6.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Name on tableName;

    7.索引的创建与删除格式不同与约束的格式,因为索引与约束是不同类型的属性。

    十三 事务

    1.什么是事务?

    不可再分割的工作单元,保证多个DML语句同时有效或者同时无效。

    2.事务操作基于内存

    事务基于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每一步操作都会被保存到内存中,提交时将内存中的操作结果同步到数据库,并且清空内存;回滚时删除内存中的操作。在事务提交前,事务内部的每一步操作都会基于内存中的数据被执行,而不是在事务提交的一刻才全部执行,而是在事务提交前分步执行,事务提交时将执行结果写入数据库。可以概括为事务基于内存,分步执行。

    3.特性(ACID)

    • A原子性:事务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不可再分。
    • C一致性:事务中的所有操作或者全部起作用,或者全部失效,不存在部分起作用,部分不起作用的情况。
    • I隔离性:事务之间相互隔离,彼此相互独立。
    • D持久性:事务对数据库的操作会反映到数据库中。

    4.关闭自动提交

    MySQL在默认情况下自动提交事务,即每执行一句DML语句,就会同步到数据库,关闭自动提交的两种方式:

    start transaction-- DML---commit,或者start transaction--DML--rollback;
    set autocommit=off(on);

    以上两种方式只对当前会话有效。

    5.隔离级别

    • read uncommitted: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这个数据被称为脏数据。
    • read committed:其他事务频繁地提交数据,另个事务(时间跨度大)在未提交之前多次读取提交的数据,可能出现多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
    • repeatable read:事务首次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然后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以后不是从数据库,而是从内存中读取数据。这种隔离级别可能导致读取的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不一致,出现“幻想”。
    • serializable:一个事务操作完数据以后,其他事务才可以操作。

    6设置隔离级别

    • set 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XXXX:对所用会话有效。
    •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XXXX:只对当前会话有效。

    7.查看隔离级别

    • select@@tx_isolation: 查看当前会话的隔离级别,另一种方式 select@@session.tx_isolation。
    • select@@global.tx_isolation: 查看全局的事务隔离级别。

    十四 行级锁

    1.什么是行级锁?

    行级锁是一个数据库事务隔离方面的概念,为查询到的数据加锁,当前事务提交之前,不允许其他事务访问锁定的数据。

    2.行级锁实现

    select ...for update;

    在一般的DQL语句结尾添加“for update”,DQL语句查询的字段就被锁,然后再在事务内部对锁定的数据进行其他操作。

    3.数据库线程安全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

    1. java方面:为操作数据库的代码添加synchronized同步机制。
    2. 事务方面:serializable串行化。
    3. SQL语句方面:行级锁。

    十五 视图View

    1.什么是视图?

    视图相当于表的一个副本,是表隐藏了部分数据与实现细节的结果,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的操作数据的方式。

    2.创建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 columnName01 as newName01,columnName02,...from tbName;

    3.同步

    视图具有与表相同的属性与操作,两者绑定,对一个的操作也是对另一个的操作;

    十六 SQL注入

    1.什么是SQL注入?

    攻击者将SQL语句通过表单输入或者请求地址中的请求参数注入到服务器中,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如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name='name01'and password='n'or'a'='a';

    2.SQL发生的根本原因

    编译时把包含SQL关键字的用户输入一同编译,这样SQL语句发生扭曲。

    3.防止SQL注入的一种方案

    将SQL语句的框架与用户输入的参数分开,先编译框架,然后接收参数,这样就会把含有SQL关键字的输入当做普通字符串了,不会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十七 存储引擎(MySQL专有)

    1.什么是存储引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化了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但底层依然没有跳过对数据的基础处理,比如将数据存放在什么样的文件中,以什么样的结构存放、怎么访问与修改等问题,存储引擎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底层实现,是数据的底层具体存储方式,是一种数据的存储技术。
    2.存储引擎是一个表级概念,可以为同一数据库中不同的表设置不同的存储引擎。

    3.分类

    ⑴InnoDB

    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支持事务、外键、行级锁,MySQL程序崩溃后,提供自动恢复,数据及其他信息以.frm文件格式存储;

    ⑵MyISAM

    底层有3个文件:

    • frm:存放表结构。
    • MYD:存放数据。
    • MYI:存放索引。

    特点:

    • 不支持事务。
    • 支持压缩只读表。
    • 该引擎使用了索引,因此适用环境受索引的约束,主要用于数据量较大、数据很少更改的表。

    ⑶Memory

    • 数据与索引存储在内存中,因此检索速度最快,缺点是无法持久。
    • 以.frm文件格式存储信息。
    • 不支持事务。

    4.显示MySQL支持的引擎

    show enginesG:

    十八 数据库设计三范式

    设计数据库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有主键,字段不可再分

    主键不仅可以可以作为数据的唯一标识,避免数据重复,同时内含索引,提高了查询速度。假如某个字段还可以再分,该字段相比与分割后的字段,维护不方便,查询速度慢。

    2.非主键字段完全依赖于主键,不能产生部分依赖

    这条规范主要是为了限制联合主键的使用,使得一张表中只能保存一种实体的信息。使用联合主键时,非主键字段可能只对联合主键的一个字段存在依赖关系。详细说,假定一张表采用联合主键KA、KB,其中一个非主键字段C只依赖于KB,由于一行数据的唯一性由KA与KB共同确定,KB的某一值可以与KA的多个值搭配出现在多行,那么凡是在KB某个值出现的行,对应的字段C某个确定的值C0也必定出现,这样C0就重复出现在多行中,造成数据冗杂。

    3.不能出现传递依赖

    某个非主键字段C依赖于另一个非主键字段B,而B完全依赖于主键字段A,那么C对A的依赖关系是通过B的传递建立起来的,C对A的依赖就是传递依赖。如果B重复出现,那么C跟着重复出现。应该另外建立一张表,以B为主键存储B与C,在原表中为B建立外键,指向该表。

    总之,将不同的对象分开存储。而实际开发中,不一定要严格遵守三范式,以满足项目需求为最高目的,有时为了追求速度可以牺牲结构。

  • 相关阅读:
    MacPE+WinPE-黑苹果之路
    项目已被os x使用 不能打开-黑苹果之路
    X230上安装Yosemite/Win7-黑苹果之路
    SVN-服务器搭建、apache2整合、eclipse使用
    Android开发-Hello World+phonegap(Cordova)
    IOS开发-phonegap上的数据库
    lenovo X230热键功能
    XBox360-双光盘游戏自制GOD
    Kindle3与亚马逊
    iOS开发tips-UIScrollView的Autlayout布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onghun/p/719113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