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笔记本选购法则

    一、确定购机需求与预算

    ① 是先确定购买电脑的主要用途

    下面是一些需求的例子:

    1、上网、聊天、看看电视剧
    2、Office办公、注重便携,美观
    3、开发编程、跑虚拟机
    4、设计师、主要使用PS\Pr\3D MAX等软件
    5、玩LOL、CF、吃鸡之类的游戏……等等

    ② 购机预算,就是准备了多少钱购买电脑。同样的配置,品牌机与组装机差价可以很大。
    ③ 电脑熟悉程度。是小白?还是略懂电脑? 能不能折腾硬件和软件?

    综合以上三点,来决定买什么样的电脑


    主要参考硬件:

    1、确定自己要买的笔记本(品牌、型号、尺寸)
    2、CPU (Inter/AMD,几代CPU)
    3、内存(DDR3/DDR4,容量)。
    4、显卡(低端~~高端,品牌、型号)。
    5、硬盘(机械/SSD,品牌、型号、容量)
    6、键盘鼠标,音箱等外设。

    tips:根据需求选择硬件配置,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电脑


    二、常见问题:

    ① “某某价位以内最高性能的配置”?

    你是要用来工作还是娱乐,视频渲染还是编程设计??每个工作场合所需配置是不一样的,

    所以,建议为对症下药,先对自己的实际需求作先行了解。

    ② 独显比集成显卡好 ?

    i5-6500+GT710 2G独显的畸形配置,i5-6500 CPU内置的HD530显示核心性能超过GT710独显,如果加显卡后不仅仅性能会下降,还白花200多元、

    ③ CPU核心越多就越快?

    是的,正常来说人越多力量越大。但如果一场拔河比赛,是8个六年级学生和4个大力士选手比赛,结果明显是大力士会赢得胜利。


    三、关于CPU、显卡、内存:

    Inter后缀

    S系列:桌面级(台式)性能怪兽 (可超频)
    S系列是针对桌面级的CPU产品,也是机友们俗称的“满血版”。

    H系列 :高性能笔记本专属
    笔记本性能最强的H系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标压版”

    M系列: 处理器功耗发热较低,适合笔记本(移动版)

    U系列:超极本首选(低压版)

    Y系列:超低功耗,针对平板电脑和超薄笔记本
    一般来说Y系列的处理器只能应付一些轻量级的日常任务

    对于Intel的处理器,不能只通过i5、i7这些前缀来判断其性能,我们首先应该首先看这款处理器属于什么系列,确定了系列之后才能通过具体型号来判断性能。
    S系列>H系列>U系列(28W)>U系列(15W)>Y系列
    注:后缀Q表示4核心至高性能处理器

    AMD 后缀

    K系列 :代表了不解锁倍频版本,AMD速龙X4860 KAMD A107870K
    E系列:代表95W的低功耗
    M系列:APU的移动版
    B系列:指APU的低功耗商务版本


    关于显卡:

    A卡:蓝宝石、迪兰恒进、HIS、华硕、微星、讯景等
    N卡:华硕、技嘉、微星、万丽、七彩虹等

    显卡的速度最主要取决于显卡的图形处理芯片(GPU)来决定,其次是核心频率和显存,最后是显存位宽;

    关于内存:

    9102年了,新出的电脑基本上都是第四代内存DDR4,经费紧张也可以考虑DDR3;
    建议8G内存起步。

    关于SSD固态硬盘:

    建议尽量选择各大厂的带有‘MLC颗粒’‘M.2接口’指标产品。‘TLC’指标存在寿命较为不堪的问题,建议大家多多关注MLC SSD。


    结语

    “最好”的标准是多样的,不同用途、不同定位的电脑,好坏标准都不同。比如纯上网用的电脑,简单实用是最好的;但工作、专业学习用的电脑,流畅稳定才是最好的。

    选电脑没必要去追所谓的“最好”,而是要找到自己“最适合”和“最喜欢”的


    【附:CPU/显卡天梯图】

    CPU.png

    显卡.png


    原创不易,支持作者,公众号:技能锦囊

  • 相关阅读:
    UVALive 7509 Dome and Steles
    HDU 5884 Sort
    Gym 101194H Great Cells
    HDU 5451 Best Solver
    HDU 5883 The Best Path
    HDU 5875 Function
    卡特兰数
    UVa 11729 Commando War 突击战
    UVa 11292 The Dragon of Loowater 勇者斗恶龙
    Spark Scala Flink版本对应关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zf/p/120131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