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ay31 python学习 操作系统的介绍,

    一 背景知识

    顾名思义,进程即正在执行的一个过程。进程是对正在运行程序的一个抽象。

    进程的概念起源于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抽象概念之一。操作系统的其他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进程的概念展开的。

    所以想要真正了解进程,必须事先了解操作系统,点击进入    

    PS:即使可以利用的cpu只有一个(早期的计算机确实如此),也能保证支持(伪)并发的能力。将一个单独的cpu变成多个虚拟的cpu(多道技术:时间多路复用和空间多路复用+硬件上支持隔离),没有进程的抽象,现代计算机将不复存在。

    必备的理论基础:

    #一 操作系统的作用:
        1:隐藏丑陋复杂的硬件接口,提供良好的抽象接口
        2:管理、调度进程,并且将多个进程对硬件的竞争变得有序
    
    #二 多道技术:
        1.产生背景:针对单核,实现并发
        ps:
        现在的主机一般是多核,那么每个核都会利用多道技术
        有4个cpu,运行于cpu1的某个程序遇到io阻塞,会等到io结束再重新调度,会被调度到4个
        cpu中的任意一个,具体由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决定。
        
        2.空间上的复用:如内存中同时有多道程序
        3.时间上的复用:复用一个cpu的时间片
           强调:遇到io切,占用cpu时间过长也切,核心在于切之前将进程的状态保存下来,这样
                才能保证下次切换回来时,能基于上次切走的位置继续运行
    #作用一:为应用程序提供如何使用硬件资源的抽象
    例如: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这个抽象概念,对文件的操作就是对磁盘的操作,有了文件我们无需再去考虑关于磁盘的读写控制
    
    注意:
    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该抽象是简单,清晰,优雅的。为何要提供该抽象呢?
    硬件厂商需要为操作系统提供自己硬件的驱动程序(设备驱动,这也是为何我们要使用声卡,就必须安装声卡驱动。。。),厂商为了节省成本或者兼容旧的硬件,它们的驱动程序是复杂且丑陋的
    操作系统就是为了隐藏这些丑陋的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接口
    这样用户使用的shell,Gnome,KDE看到的是不同的界面,但其实都使用了同一套由linux系统提供的抽象接口
    
    
    #作用二:管理硬件资源
    现代的操作系统运行同时运行多道程序,操作系统的任务是在相互竞争的程序之间有序地控制对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其他I/O接口设备的分配。
    例如:
    同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三个程序,它们三个想在同一时刻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输出结果,那么开始的几行可能是程序1的输出,接着几行是程序2的输出,然后又是程序3的输出,最终将是一团糟(程序之间是一种互相竞争资源的过程)
    操作系统将打印机的结果送到磁盘的缓冲区,在一个程序完全结束后,才将暂存在磁盘上的文件送到打印机输出,同时其他的程序可以继续产生更多的输出结果(这些程序的输出没有真正的送到打印机),这样,操作系统就将由竞争产生的无序变得有序化。
    详解

    三 操作系统与普通软件的区别

    1.主要区别是:你不想用暴风影音了你可以选择用迅雷播放器或者干脆自己写一个,但是你无法写一个属于操作系统一部分的程序(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操作系统由硬件保护,不能被用户修改。

    2.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的差异并不在于二者所处的地位。特别地,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长寿的软件,

    • 大型:linux或windows的源代码有五百万行数量级。按照每页50行共1000行的书来算,五百万行要有100卷,要用一整个书架子来摆置,这还仅仅是内核部分。用户程序,如GUI,库以及基本应用软件(如windows Explorer等),很容易就能达到这个数量的10倍或者20倍之多。
    • 长寿:操作系统很难编写,如此大的代码量,一旦完成,操作系统所有者便不会轻易扔掉,再写一个。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基本上可以把windows95/98/Me看出一个操作系统,而windows NT/2000/XP/Vista则是两位一个操作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它们十分相似。还有UNIX以及它的变体和克隆版本也演化了多年,如System V版,Solaris以及FreeBSD等都是Unix的原始版,不过尽管linux非常依照UNIX模式而仿制,并且与UNIX高度兼容,但是linux具有全新的代码基础)

      如何解决第二代计算机的问题1:
      卡片被拿到机房后能够很快的将作业从卡片读入磁盘,于是任何时刻当一个作业结束时,操作系统就能将一个作业从磁带读出,装进空出来的内存区域运行,这种技术叫做
      同时的外部设备联机操作:SPOOLING,该技术同时用于输出。当采用了这种技术后,就不在需要IBM1401机了,也不必将磁带搬来搬去了(中间俩小人不再需要)

      如何解决第二代计算机的问题2:

      第三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了第二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没有的关键技术:多道技术

      cpu在执行一个任务的过程中,若需要操作硬盘,则发送操作硬盘的指令,指令一旦发出,硬盘上的机械手臂滑动读取数据到内存中,这一段时间,cpu需要等待,时间可能很短,但对于cpu来说已经很长很长,长到可以让cpu做很多其他的任务,如果我们让cpu在这段时间内切换到去做其他的任务,这样cpu不就充分利用了吗。这正是多道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

      多道技术:

      多道技术中的多道指的是多个程序,多道技术的实现是为了解决多个程序竞争或者说共享同一个资源(比如cpu)的有序调度问题,解决方式即多路复用,多路复用分为时间上的复用和空间上的复用。

      空间上的复用将内存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放入一个程序,这样,同一时间内存中就有了多道程序

    • 时间上的复用:当一个程序在等待I/O时,另一个程序可以使用cpu,如果内存中可以同时存放足够多的作业,则cpu的利用率可以接近100%,类似于我们小学数学所学的统筹方法。(操作系统采用了多道技术后,可以控制进程的切换,或者说进程之间去争抢cpu的执行权限。这种切换不仅会在一个进程遇到io时进行,一个进程占用cpu时间过长也会切换,或者说被操作系统夺走cpu的执行权限)

    • 例如:只有一个cpu,多个程序需要在该cpu上运行操作系统先把cpu分给第一个程序,在这个程序运行的足够长的时间(时间长短由操作系统的算法说了算)或者遇到了I/O阻塞
    • 操作系统则把cpu分配给下一个程序,以此类推,直到第一个程序重新被分配到了cpu然后再次运行,由于cpu的切换速度很快,给用户的感觉就是这些程序是同时运行的,
    • 或者说是并发的,或者说是伪并行的。至于资源如何实现时间复用,或者说谁应该是下一个要运行的程序,以及一个任务需要运行多长时间,这些都是操作系统的工作。
    这两种方式合起来便是多道技术

    空间上的复用最大的问题是程序之间的内存必须分割,这种分割需要在硬件层面实现,由操作系统控制如果内存彼此不分割,则一个程序可以访问另外一个程序的内存,

    
    

    首先丧失的是安全性,比如你的qq程序可以访问操作系统的内存,这意味着你的qq可以拿到操作系统的所有权限。

    
    

    其次丧失的是稳定性,某个程序崩溃时有可能把别的程序的内存也给回收了,比方说把操作系统的内存给回收了,则操作系统崩溃。

     
  • 相关阅读:
    组装query,query汇总,query字段
    POJ 1276, Cash Machine
    POJ 1129, Channel Allocation
    POJ 2531, Network Saboteur
    POJ 1837, Balance
    POJ 3278, Catch That Cow
    POJ 2676, Sudoku
    POJ 3126, Prime Path
    POJ 3414, Pots
    POJ 1426, Find The Multipl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kun122/p/79223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