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uby快速入门(一):安装、运行、类和对象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hu_xz/article/details/4909241

    这是根据当初自己学习Ruby时整理的一份笔记,希望对大家有用。在学习Ruby之前,我基本只使用C/C++开发,除了对Bash有点了解外,唯一用过的脚本语言就是OTcl。只希望这个笔记不至于太过混乱。关于Ruby的介绍我就不重复了,可以参考Wikipedia 或者Ruby官网 上的介绍。

     

     

    在Ubuntu上,安装Ruby 非常简单:

    sudo aptitude install ruby

     

    不过目前默认安装的是1.8.7版本,如果要安装最新的1.9.1,则使用命令:

    sudo aptitude install ruby1.9.1

     

    然后运行ruby --version命令,就能看到当前安装的版本号了,例如:

    ruby 1.8.7 (2009-06-12 patchlevel 174) [x86_64-linux]

     

    现在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Ruby脚本:

    1. #! /usr/bin/ruby  
    2. # single line comment  
    3. print "hello, ruby!/n"  
    4. =begin  
    5. multiple-line  
    6. comment  
    7. =end  

     

    保存该文件后,向其添加可执行权限,便可想执行其他脚本一样执行了。这里,第一行指明了用何种解释器来解释该脚本,第2行则是用“#”标识的单行注释 ,第3行打印,第4-第7行是包含在“=begin”和“=end”之间的多行注释

     

     

    虽然Java号称“一切都是对象”,却也提供了一大堆的简单类型。但在Ruby中,真的是“一切都是对象 ”,包括诸如0、7.7这样的数字。例如,你可以打印-7.7的绝对值:

    1. print -7.7.abs  

     

    既然都是对象,那怎样构建类和创建实例 呢?

     

    1. #! /usr/bin/ruby  
    2. class YourClass  
    3.   def initialize(var = 0)  
    4.     @var = var  
    5.   end  
    6.   def yourFunction(yourParameter)  
    7.     print "#{@var}: #{yourParameter}"  
    8.     @var += 1  
    9.   end  
    10. end  
    11. obj = YourClass.new(2)  
    12. obj.yourFunction "hello/n"  
    13. obj.yourFunction "ruby class/n"  

     

    Ruby里,我们不使用括号来表明一个代码块,而是用end来标识代码块的结束。这里,定义了一个名为YourClass的类,包含一个initialize方法和一个yourFunction方法。

     

    其中,initialize方法就是构造器,内部的@var是类成员变量,用“@”标识。

     

    在yourFunction方法中,打印了这个@var成员变量和传入的参数。在以双引号标识的字符串中,“#{}”用于获取相应的变量值。

     

    最后,用YourClass.new创建一个实例,并初始化@var的值为2,然后调用了两次yourFunction函数。输出结果如下:

    2: hello

    3: ruby class

  • 相关阅读:
    java Class.getResource和ClassLoader.getResource
    Ext Grid控件的配置与方法
    BLANK_IMAGE_URL
    js中变量和jsp中java代码中变量互相访问解决方案
    PL/SQL
    滴滴2021后端开发岗笔试:
    顺丰科技2021研发岗笔试:贪心算法应用
    2021顺丰科技研发笔试: 深度优先算法的应用
    动态规划算法轻松解决01背包,完全背包,多重背包问题
    寻找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kangluo1/p/211553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