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ql优化--in和exists效率

    in 和exists

    in是把外表和内表作hash 连接,而exists 是对外表作loop 循环,每次loop 循环再对内表进行查询。

    一直以来认为exists 比in 效率高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查询的两个表大小相当,那么用in 和exists 差别不大。

    如果两个表中一个较小,一个是大表,则子查询表大的用exists,子查询表小的用in:

    例如:

    表A(小表),表B(大表)1:

    
    
    select * from A where cc in (select cc from B)

    效率低,用到了A 表上cc 列的索引;

    
    
    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cc from B where cc=A.cc)

    效率高,用到了B 表上cc 列的索引。

    相反的2:

    
    
    select * from B where cc in (select cc from A)

    效率高,用到了B 表上cc 列的索引;

    
    
    select * from B where exists(select cc from A where cc=B.cc)

    效率低,用到了A 表上cc 列的索引。

    not in 和not exists

    如果查询语句使用了not in 那么内外表都进行全表扫描,没有用到索引;

    而not extsts 的子查询依然能用到表上的索引。所以无论那个表大,用not exists 都比not in 要快。

    ===================================================================================

    系统要求进行SQL优化,对效率比较低的SQL进行优化,使其运行效率更高,其中要求对SQL中的部分in/not in修改为exists/not exists

    修改方法如下:

    in的SQL语句

    SELECT id, category_id, htmlfile, title, convert(varchar(20),begintime,112) as pubtime  
    FROM tab_oa_pub WHERE is_check=1 and  
    category_id in (select id from tab_oa_pub_cate where no='1')  
    order by begintime desc

    修改为exists的SQL语句 
    SELECT id, category_id, htmlfile, title, convert(varchar(20),begintime,112) as pubtime  
    FROM tab_oa_pub WHERE is_check=1 and  
    exists (select id from tab_oa_pub_cate where tab_oa_pub.category_id=convert(int,no) and no='1')  
    order by begintime desc

    分析一下exists真的就比in的效率高吗?

        我们先讨论IN和EXISTS。 
        select * from t1 where x in ( select y from t2 ) 
        事实上可以理解为: 
        select *  
          from t1, ( select distinct y from t2 ) t2 
         where t1.x = t2.y; 
        ——如果你有一定的SQL优化经验,从这句很自然的可以想到t2绝对不能是个大表,因为需要对t2进行全表的“唯一排序”,如果t2很大这个排序的性能是不可忍受的。但是t1可以很大,为什么呢?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因为t1.x=t2.y可以走索引。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试想,如果t1.x和t2.y都有索引,我们知道索引是种有序的结构,因此t1和t2之间最佳的方案是走merge join。另外,如果t2.y上有索引,对t2的排序性能也有很大提高。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 select null from t2 where y = x ) 
        可以理解为: 
        for x in ( select * from t1 ) 
        loop 
           if ( exists ( select null from t2 where y = x.x ) 
           then  
              OUTPUT THE RECORD! 
           end if 
        end loop 
        ——这个更容易理解,t1永远是个表扫描!因此t1绝对不能是个大表,而t2可以很大,因为y=x.x可以走t2.y的索引。


        综合以上对IN/EXISTS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通用的结论:IN适合于外表大而内表小的情况;EXISTS适合于外表小而内表大的情况。


    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相应的优化,不能绝对的说谁的效率高谁的效率低,所有的事都是相对的.

    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分析 

    本文对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进行了全面整理分析…… 

    最近很多论坛又开始讨论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的问题, 
    本文特整理一些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分析 

    SQL中in可以分为三类: 

      1、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a','b'),应该和以下两种比较效率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a' or f1='b' 

      或者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a'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1 f1='b' 

      你可能指的不是这一类,这里不做讨论。 

      2、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x'),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不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一般情况下,自动优化会转成exist语句,也就是效率和exist一样。 

      3、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t1.fx),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的效率要看相关条件涉及的字段的索引情况和数据量多少,一般认为效率不如exists。 

      除了第一类in语句都是可以转化成exists 语句的SQL,一般编程习惯应该是用exists而不用in,而很少去考虑in和exists的执行效率. 

    in和exists的SQL执行效率分析 

      A,B两个表, 

      (1)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只一个如ID时,使用IN更快: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2)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不只一个如ID,col1时,使用IN就不方便了,可以使用EXISTS: 

      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id = A.id and col1 = A.col1) 

      (3)当只显示两个表的数据时,使用IN,EXISTS都不合适,要使用连接: 

      select * from A left join B on id = A.id 

      所以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要求来定。 

      这是一般情况下做的测试: 

      这是偶的测试结果: 

      set statistics io on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syscolumns.id)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syscolumns )  
      set statistics io off  

     (47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2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4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set statistics io on  
      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syscolumns.id)  
      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sysobjects )  
      set statistics io off  


      (419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15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19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测试结果(总体来讲exists比in的效率高): 

      效率:条件因素的索引是非常关键的 

      把syscolumns 作为条件:syscolumns 数据大于sysobjects 

      用in 

      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 

      用exist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 

      把sysobjects作为条件:sysobjects的数据少于syscolumns 

      exists比in多预读 15 次 


      对此我记得还做过如下测试: 

      表 

      test 

      结构 

      id int identity(1,1), --id主键自增 

      sort int, --类别,每一千条数据为一个类别 

      sid int --分类id 

      插入600w条数据 

      如果要查询每个类别的最大sid 的话 

    select * from test a  
      where not exists(select 1 from test where sort = a.sort and sid > a.sid) 

    比 

    select * from test a  
      where sid in (select max(sid) from test where sort = a.sort) 

    的执行效率要高三倍以上。具体的执行时间忘记了。但是结果我记得很清楚。在此之前我一直推崇第二种写法,后来就改第一种了。 


    in和exists的sql执行效率分析,再简单举一个例子: 

    declare @t table(id int identity(1,1), v varchar(10)) 
    insert @t select'a' 
    union all select'b' 
    union all select'c' 
    union all select'd' 
    union all select'e' 
    union all select'b' 
    union all select'c' 
    --a语句in的sql写法 
    select * from @t where v in (select v from @t group by v having count(*)>1) 
    --b语句exists的sql写法 
    select * from @t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t where id!=a.id and v=a.v) 

    两条语句功能都是找到表变量@t中,v含有重复值的记录. 

      第一条sql语句使用in,但子查询中与外部没有连系. 

      第二条sql语句使用exists,但子查询中与外部有连系. 

      大家看SQL查询计划,很清楚了. 

      selec v from @t group by v having count(*)> 1 

      这条Sql语句,它的执行不依赖于主查询主句(我也不知道怎么来描述in外面的和里面的,暂且这么叫吧,大家明白就行) 

      那么,SQL在查询时就会优化,即将它的结果集缓存起来 

      即缓存了 

      v 

      --- 

      b 

      c 

      后续的操作,主查询在每处理一步时,相当于在处理 where v in('b','c') 当然,语句不会这么转化, 只是为了说明意思,也即主查询每处理一行(记为currentROW时,子查询不会再扫描表, 只会与缓存的结果进行匹配 

      而 

      select 1 from @t where id!=a.id and v=a.v 

      这一句,它的执行结果依赖于主查询中的每一行. 

      当处理主查询第一行时 即 currentROW(id=1)时, 子查询再次被执行 select 1 from @t where id!=1 and v='a' 扫描全表,从第一行记 currentSubROW(id=1) 开始扫描,id相同,过滤,子查询行下移,currentSubROW(id=2)继续,id不同,但v值不匹配,子查询行继续下移...直到currentSubROW(id=7)没找到匹配的, 子查询处理结束,第一行currentROW(id=1)被过滤,主查询记录行下移 

      处理第二行时,currentROW(id=2), 子查询 select 1 from @t where id!=2 and v='b' ,第一行currentSubROW(id=1)v值不匹配,子查询下移,第二行,id相同过滤,第三行,...到第六行,id不同,v值匹配, 找到匹配结果,即返回,不再往下处理记录. 主查询下移. 

      处理第三行时,以此类推... 

      sql优化中,使用in和exist? 主要是看你的筛选条件是在主查询上还是在子查询上。 

      通过分析,相信大家已经对in和exists的区别、in和exists的SQL执行效率有较清晰的了解。 

  • 相关阅读:
    安装docker (centos7.6)
    idea docker docker-compose发布springboot站点到tomcat
    tomcat启动慢的解决办法
    skywalking6.3.0安装(centos7.6)
    RocketMQ集群安装 2主2从 console
    RocketMQ官方启动脚本不支持jdk11的修改
    python在windows上创建虚拟环境
    JVM之Java运行时数据区(线程共享区)
    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
    JVM之Java运行时数据区(线程隔离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ifeng123/p/95307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