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三个性质出现在题目中时,如何准确区分这些容易混淆的性质,是我们应该具备的高阶素养。
常用性质
- 周期性
典型的范式如(f(x+2)=f(x)),则(T=2);
其等价变形如(f(x+1)=f(x-1)),则(T=2);
其他表现形式如(f(x+2)=-f(x)),则(T=2 imes2=4)等,
- 奇偶性
典型的范式如(f(-x)=-f(x)),等价变形如(f(-x)+f(x)=0);
则函数为奇函数,关于点((0,0))对称;
典型的范式由(f(-x)=f(x)),等价变形如(f(-x)-f(x)=0);
则函数为偶函数,关于直线(x=0)对称;
- 对称性
典型的范式如由(f(2-x)+f(x)=2),注意等价变形(f(2-x)=2-f(x));
则可知函数关于点((1,1))对称;
对称中心((x_0,y_0))的求法如下:
(x_0=cfrac{(2-x)+x}{2}=1),(y_0=cfrac{y_1+y_2}{2}=cfrac{f(2-x)+f(x)}{2}=1);
典型的范式如由(f(4-x)=f(x)),注意等价变形(f(4-x)-f(x)=0);
则可知函数关于直线(x=2)对称,
其中对称轴(x=x_0)的求法如下:(x_0=cfrac{(4-x)+x}{2}=2);
廓清认知
当三个性质出现在题目中时,如何准确区分这些容易混淆的性质,是我们应该具备的高阶素养。
【周期性】两个自变量的整体相加不能消掉(x)的就表现为周期性由于周期性体现的是函数图像的左右平移,其实质是用(x+phi)替换(x),故自变量前面的符号是相同的;;
如由(f(x+2)=f(x)),则(T=2),如由(f(x+2)=-f(x)),则(T=4),
【对称性】两个自变量的整体相加能消掉(x)的就表现为对称性对称性体现的是图像的对称,其横坐标必然会针对对称轴向左右平移相同的(|x|)个单位,故其自变量前面的符号是相反的;;
如由(f(-x)+f(x)=0),对称中心为((0,0)),即奇函数;特殊的对称性。
如由(f(4-x)+f(x)=2),对称中心为((2,1)),即一般的对称性,中心对称;
如由(f(-x)-f(x)=0),对称轴为(x=0),即偶函数,特殊的对称性;
如由(f(2-x)-f(x)=0),对称轴为(x=1),即一般的对称性,轴对称;
思维盲点
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三个性质,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能推导出第三个,而第三个常常在解题中是必不可少的,故需要我们打通思维中的盲点,熟练掌握以下的变形和数学思想方法:
- 对称性+奇偶性(Longrightarrow)周期性的变形例子
如,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满足(f(2-x)=f(x)),
则由(egin{align*} f(2-x)&=f(x) \ - f(-x)&= f(x)end{align*}) (Bigg}Longrightarrow f(2-x)=- f(-x)Longrightarrow f(2+x)=- f(x)Longrightarrow)周期(T=4)
- 奇偶性+周期性(Longrightarrow)对称性的变形例子
如,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满足(f(x+4)=-f(x)),
则由(egin{align*} f(x+4)&=-f(x) \ f(-x)&=-f(x)end{align*}) (Bigg}Longrightarrow f(x+4)=f(-x)Longrightarrow)对称轴是(x=2)
- 对称性+周期性(Longrightarrow)奇偶性的变形例子
如,已知函数(f(x))的周期是2,且满足(f(2+x)=f(-x)),
则由(egin{align*} f(2+x) &=f(-x) \ f(2+x) &= f(x)end{align*}) (Bigg}Longrightarrow f(-x)= f(x)Longrightarrow)函数(f(x))是偶函数。
难点突破
- 函数性质综合应用中的难点,注意对比两个例子中的单调性和图像,比如
(1).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infty))上单调递增,则函数图像可能是①,而不可能是②;
(2).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infty))上单调递增,则函数图像可能是②,而不可能是①;
- 注意,还需要加强的是数学应用意识;即由文字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
比如知道对称轴(x=1),我们应该能顺利写出(f(x+2)=f(-x)),或(f(-x+2)=f(x)),或(f)(()(1)(+)(x)())(=)(f)(()(1)(-)(x)()),其实这几种表达形式的实质都是相同的,具体选用哪一个看我们的题目需要;再比如,知道函数的对称中心((1,1)),你就应该能写出(f(2-x)+f(x)=2),或(f(1-x)+f(1+x)=2)等等;
典例列举
①对任意的(xin R),都有(f(x+2)=f(x-2)) ;
②函数(y=f(x+2))是偶函数 ;
③当(xin(0,2])时,(f(x)=e^x-cfrac{1}{x}) ,
若已知(a=f(-5)),(b=f(cfrac{19}{2})),(c=f(cfrac{41}{4})),则(a),(b),(c)的大小关系是【(qquad)】
分析:本题目是函数各种性质综合应用的典型题目,如果你对函数的各种性质的给出方式很熟悉,
那么由①可知,函数满足(f(x+4)=f(x)),其周期是(4) ;
由②可知(y=f(x))的对称轴是(x=2),可以表达为(f(x+4)=f(-x)) ,
那么在结合(f(x+4)=f(x)),可知(f(-x)=f(x)),则函数(f(x))还是偶函数 ;
由③借助导数工具(或者增+增=增)可得,函数(f(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 ,
有了以上分析得到的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就可以轻松的解决题目中的大小比较了 。
(a=f(-5))(xlongequal{周期性})(f(-1))(xlongequal{奇偶性})(f(1)) ;
(b=f(cfrac{19}{2}))(xlongequal{周期性})(f(cfrac{3}{2}))(=)(f(1.5)) ;
(c=f(cfrac{41}{4}))(xlongequal{周期性})(f(2+cfrac{1}{4}))(xlongequal{已知表达式})(f(cfrac{1}{4}-2))(xlongequal{偶函数})(f(2-cfrac{1}{4}))(=)(f(1.75)) ;
由(f(x))在区间((0,2])上( earrow),(1<1.5<1.75) ,
则有(f(1)<f(1.5)<f(1.75)),即(a<b<c),故选(D) 。
分析:本题目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函数的性质都是用数的形式给出的,好多学生对此很不熟悉;以下逐条分析对各种性质的认知,
其一:比如(y=f(x+1))为偶函数,是为了给出(f(x))的对称性,为什么,[从数的角度解释,不好理解]由(y=f(x+1))为偶函数,则(f(x+1)=f(-x+1)),则(f(x))关于直线(x=1)对称;[从形的角度理解,相对好理解]由于(y=f(x+1))为偶函数,则(f(x+1))的对称轴为直线(x=0),将其向右平移一个单位((x-1)替换(x)),得到(f(x)),则其对称轴也由(x=0)平移到(x=1),故(f(x))关于直线(x=1)对称;
其二:(f(2+x)=-f(2-x)),刻画的是函数的中心对称性,将其等价变形为(f(2+x)+f(2-x)=0),则其关于点((2,0))中心对称,由此我们可以写出(f(4+x)+f(-x)=0),或写出(f(4-x)+f(x)=0);
其三:思维的盲点,由对称性和奇偶性结合可以推出周期性,由周期性和对称性结合可以推出奇偶性;由周期性和奇偶性结合可以推出对称性;
解析:由于(y=f(x+1))为偶函数,则(f(x))关于直线(x=1)对称,即(f(x+2)=f(-x))①,
又由于(f(2+x)+f(2-x)=0),则其关于点((2,0))中心对称,由此得到(f(4+x)+f(-x)=0)②,
则①式代入②式,即(f(x+4)+f(x+2)=0),此时将(x+2)替换为(x),即(f(x+2)+f(x)=0),
即(f(x+2)=-f(x)),故(T=4);
又由于周期为(4),则(f(x+4)=f(x)),则对(f(2+x)=-f(2-x))施加周期性,
得到 (f(2+x)=f(2+x-4)=f(x-2)),
即(f(x-2)=-f(2-x)),即(f(x-2)+f(2-x)=0),
故(f(x))关于点((0,0))对称,即(f(x))为奇函数,综上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