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阶段5 3.微服务项目【学成在线】_day08 课程图片管理 分布式文件系统_06-分布式文件系统研究-fastDFS安装及配置文件说明

    3 fastDFS入门

    3.1fastDFS安装与配置

    3.1.1 导入虚拟机
    对fastDFS的安装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可以直接导入老师提供虚拟机。
    1、使用Vmware打开虚拟机配置文件“CentOS 7 64 位.vmx”,提示如下图:


    2、选择“我已复制该虚拟机”
    3、启动虚拟机之前启动VMware的服务:

    4、修改网卡的IP地址为101网段。

    修改VMnet8的子网IP为101.0。

    DHCP配置:

    6、启动虚拟机
    用户名:root
    密码:centos
    7、导入的虚拟机已经安装了fastDSF,直接启动fastDSF即可使用。

    安装文档

    day08 课程图片管理 分布式文件系统资料分布式文件系统研究fastDFS安装
     

    CentOS中打开

    最下面的是通过

    运行这个脚本,这样fastDFS就启动成功了。

    查看运行的是否成功。这样就表示已经启动成功了。


    查看tracker的配置文件

    三种策略

    tracker是根据什么样的策略把storage的地址给客户端返回的呢?
    下面有三个策略:
    rond robin:轮询
    specify  group:指定具体的组,通常这个方法不用,例如:设置三组storage 指定返回第一组的地址,其他两组呢?所以这个策略我们不用
    load balance:负载均衡,根据算法把当前比较闲的storage返回给tracker
    根据以上,我们选择load blance负责均衡的这种策略。



    这是工作目录

    3.1.4storage配置

    本小节介绍storage的配置文件内容。
    storage.conf配置 内容如下:
    组名:group_name=group1
    端口:port=23000
    向tracker心跳间隔(秒):heart_beat_interval=30
    storage基础目录:base_path=/home/fastdfs
    磁盘存储目录,可定义多个store_path:
    store_path0=/home/fastdfs/fdfs_storage 此目录下存储上传的文件,在/home/fastdfs/fdfs_storage/data下
    store_path1=...
    ...
    上报tracker的地址:tracker_server=192.168.101.64:22122
    如果有多个tracker则配置多个tracker,比如:
    tracker_server=192.168.101.64:22122
    tracker_server=192.168.101.65:22122
    ....



    当前的storage默认的组名,默认是group1

    端口,客户是通过tracker要到这个storage的端口,不直接和storage交互

    这个是工作目录


    文件生成以后有一个文件id,文件id 的第一部分就是组名。组名后面是M00的东西,M00表示storage把这个文件存放在哪个磁盘路径下

    我想把文件存在某个路径下,这个是需要在storage里面配置的。

    当这个文件存储在store_path0上这个路径时,这个文件的ID将来就会生成未M00

    假设把这个文件store_path1这个配置的文件路径注释房开,它下面所指定的文件路径。
    那么这个生成的文件路径名称就是M01。所以这个id的值是根据store_path后面的0和1来变化的


    storage向tracker上报状态,所以在streage里面要配置tracker的ip和端口。如果不配置好,客户端请求tracker是拿不到地址的


    如果tracker的地址有多个 ,那么就配置多个

     

  • 相关阅读:
    OSX中zsh新增环境变量
    新的开始 春光明媚
    tmux
    继承
    6
    Object类
    网页收藏
    画王八
    ES6 语法之import export
    ES6 语法 之 destructuring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junwei/p/1163005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