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命令
1) SETNX(SET if Not eXists)
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
若给定的 key 已经存在,则 SETNX 不做任何动作。
SETNX 是『SET 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则 SET)的简写
返回值:
设置成功,返回 1 。
设置失败,返回 0 。
redis官网有一篇文章专门谈论了实现分布式锁的话题。基本的原则是:采用setnx尝试获取锁并判断是否获得了锁,setnx设置的值是它想占用锁的时间(预估)
2) GETSET
将给定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并返回 key 的旧值(old value)。
当 key 存在但不是字符串类型时,返回一个错误。
返回值:
返回给定 key 的旧值。
当 key 没有旧值时,也即是, key 不存在时,返回 nil 。
可靠性
首先,为了确保分布式锁可用,我们至少要确保锁的实现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互斥性。在任意时刻,只有一个客户端能持有锁。
- 不会发生死锁。即使有一个客户端在持有锁的期间崩溃而没有主动解锁,也能保证后续其他客户端能加锁。
- 具有容错性。只要大部分的Redis节点正常运行,客户端就可以加锁和解锁。
- 解铃还须系铃人。加锁和解锁必须是同一个客户端,客户端自己不能把别人加的锁给解了。
加锁
重试机制
保证加锁的原子性
加锁操作和设置过期时间操作能够整体成功或失败,需要保证原子性
释放锁
保证释放锁的原子性
锁需要有标识,不能出现以下的情况:
- 线程T1获取锁
- 线程T1执行业务操作,由于某些原因阻塞了较长时间
- 锁自动过期,即锁自动释放了
- 线程T2获取锁
- 线程T1业务操作完毕,释放锁(其实是释放的线程T2的锁)
使用LUA脚本释放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