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SQL锁

    在DBMS中,可以按照锁的粒度把数据库锁分为行级锁(INNODB引擎)、表级锁(MYISAM引擎)和页级锁(BDB引擎 )。

    一、行级锁

    行级锁是Mysql中锁定粒度最细的一种锁,表示只针对当前操作的行进行加锁。行级锁能大大减少数据库操作的冲突。其加锁粒度最小,但加锁的开销也最大。行级锁分为共享锁 和 排他锁

    特点

    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共享锁(S锁):共享 (S) 用于不更改或不更新数据的操作(只读操作),如 SELECT 语句。

    1. 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共享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A再加共享锁,不能加排它锁。只有事务T可以对A进行读取和修改,其他事务只能读取数据而不能修改数据。
          共享锁(S):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LOCK IN SHARE MODE
    

    排他锁(X锁):用于数据修改操作,例如 INSERT、UPDATE 或 DELETE。确保不会同时同一资源进行多重更新。

    1. 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排它锁,只有事务T可以对A进行读取和修改,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对A进行读取和修改。
          排他锁(X):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FOR UPDATE

    二、表级锁

    表级锁是MySQL中锁定粒度最大的一种锁,表示对当前操作的整张表加锁,它实现简单,资源消耗较少,被大部分MySQL引擎支持。最常使用的MYISAM与INNODB都支持表级锁定。表级锁定分为表共享读锁共享锁表独占写锁排他锁

    特点

    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出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三、页级锁

    页级锁是MySQL中锁定粒度介于行级锁和表级锁中间的一种锁.表级锁速度快,但冲突多,行级冲突少,但速度慢。所以取了折衷的页级,一次锁定相邻的一组记录。BDB支持页级锁

    特点

    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

    四、关系图

    四、MySQL常用存储引擎的锁机制

    MyISAM和MEMORY采用表级锁(table-level locking)

    BDB采用页面锁(page-level locking)或表级锁,默认为页面锁

    InnoDB支持行级锁(row-level locking)和表级锁,默认为行级锁

    五、锁

    5.1. Innodb中的行锁与表锁

    前面提到过,在Innodb引擎中既支持行锁也支持表锁,那么什么时候会锁住整张表,什么时候或只锁住一行呢?

    InnoDB行锁是通过给索引上的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这一点MySQL与Oracle不同,后者是通过在数据块中对相应数据行加锁来实现的。InnoDB这种行锁实现特点意味着:只有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InnoDB才使用行级锁,否则,InnoDB将使用表锁!

    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InnoDB行锁的这一特性,不然的话,可能导致大量的锁冲突,从而影响并发性能。

    行级锁都是基于索引的,如果一条SQL语句用不到索引是不会使用行级锁的,会使用表级锁。行级锁的缺点是:由于需要请求大量的锁资源,所以速度慢,内存消耗大。

    5.2. innodb行级锁与死锁

    MyISAM中是不会产生死锁的,因为MyISAM总是一次性获得所需的全部锁,要么全部满足,要么全部等待。而在InnoDB中,锁是逐步获得的,就造成了死锁的可能。

    在MySQL中,行级锁并不是直接锁记录,而是锁索引。索引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两种,如果一条sql语句操作了主键索引,MySQL就会锁定这条主键索引;如果一条语句操作了非主键索引,MySQL会先锁定该非主键索引,再锁定相关的主键索引。 在UPDATE、DELETE操作时,MySQL不仅锁定WHERE条件扫描过的所有索引记录,而且会锁定相邻的键值,即所谓的next-key locking。

    当两个事务同时执行,一个锁住了逐渐索引在等待其他相关索引,一个锁定了非主键索引,在等待主键索引。这样就会发生死锁。

    发生死锁后,InnoDB一般都可以检测到,并使一个事务释放锁回退,另一个获取锁完成事务。

    5.3. 锁的避免

    (1)要想合理利用InnoDB的行级锁定,做到扬长避短,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a)尽可能让所有的数据检索都通过索引来完成,从而避免InnoDB因为无法通过索引键加锁而升级为表级锁定;
             b)合理设计索引,让InnoDB在索引键上面加锁的时候尽可能准确,尽可能的缩小锁定范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锁定而影响其他Query的执行;
             c)尽可能减少基于范围的数据检索过滤条件,避免因为间隙锁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锁定了不该锁定的记录;
             d)尽量控制事务的大小,减少锁定的资源量和锁定时间长度;
             e)在业务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低级别的事务隔离,以减少MySQL因为实现事务隔离级别所带来的附加成本。

    (2)由于InnoDB的行级锁定和事务性,所以肯定会产生死锁,下面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减少死锁产生概率的小建议:
             a)类似业务模块中,尽可能按照相同的访问顺序来访问,防止产生死锁;
             b)在同一个事务中,尽可能做到一次锁定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减少死锁产生概率;
             c)对于非常容易产生死锁的业务部分,可以尝试使用升级锁定颗粒度,通过表级锁定来减少死锁产生的概率。


    六、通过检查InnoDB_row_lock状态变量来分析系统上的行锁的争夺情况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

    对于各个状态说明如下:

           Innodb_row_lock_current_waits:当前正在等待锁的数量;

           Innodb_row_lock_time:从系统启动到现在锁定总时间长度;

           Innodb_row_lock_time_avg:每次等待所花平均时间;

           Innodb_row_lock_time_max:从系统启动到现在等待最长的一次所花的时间长度;

           Innodb_row_lock_waits:系统启动到现在总共等待的次数;

    对于这5个状态变量,比较重要的是:

           Innodb_row_lock_time_avg,Innodb_row_lock_waits,Innodb_row_lock_time。

    尤其是当等待次数很高,而且每次等待时长也很大的时候,我们就要分析系统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等待,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优化。

  • 相关阅读:
    Median Value
    237. Delete Node in a Linked List
    206. Reverse Linked List
    160. Intersection of Two Linked Lists
    83.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List
    21. Merge Two Sorted Lists
    477. Total Hamming Distance
    421. Maximum XOR of Two Numbers in an Array
    397. Integer Replacement
    318. Maximum Product of Word Length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nknows/p/143490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