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委托零基础理解

     

       说来惭愧,在大学的课程中,竟然没有听说过委托这个名称。那么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探讨下委托和事件。

    咱们先来看下委托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  为什么使用委托  2.什么是委托  3.委托如何使用

    为什么使用委托?

    委托是c#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使用委托使程序员可以将方法引用封装在委托对象内。然后可以将该委托对象传递给可调用所引用方法的代码,而不必在编译时知道将调用哪个方法。与C或C++中的函数指针不同,委托是面向对象,而且是类型安全的。

    什么是委托?

    委托是一种引用方法的类型,一旦为委托分配了方法,委托将与该方法具有相同的行为,委托方法的使用和其他方法一样,具有参数和返回值。

    如何使用委托

    下面咱们就抛开枯燥的概念,来看几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怎么使用委托的吧!

     案例1:中国人和英国人问好

     分析:1.首先我们需要编写一个中国人问好的方法和一个英国人问好的方法。

           2.编写一个Greet方法,将问好方法作为一个参数,实现各个国家人的问好方法。

           3.使用委托实现各个国家人的问好功能

      使用委托分为三个步骤:1,定义委托  2.声明委托变量  3.使用委托

          // 1.定义委托

           public delegate void GreetDelegate(string name);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声明委托变量

     GreetDelegate dDelegate = new GreetDelegate(ChineseGreeting);

    //3.使用委托

                dDelegate("李小龙");

                Console.ReadKey();

            }

    //中国人问好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ChineseGreeting(string name)

            {

                Console.WriteLine("早上好!" + name);

            }

            //英国人问好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EnglishGreeting(string name)

            {

                Console.WriteLine("Morning!" +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Greet(string name, GreetDelegate makeGreet)

            {

                makeGreet(name);

            }

      }

    为了加深大家对委托的理解,我们再来写一个相似的例子。

    案例2:翻译案例:通过委托将英文翻译为中文和韩文

    //01.声明一个委托类

    public delegate void MyTransDelegate(string words);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翻译方法

                //调用方法一

                //2.声明委托

                MyTransDelegate del=new MyTransDelegate(TransToCN);

                //3.调用委托

                del("aa");

    //调用方法二

                Translate("aa",TransToCN);

                //调用方式三

                //MyTransDelegate del = TransToCN;

                //del("aa");

                 Console.ReadKey();

            }

     

    static  void Translate(string str,MyTransDelegate del)

            {

                del(str);

            }

            static void TransToCN(string str)

            {

                Console.WriteLine("翻译成中文了!");

            }

            static void TransToKorean(string str)

            {

                Console.WriteLine("翻译成韩语了!");

            }

    }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委托的方法不止一种,无论使用哪种方式,最终都和方式一一样。通过反编译我们可以证明:

    如下图示我通过反编译看到方法二的代码:

     

    如下是反编译后方法三的代码

     

    有了上述知识存储,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3:通过委托将子窗体中的值传递到父窗体中

     

    如图有父窗体和子窗体两个窗体,现在我想实现当点击父窗体中按钮时弹出子窗体(当然这个超级简单),在弹出子窗体后,在子窗体的文本框中输入内容,点击关闭按钮后子窗体关闭,并且将子窗体中输入的内容在父窗体的文本框中显示。

    子窗体中代码如下:

    //定义委托

            public delegate void Words(string words);

            //声明委托变量

            public Words words;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words(txtchild.Text);

                this.Close();

            }

    父窗体中的代码:

    private void btnOpe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hild child = new Child();

                child.words = GetWords;

                child.Show();

            }

            public void GetWords(string str)

            {

                txtMain.Text = str;

            }

    我们来分析下上述两断代码:

    首先,我们想在子窗体关闭时,更新父窗体文本框中的数据。但是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窗体之间的空间是不能直接相互访问的,这时我们就要找一个中介帮我们实现父窗体数据的更新功能。于是我们定义了带一个参数没有返回值的委托Words,并且在父窗体中定义了一个方法GetWords符合委托的条件。于此同时,在子窗体中声明了一个委托变量words,并且在关闭按钮中,调用了委托变量。

    但在子窗体中我们没有对子窗体委托变量赋值,真正的赋值放到了主窗体中。这样通过委托就实现了在子窗体中调用父窗体的方法,进而实现了父窗体文本框内容的更新。

       不知道,看过上述3个案例,大家对委托有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如果本文能帮助迷途中的你,那就更好了。

     

     

  • 相关阅读:
    luogu P2852 [USACO06DEC]Milk Patterns G
    FZOJ 4267 树上统计
    CF1303G Sum of Prefix Sums
    luogu P5311 [Ynoi2011]成都七中
    luogu P5306 [COCI2019] Transport
    SP34096 DIVCNTK
    luogu P5325 【模板】Min_25筛
    luogu P1742 最小圆覆盖
    求两直线交点坐标
    1098: 复合函数求值(函数专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ilengdeyu/p/29208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