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相伴。感谢信息时代让我们有了手机、短息、QQ……这看上去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让人在千里之外也能做到相伴,但却让很多人忽略了“语言的交流替代不了真实的相处”。人不是电脑,只用“语言”沟通信息,
另外,打字或电话的语言,和面对面交流相差很多。因为
打字的交流很容易让我们觉得对面的人理解我们,又知心,因为面对文字,大家都有时间去考虑如何回答;打电话的方式很容易让一个人变得健谈,因为我们必须要用声音把听筒填满,但这个人可能在现实里非常不善言辞;视讯电话看起来比前两者都要好了,但却容易让你轻信一个人制造的画面,毕竟在视讯的小框框里,造假或者无意识的装好是很容易的,像《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霹雳,就能在中国弄个背板视讯,让她妈妈以为她在英国剑桥。
距离越远,控制就越鞭长莫及;沟通越难,亲密感就越容易消失。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高中时有一位情比金坚的男友,大学时两人身在异地,女孩子的追求者很多,但她都拒绝了,因为心有所属,他们一直靠短信和电话联络着。女孩子身体不太好,但她很坚强,一直自己扛着,大三时得了一场重病,动了手术,同学们能帮上的忙很少,但有位男生却格外用心,过了一段日子后,女生康复了,而那位男生成了她的新男友……当时有很多同学觉得不解,好好的异地恋,怎么就移情别恋了?这位女生有一次和我谈心时道出了答案,从小得到父母关爱很少的她,非常期待一份亲密关系,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她跟我说:“你知道吗?一千句安慰的话语,不如一个真实的拥抱!”生病的她,躺在病床上身心俱疲,无力又无助,手机上一堆的安慰和祝福对她没有意义——“你要坚强哦,祝你康复”她已经很坚强了,她需要的,就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最后,她选择了身边真实的爱,放弃了异地恋,而现在他们已经成婚,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宝宝。
我知道一个人的故事,并不代表所有人。但我也知道,我们都能容易的评估出,安慰话语和真实拥抱之间的差异。而对于爱情来说,你觉得哪个更重要呢?
有人说:“只要我们有爱情,就不怕距离来考验”,但我要提醒这些人,你们把考验的对象搞错了。
因为寂寞,我们需要爱情,但为了爱情,我们却未必扛得住寂寞。因为寂寞和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等级的需求,寂寞比爱情更本能。我们生下来就在学抗拒寂寞的方法,无论是自娱自乐还是与人同乐,我们都想办法不让自己寂寞,因为寂寞久了,会病会死。而爱情,有当然好,没有也不会死,所以显然用爱情抑制住不让自己寂寞的需求是很难的。只有那些善于自娱自乐,喜欢独处,不爱社交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异地恋是对耐住寂寞能力的极大考验,有很多人深爱着远方的爱人,爱情没问题,但是久了,生了,冷了,谁都知道不取暖会死。如果身边有光,不走就是变态。
没事别用距离考验别人的爱情,这方法根本证明不了爱情,只能让你见识寂寞的力量。
抬杠的人会问:“古时候尽是异地恋的,丈夫外出从军,女的在家三年五载常有的,不是也没事吗?”我想反问一句:“古时候有贞节牌坊,我们现在有吗?”另外,我必须提醒一下,成功的记载可能就三五个烈女,不成功的可是没有被记录的大多数。咱也可以不用说古代,就说我们父母那一辈吧,异地恋成功率明显比我们高,但并非他们比我们更能耐住寂寞,而是不寂寞的方法太少了,也可理解为周遭诱惑少。但现在可是个电视剧就能把你从书桌前带跑的年代,与诱惑PK,自制力明显不足。如果你不是既理性,又沉稳,又会用长远眼光看问题,就别抱侥幸心理了,在寂寞面前乖乖认输吧。
我们可以把异地恋出现的情况,简单分成三类:
第一类,有了感情基础,因为一方工作、学习变动等客观原因,分居两地。
第二类,基本上不认识,感情基础薄弱,可能是普通的同学、同事关系,在网络工具上突然热络起来,好似知心朋友,然后开始异地恋。
第三类,根本不认识,完全没有感情基础,在网络上认识,谈起异地恋。这三类的成功率显然是递减的,第一类勉强维持,第二类得看运气,第三类成功率基本为零。总而言之,
我遇过很多异地恋“被害者”,他们告诉我自己爱的很认真,但对方却虚情假意、背信弃义、始乱终弃……聊到最后,他才告诉我,他谈的是段异地恋。说实话,在心理学上,没有真实相处过的关系,不能算是爱情,我们只是很客气的称之为“网恋”或“异地恋”。因为
距离的存在有时候不仅仅是客观的,还有一些主观因素——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距离来遮掩爱情。
但是当你浪漫出感情之后,就会想要现实了,但从虚拟到现实,由远及近的变化,并不是那么容易能适应的。
大学阶段,工作圈子狭窄、生活两点一线,或初婚阶段是最容易出现异地恋的。
大学生有校园保护,但因为还被圈着,所以身体没那么自由,而且大学阶段容易迷茫空虚,又是谈恋爱的年纪,所以最容易发生异地恋。
一些工作生活作息无趣的人,也会被地域限制,身边可能没有合适的人,也容易发生异地恋。
而初婚阶段,工作生活尚不稳定,也可能会因为个人发展而导致异地恋,但相对来说,有了之前的相处、婚姻保证,和成熟一些的沟通方式,这种异地恋难度小些。
异地恋不是完全不行,有些人是可以解决距离的问题的。但这绝对是少数人。要知道,喜马拉雅山难爬,有人能上去,但一般人都上不去。你是一般人,就别乱爬。
首先,恋爱的双方要是“安全型恋人”,彼此独立,信任亲密感,能自己处理分离焦虑,控制情绪能力较好,不容易胡思乱想,心生猜疑。其次两人能以较深现实相处的情感作为积累,或者异地的时间较短1个月到半年时间,两人也都知道相聚的时间。最后,有好的沟通习惯,比如每天视讯1小时,谈生活谈心,两个月争取见一次。
最后,我要再强调一次产生
亲爱的大多数,如果你没有仙女的本事,也没有放牛娃的耐性,最好不要给自己编一段牛郎织女的爱情,痛苦凄美忧思或许是每段爱情的副产品,有时候我们也会贪恋它们,但异地恋吃得苦,已经不在美学层面了。鹊桥上又冷又不安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