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0155304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55304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JDBC简介
    1. 撰写应用程序是利用通信协议对数据库进行指令交换,以进行数据的增删查找
    2. JDBC目的:让Java程序设计人员在撰写数据库操作程序时可以有个统一的接口,无须依赖特定的数据库API,“写一个Java程序,操作所有数据库”
    • 连接数据库
    1. 联机数据库,需要在classpath中设定JDBC驱动程序
    2. 基本数据库操作相关JDBC接口或类是为位于java.sql包中
    3. Connection接口的操作对象是数据库联机代表对象
    • 使用Statement、ResultSet
    1. Statement是SQL描述的代表对象,可以使用executeUpdate()、executeQuery()等方法来执行SQL。
    2. Statement的executeUpdate()方法用于SELECT等查询数据库的SQL,返回int结果,表示数据变动的笔数
    3. Statement的executeQuery()方法返回java.sql.ResultSet对象,代表查询结果。
    4. Statement的execute()方法用来执行SQL,返回true表示SQL执行将返回ResultSet作为查询结果。
    • 使用PreparedStatement、CallableStatement
    1. 如果有些操作只是SQL语句当中某些参数会有所不同,其余的SQL子句皆相同,则可以使用java.sql.PreparedStatement。调用clearParametere()清除设置的参数,之后就能再次使用这个PreparedStatement实例。
    2. 如果撰写数据库的预存程序,并想要使用JDBC来调用,则可使用java.sql.CallableStatement。必须调用prepareCall()建立CallableStatement异常,可以使用registerOutParameter()注册输出参数。
    • 使用DataSource取得联机
    1. 让MessageDAO依赖于java.sql.DataSource接口,可以通过其定义的getConnection()方法取得Connection。
    2. 日后要修改数据库服务器主机位置,为了打算重复利用Connection对象而想要加入联机池机制等情况,这个MessageDAO都不用修改。
    3. 联机相关信息可以使用.properties设定。
    • 使用ResultSet卷动、更新数据建立Statement或PreparedStatement实例时,可以指定结果集类型与并行方式。
    • 批次更新
    1. 批次更新的限制是,SQL不能使SELECT,否则会抛出异常。
    2. 要支持批次更新,必须在JDBC URL 上附加rewriteBatchedStatements = true 参数才有实际的作用。
    • Blob与Clob
    1. BLOB用于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像是图档、影音档等;CLOB用于存储大量的文字数据。
    2. 可以把BLOB字段对应byte[]或输入输出串流。
    • 交易简介
    1. 在交易管理时,仅想要撤回某个SQL执行点,则可以设定存储点。
    2. 通过JDBC得知数据库是否支持某个隔离行为设定,可以通过Connection的getMetaData()取得DatabaseMetadata对象,通过DatabaseMetadata的support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得知是否支持某个隔离行为。
    • metadata简介

      Metadata即“诠读数据的数据”,可以通过connection的getMetaData()方法取得DatabaseMetaData对象,可以取得数据库整体信息,而ResultSet表示查询到的数据,可以通过ResultSet的getMetaData()方法,取得ResultSetMetaData对象。

    • RowSet简介

    javax.sql.RowSet接口,代表数据的列集合。可以对列集合进行增删改查。通过setCommand()设定查询指令,通过execute()执行查询指令以填充数据。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区分不了幻读与无法重复的读取,隔离层级“可重复读取”、“可循序”
    • 解决过程:结合教材的图解,“可重复读取”针对两次交易读取数据不一致,同一交易读取数据必须相同的情况,“可循序”针对同一交易期间读取到的数据不一致,在数据不一致时,交易可以照顺序逐一进行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这周代码调试,没有出现较大问题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1. 正则表达式 zo* 匹配()

    A .z

    B .zo

    C .zoo

    D .z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答案:ABCD

    2. Linux中使用cp命令拷贝目录时要加上()选项。

    A .-r

    B .-directory

    C .-all

    D .-R

    答案:AD

    3. Linux中获取当前路径的绝对路径的命令是()?

    A .
    cd

    B .
    passwd

    C .
    tree

    D .
    pwd

    答案:D

    (我选了A,因为我只记得用cd来调用程序,忘记怎么通过命令行查看绝对路径。)

    结对及互评

    评分标准

    1. 正确使用Markdown语法(加1分):

      • 不使用Markdown不加分
      • 有语法错误的不加分(链接打不开,表格不对,列表不正确...)
      • 排版混乱的不加分
    2. 模板中的要素齐全(加1分)

      • 缺少“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的不加分
      • 缺少“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的不加分
      • 代码托管不能打开的不加分
      • 缺少“结对及互评”的不能打开的不加分
      • 缺少“上周考试错题总结”的不能加分
      • 缺少“进度条”的不能加分
      • 缺少“参考资料”的不能加分
    3.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一个问题加1分

    4.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一个问题加1分

    5. 本周有效代码超过300分行的(加2分)

      • 一周提交次数少于20次的不加分
    6. 其他加分:

      • 周五前发博客的加1分
      • 感想,体会不假大空的加1分
      • 排版精美的加一分
      • 进度条中记录学习时间与改进情况的加1分
      • 有动手写新代码的加1分
      • 课后选择题有验证的加1分
      • 代码Commit Message规范的加1分
      • 错题学习深入的加1分
      • 点评认真,能指出博客和代码中的问题的加1分
      • 结对学习情况真实可信的加1分
    7. 扣分:

      • 有抄袭的扣至0分
      • 代码作弊的扣至0分
      • 迟交作业的扣至0分

    点评过的同学博客和代码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这周就按计划应该学完整本书了,虽然书都看了一遍,但感觉自己掌握得还不是很好,有很多东西没有实践过,很多实践过但记忆不深,已经忘记了很多,感觉没有办法很熟练的编写代码,还是需要翻书找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深记忆,争取早日熟练的使用Java编程。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10/10 1/1 10/20 简单了解了jdk,认识了Java语言学习的复杂性
    第二周 70/100 1/1 18/25
    第三周 150/200 1/1 14/20
    第四周 200/300 1/1 15/20
    第五周 200/300 1/1 15/20
    第六周 350/500 1/1 15/20
    第七周 500/700 2/2 15/20
    第八周 500/700 1/1 15/20
    第九周 300/700 2/2 15/20
    • 计划学习时间:2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5小时

    参考资料

  • 相关阅读:
    并不对劲的网络流
    并不对劲的[noi2006]网络收费
    并不对劲的spoj1812
    48.孩子们的游戏(圆圈中最后剩下的数)
    47.扑克牌顺子
    46.翻转单词顺序
    45.左旋转字符串
    44.和为S的两个数字
    43.和为S的连续正数序列
    42.数组中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yn5304/p/67527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