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Intel CPU 型号

    Pentium 4(P4)

    第一款P4处理器是Intel在2000年11月21日发布的P4 1.5GHz处理器,从那以后到现在近四年的时间里,P4处理器随着规格的不断变化已经发展成了具有近10种不同规格的处理器家族。在这里面,“P4 XXGHz”是最简单的P4处理器型号。

    这其中,早期的P4处理器采用了Willamette核心和Socket 423封装,具256KB二级缓存以及400MHz前端总线。之后由于接口类型的改变,又出现了采用illamette核心和Socket478封装的 P4产品。而目前我们所说的“P4”一般是指采用了Northwood核心、具有4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基于Socket 478封装的P4处理器。虽然规格上不一样,不过这些处理器的名称都采用了“P4 XXGHz”的命名方式,比如P4 1.5GHz、P4 1.8GHz、P4 2.4GHz。

    Pentium 4 A(P4 A)

    有了P4作为型号基准,那么P4 A就不难理解了。在基于Willamette核心的P4处理器推出后不久,Intel为了提升处理器性能,发布了采用Northwood核心、具有 4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的新一代P4。由于这两种处理器在部分频率上发生了重叠,为了便于消费者辨识,Intel就在出现重叠的、基于Northwood核心的
    P4处理器后面增加一个大写字母“A”以示区别,于是就诞生了P4 1.8A GHz、P4 2.0A GHz这样的处理器产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些新P4当中未与早期P4发生频率重叠的产品依旧沿用“P4”的名称,比如P4 2.4GHz。

    Pentium 4 B(P4 B)

    在Northwood核心全面推广以后,Intel决定再次对P4处理器进行改进,推出了基于Northwood核心、采用533MHz前端总线、具有512KB二级缓存的P4处理器。尽管这些处理器在核心架构与二级缓存容量上都与P4 A相同,但由于前端总线被提升到了533MHz,性能也得到了提升。为了与主频相同的P4 A处理器区分开来,Intel又在处理器名称后面增加了字母“B”,未出现频率重叠的P4则不需要添加字母后缀。这类处理器的代表产品有P4 2.4B GHz等。

    Pentium 4 C(P4 C)

    2003年二季度,Intel对Northwood核心的P4处理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升级,不仅处理器的前端总线从原来的533MHz一举提升到了800MHz,而且改进后的P4处理器还能够支持超线程技术(由于处理器仍然沿用了Northwood内核,因此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仍然是 512KB)。此次升级彻底奠定了P4处理器在市场上的领先优势,产品型号也相应地改为P4 C。其中P4 2.4C GHz与P4 2.8C GHz是该系列最具代表意义的两款处理器,也是2003年5月至2004年上半年Intel在中高端市场的主打产品。

    Pentium 4 E(P4 E)

    进入2004年,Intel发布了全新的Prescott核心,并以此推广下一代基于LGA 775封装的P4处理器。不过考虑到对现有平台的兼容,Intel推出了采用Socket
    478接口、基于Prescott核心的P4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具有16KB的一级数据缓存以及高达1MB的二级缓存,支持增强型超线程技术。由于Prescott P4在频率上同样与原有的P4 B、P4 C发生了重叠,所以Intel将Prescott P4命名为P4 E以示区别。目前市场上P4 3.0E与P4 2.8E的性价比非常出色,深受中高端消费者的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Prescott核心的P4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产品,它们前端总线仅为533MHz且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主要目的是接替原来由P4 A、P4 B系列所把持的市场分额。或许是出于市场划分的考虑,Intel将此类“缩水”的Prescott P4处理器归类到了P4 A系列中,比如P4 2.4A GHz、P42.8A GHz,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注意区别。

    Pentium 4 5XX(P4 5系列)

    针对新发布的若干款处理器,Intel于今年4月制订了新的处理器命名规范,引入了“处理器号”的概念。该规范中规定,基于Prescott核心、具有800MHz前端总线、1MB二级缓存、支持超线程技术并采用LGA 775封装的P4处理器对应的处理器号为5系列(即P4 5XX)。以P4 520为例,它具有2.8GHz的主频,与P4 2.8E规格基本相当,唯一的区别就在于P4 520采用了LGA 775封装,而则P4 2.8E采用了Socket 478封装。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P4 XE,P4至尊版)

    P4 XE也被部分玩家称为P4 EE,是Intel面向骨灰级玩家推出的一款极高端的桌面处理器产品。早期P4 XE采用了Northwood内核,具有8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容禀支持朝鲜成技术。为了提高处理器的性能,Intel不惜血本地为 P4 XE增加了容量高达2MB的三级缓存,这在Intel的桌面级处理器中是史无前例的。从以上规格我们不难发现,早期P4 XE实际上就是追加了三级缓存的P4 C处理器。

    随着P4核心与封装形式的升级,Intel在今年4月发布了采用LGA 775封装的P4 3.4XE GHz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全新的Prescott内核,同样配备了2MB三级缓存,可以看作是P4 5XX系列的加强版。由于历代P4 XE处理器制造成本极高,售价也相当昂贵,但性能提升却与价格不成正比,看来只有特别发烧的玩家才能体会到“物有所值”的乐趣。
    Pentium 4 F(P4 F)

    P4 F是Intel首次面向桌面市场发布的64位处理器产品。它基于Prescott核心,采用0.09微米制程,具有800MHz前端总线以及容量高达 1MB的二级缓存。与P4 5XX系列不同,P4 F处理器内建了Intel EMT64计算技术,同时兼容64位和32位计算。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几款P4 F处理器均采用了LGA775封装,至于今后是否会推出Socket 478封装的产品目前还不得而知。从性能和价格来看,P4 F同样是面向硬件发烧友的高端产品。

    Banias是专为笔记本电脑量身定制的,目标是确保笔记本电脑能与台式PC拥有同样性能,同时耗电量更低,其市场定位主要是迷你笔记本和微型电脑。 Banias在2000年秋季Intel公布2002年产品计划时被第一次提到,随后在历次IDF会议上,Banias一直都是Intel宣传的关键词之一。主角未登场,铺垫锣鼓先敲足,这正是Intel的高明之处。虽然现在Banias的技术细节还未完全公布,但从Intel最近透露的部分技术概要来看,基本上也可描绘出其轮廓,并推测出Intel对它的市场构想。 一、Banias的核心架构 Banias处理器拥有7700万个晶体管,采用Micro FCBGA 479封装,产品厚度2.5毫米,前端总线同样采用Pentium4-M的400MHz,数据传输带宽为3.2GB/s。其核心集成1MB全速三级缓存,并加大了L1 TLB Entries数目,以有效提高一级缓存的读取命中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性能。 Banias处理器内建了被称为“MicroOps Fusion”的节能电路,标准版Banias的TDP(Thermal Design Power,热量设计电力)约为24.5W,仅稍高于PⅢ1.2~1.33GHz的22W,平均功耗1.2W,超低电压版则小于0.5W。由于Banias采用全新的核心架构,并增加了二级缓存容量,所以它的单MHz性能要在目前的Northwood核心之上,据说1.6GHz Banias处理器的实际性能就已相当于2GHz的P4-M。 与Banias配套的芯片组有独立型的Odem及整合了图形核心的Montara GM和Montara-GML芯片组。Odem的北桥MCH采用593针Micro FCBGA封装,有点像铜矿PⅢ;南桥为ICH4-M,采用421针Micro BGA封装,,规格和i845E/G/GL上的ICH4(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差不多。Odem芯片组支持400MHz FSB,最大支持到1GB的DDR200/266内存,并支持AGP 2×/4×、6个PCI、ATA/100和USB 2.0等功能。 Montara GM是一款集成芯片组,采用与Banias处理器一样的封装,功能和Odem基本相同,但加入了集成的GFX图形内核,采用动态显存技术,支持UXGA模式(1600×1200),同时能通过集成的数模转换芯片支持2048×1536(QXGA)的CRT输出,而且UXGA和QXGA信号可同时输出。Montara-GM市场定位是高性能和移动领域,将会用来替换目前的845MP芯片组。与前者一样,Montara-GML也集成了图形内核,并搭配ICH4-M南桥,但去掉了对外接AGP 4×显卡的支持。 二、Banias的技术热点 从最近Intel演示的Banias系统和公布的技术数据看,虽然Banias与PⅢ及P4处理器系出同门,但设计思路却与后两者有很大差别。 1.更低的耗电量 为了在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降低耗电量,Banias采用多种节电技术。首先是将内部电路分成多个单元,实时降低没有使用的单元时钟频率;高级分支预测(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技术能分析程序过去的运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今后可能处理的指令,这样就可提高性能;另外,如果存在多个可同时执行的指令,就将它们合成为一个指令,以提高性能与电力使用效率。在目前的大多数系统中,即使是不使用的组件,系统也会向其供电,而新技术可严格进行缓冲器管理,仅向需要电力的处理器组件供电。 其次是改进了以前的低耗电技术SpeedStep,使Banias平台可自动关闭笔记本电脑内闲置的部件,达到省电目的。Intel SpeedStep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AC电源时采用高时钟频率/高电压的高性能模式来工作,而使用电池时,就切换到降低时钟和电压的低耗电模式,以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为Banias配备的新一代SpeedStep尽管仍只有两个基本模式,但同时还有多种中间模式,能根据处理负荷的强度自动切换工作模式。 不过有得就有失,一般来说,微处理器要想实现低耗电运行就必须牺牲性能,但到目前为止,Intel并没有公开Banias在节电模式下会损失多少性能这一重要指标。前面提到的这些措施,只是能减少低耗电设计对性能的影响,并不能使Banias性能超过目前的P4-M。 由于耗电量降低,Banias的发热量也因此减少,相应的散热设备也可进行精简,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整套系统的重量。 2.更高的性能 为提高Banias的性能,Intel主要采用了以下3项技术: 首先是“Micro-Op(μop) Fusion”。μop指CPU实际执行的固定长度指令,X86指令被加载到CPU内部以后,就会被转换成μop。由于在长度可变的X86指令中,难以进行“乱序执行”等处理过程,乱序执行技术可通过改变指令执行的顺序来提高执行效率。 Banias以前的CPU会将被分解的固定长度指令作为独立指令分别加以处理,而在Babias中,相关联的固定长度指令直到将要执行前,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的。通过整体调用该指令,就可减少分别处理的多余步骤。 第二是基于硬件的专用堆栈管理(Stack Manager)。以前的CPU在执行堆栈操作时,其内部都会使用多个固定长度指令。通过专用硬件对堆栈进行管理,就可减少重复执行固定长度指令的过程,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 相关阅读:
    Linux 下的类似Windows下Everything的搜索工具
    windows和linux环境下制作U盘启动盘
    程序调试手段之gdb, vxworks shell
    LeetCode 1021. Remove Outermost Parentheses (删除最外层的括号)
    LeetCode 1047. Remove All Adjacent Duplicates In String (删除字符串中的所有相邻重复项)
    LeetCode 844. Backspace String Compare (比较含退格的字符串)
    LeetCode 860. Lemonade Change (柠檬水找零)
    LeetCode 1221. Split a String in Balanced Strings (分割平衡字符串)
    LeetCode 1046. Last Stone Weight (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 )
    LeetCode 746. Min Cost Climbing Stairs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ngshow/p/13043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