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某年会上我作为“砖家”和其他专家一起被摆上台,有人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敏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当时我用四个字回答:简单有效。人家一听,这不是大忽悠嘛!本系列文章将会分几篇文章为你分享什么是敏捷,敏捷的“官方”定义,敏捷流程框架及最佳实践,敏捷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实践敏捷所需要的土壤,最后给出我对敏捷的理解。本文是第一篇,我们将从“打针”说起!有没有搞错,“打针”居然和敏捷有关系?是滴,快看看吧!
本文大纲
1.从“打针”说起
2.敏捷的各大门派
3.敏捷四大宣言
4.敏捷十二个准则
5.敏捷的“官方”定义
1.从“打针”说起
互联网中有一张关于敏捷的“神图”,请仔细品味一下:
图1.1 打针与敏捷的关系
在敏捷面前我们都是“小朋友”,小朋友要打的这个针叫“敏捷”!
A)最左边的小胖帅哥,正在打针(正在实施敏捷),你看到他的“精彩”表情了吧!
B)中级的戴眼镜的小帅哥,马上就要到他打针了(即将实施敏捷),他见到小胖哥的夸张表情,整理犹豫和忐忑当中……
C)右边一堆暂时还不需要打针(敏捷“围观”群众)的小朋友,他们是不明“敏捷”真相的围观群众。所谓针不到肉不知道疼,先围观乐着呗……
这个图实在太神了!你属于哪种情况呢?正在实施敏捷?即将实施敏捷?还是围观当中?
2.敏捷的各大门派
2000年初我听说的一种敏捷叫做“XP”,当时还以为这个“XP”与 WindowsXP 有关系呢!长时间的工作积累,让我认识和实践了多种敏捷,以下的敏捷门派,你听说过吗?
1)OpenUP(RUP敏捷版)
2)精益开发
3)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简称:XP)
4)SCRUM
5)MSF(英文: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中文直译:微软解决方案框架,可以理解为:微软研发的最佳实践)
6)水晶方法
7)特性驱动开发
有一本书叫《敏捷开发知识体系》对上述提到的大部分敏捷门派都有所介绍,可以考虑入手一本看看。我还是这本书的编委之一呢,不过实在惭愧,我对本书贡献很小,不过我会通过博客和网站陆续为大家分享敏捷方面的文章。
当我提到MSF也算敏捷门派一种时,可能会有朋友会说:不是吧?且听我逐一道来……
MSF是我第一次全面学习和实践的软件研发方法论,后续我又学习和实践了XP和SCRUM,我觉得无论是哪一种都具备敏捷的特点,并且我认为MSF是最全面、严谨和有效的一种。关于MSF,我曾经分享了一个视频课程“微软研发那些事儿”,欢迎看看:http://www.umlonline.org/school/viewthread.php?tid=2491
本系列文章并不会深入讨论MSF,MSF似乎已经“廉颇老矣”,我会分享SCRUM及极限编程方面的敏捷实践为主,将来有机会再详细分享MSF。这里也需要稍微啰嗦一下,我其实并不熟悉全部的敏捷门派,仅仅是对MSF、XP和SCRUM都比较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3.敏捷四大宣言
敏捷其实无所谓“官方”,你只要足够牛B,你自己都可以建立自己的门派,用你喜欢的名字来命名你的门派!但问题来了,如果这么多门派都说自己才是正宗的敏捷,咋办?
那简单,开一个武林大会决一胜负就是了,谁赢就是正宗滴!所以美国各大敏捷门派开了一个敏捷大会,各大门派血战九九八十一天,决不出胜负,干脆成立了一个敏捷联盟,达成了一个重要的一致决定,那就是:敏捷的四大宣言和十二准则,要满足这四大宣言和十二准则才能叫敏捷!这下好了,决不出胜负,他们干脆抱团结盟,为敏捷立下了门槛了。
哈哈,上述一段是戏说,当家不要完全当真。其实事实真相是:美国各大敏捷流派经过讨论协商后,提炼出各大门派的共性,这就是四大宣言和十二准则。当然可能有人会跳起来说:干嘛是美国?不能是中国吗?我也很想是中国啊,可惜我们在这方面是落后于人家滴,所以只能说人家制定标准,我们学习罗!有朝一日,希望我们能超过美国吧!
我们用一个图看看敏捷四大宣言吧:
图1.2 敏捷四大宣言
看这个图是需要一点“学问”滴,这个图要点是:敏捷是一个相对的词汇,敏捷代表左边比右边更好一点。于是这个图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表达:
1)“个体和互动”更优于“流程和工具”;
2)“工作的软件”更优于“详尽的文档”;
3)“客户合作”更优于“合同谈判”;
4)“相应变化”更优于“遵循计划”。
这四句话怎样理解呢?我们先通过几个简单例子来体会一下吧,后面再为大家分享更多文章。
例1:有人说做CMMI就是用一套流程和文档将事情复杂化,然后为了管理这一套流程和文档,再用一套流程和文档来管理前面的这一套流程和文档。这样是相当悲催的事情,说它是反敏捷已经轻了,我觉得是反人类!这样的做法明显就是违背了敏捷宣言的第1、2句话。
例2:某公司过了CMMI3级,过程要求必须产生一系列的文档,结果文档有了,但软件不能工作。这样做明显违背了敏捷宣言的第2句话。实践敏捷的你觉得爽了,这下可以“打正旗号”地不写文档了,但问题哪怕文档不用写,你能保证软件是可以工作的吗?你能做到“持续集成”和“测试先行”吗?“持续集成”和“测试先行”其实就是第2句话所演化出来的最佳实践。(后续文章再为详细大家分享“持续集成”和“测试先行”)
例3:某软件公司为了让客户“高兴”,一直满足客户的“无理”要求,但客户最后还是将软件公司告上法庭,于是双方在法庭上引用合同条款互殴。软件公司律师辩护的理据:一直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做出软件,软件公司没有过失。客户律师的理据:软件公司没有提供专业服务,没有能满足客户的真正需要。最后法庭判客户胜诉!遇到强势的客户,可能你会觉得难以做到“客户合作”,但如果你一味奉承客户,而不想办法和客户好好沟通,达至双方合作和双赢,最后如果要闹上法庭,我们软件公司败诉的机会是很大的。因为软件是一项专业的服务,客户并不是专业人士,我们要承担更多的过失责任。这个案例体现了“客户合作”更优于“合同谈判”。
例4:为了更好实践敏捷宣言第4句话,我们的项目干脆就不需要计划了,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请问这是在敏捷吗?恰恰相反,计划正是应对变化的最好办法,但我们的计划需要及时响应变化。“敏捷”常常成为“伪敏捷”外壳,或者成为“手工作坊”模式的遮丑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上述4个例子还不能充分说明这四句话的内涵,先简单体会一下吧,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体会这四句话。
4.敏捷的十二个准则
四大宣言可能有点粗,所以美国敏捷联盟还弄了12个准则,这12个准则可以看成是这四大宣言的细化。
12准则如下:
1)我们的最高目标是,通过尽早和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
2)欢迎对需求提出变更——即使是在项目开发后期。要善于利用需求变更,帮助客户获得竞争优势。
3)要不断交付可用的软件,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且越短越好。
4)项目过程中,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必须在一起工作。
5)要善于激励项目人员,给他们以所需要的环境和支持,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6)无论是团队内还是团队间,最有效的沟通方法是面对面的交谈。
7)可用的软件是衡量进度的主要指标。
8)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项目方、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恒久稳定的进展速度。
9)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设计的不断完善将提升敏捷性。
10)要做到简洁,即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这是一门艺术。
11)最佳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12)团队要定期反省如何能够做到更有效,并相应地调整团队的行为。
这12个准则比四大宣言多了不少字,是不是已经可以帮助你精准理解敏捷了?
如果你回答是,恭喜你,你是超级小神童!如果你的回答是否,那我们要握一下爪了,伙计,我终于找到一个和我一样的正常人了!
12个准则只能帮助我们稍微了解更多,但可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疑问。上述这12个准则,无论你现在理解成怎样,我强烈建议你和你目前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对上述12条准则逐条打分。如果你觉得你目前工作能完全实践这条准则可打10分,如果完全没有实践可打1分,根据你的感觉打1-10分。如果部分准则你完全理解不了,那先不要打分,带着疑问看我后面的文章。
敏捷四大宣言和十二准则,需要不断地通过实际工作来理解和体会!
5.敏捷的“官方”定义
那次年会被人措手不及的问了这个问题:什么是敏捷?
当时我招架不了,回答了:敏捷就是用“简单有效”的原则做事情。
到现在我还死要面子,坚持这个回答是正确的。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什么名人,我说什么是敏捷不算数,那么就来个“官方”定义吧:
那就是“符合敏捷四大宣言和十二个准则的做法,都是敏捷!”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美国敏捷联盟达成一致的结果。但这句话说得轻巧,要理解敏捷四大宣言和十二个准则,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去实践和体会啊。
作为敏捷入门者来说,先简单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作为敏捷实践资深人士来说,也没有必要就纠结“敏捷”这个概念,有用就行了管他是不是敏捷,敏捷只是个说法而已。
那我为什么要写“神马是敏捷?”这个系列文章呢?后续还有多篇文章将会陆续分享,你将会知道我写这系列文章的真正用意,敬请期待!
请看下一文!
下一篇将为你分享:神马是敏捷?(2)——敏捷流程框架及敏捷最佳实践一览
摘要:SCRUM是当前最火的敏捷流派,我们就以她为代表学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